10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7 21:5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走近文本,领会景物之美;
2.走进文本,把握情感变化;
3.走出文本,享受人生孤独。
教学重难点
1.走进文本,把握情感变化。
2.走出文本,享受人生孤独
激趣导入,设置情境
网红地打卡是现在很多人首选的娱乐方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最近也要开发旅游项目了,景区管委会想邀请你出谋划策,为“小石潭景区”开发出一份力。
走近文本,领会景物之美
任务一:确定景区路线
细读文本,从文中找到柳宗元在小石潭的活动痕迹,确定旅游路线。(学生活动:圈点勾画,两分钟)
预设: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近岸——潭西南而望——坐潭上——记之而去。
明确:
作者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听到了水声;伐竹取道,发现了小潭;靠近岸边,作者看见了石底、绿树、鱼等;潭西南而望,看见了溪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等景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文章中的景物都是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而逐一呈现的,这种写作方法叫做“移步换景”。
任务二:开发景区热点
结合文本,设计一处最能吸引游客的景点,为其命名并设置游客活动。(学生活动:细读文本,再合作讨论)
从文中 ,我想设计一个 (名字),我们可以 。
示例: 从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我想设计一个“戏鱼池”,我们可以在这里欣赏游鱼,十分快乐。
走进文本,把握情感变化
任务三:渲染景区氛围
辛弃疾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请再次细读文本,依据柳宗元游小石潭的心情,说说景区应该奠定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氛围?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学生活动:辩论形式,分成两组,结合文中语句以及我提供给你们的链接材料,找找能体现出乐或凄的证据。)
链接材料:柳宗元21岁进士及第;26岁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31岁官任监察御史里行;33岁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史称“永州革新”。同年,改革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成为编外“闲员”。不久,朝廷申明,即使大赦天下,柳宗元等贬官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柳宗元成为了永不得翻身的政治罪人……半年后,同去永州的八旬老母病故,柳宗元深受打击。元和四年,女儿、其他亲人也相继离开人世。住处数遭火灾,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理由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水声清脆悦耳,使我很高兴。乐其声悦耳。
理由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水清澈、清凉。乐其水清。
理由3——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乐其姿态万千,形态各异。
理由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心乐之,乐其鱼灵、活、动。
理由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心乐之,乐其奇溪水的明灭可见,还不知它从哪里流过来。
理由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乐其苍翠欲滴、生机勃勃、婀娜多姿。
无意间遇到小石潭这么个幽静美丽的地方,作者自然是高兴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段落,读出高兴的味道。

理由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师: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凄冷、凄清。
师:那怎么去读这种“凄冷”之感?
明确:压低声音读、语速略慢
理由2——材料总结,柳宗元这孤独和寂寞的一生!
走出文本,享受人生孤独
作者被贬永州时期,写过《江雪》一诗,同样弥漫着孤独的味道和挥之不去的凄凉。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一下。
但身处困厄,孤独失意之中,柳宗元有没有就此颓废沉沦、不问世事呢?我们一起来再看一则视频。
师:他在永州期间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还创作出了《封建论》《捕蛇者说》《三戒》和“永州八记”等众多传世名作,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跻身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世上杀不死我们的事物往往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我们一起来朗读这段文字,一起共勉,享受孤独,从孤独中走出来!
作业布置
从文本的景、人、情出发,为景区写一份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