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买文具(一)》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买文具 授课教师
选用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和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数感。 2.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懂得商的定位,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形结合让学生沟通运算理法之间的联系。 3.在探究过程中通理通法,体会“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计算,体会“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教学难点: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竖式的商的定位。
设计思想 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1.如何设计核心问题,分散学习难点,突出学习重点? 2.如何通过自主交流,体现体会“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磨课要点: 1.起点 知识起点:学生在学过表内除法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为后续进一步学习除数是一般两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经验起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大量去商店买东西的经验,对一些简单的整十数除以整十数有了一定的口算能力,但是对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还比较陌生。此外,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方法,具备迁移价值。
设计思想 思维特点: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在解决问题中能体会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活动经验。较难的是怎么把握和理解商的定位。 2.终点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懂得判断商的定位。 3.过程与方法 (1)以学定教,合理创设情境。借助实际生活情境为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做支撑,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问题引导,注重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让学生体会口算算法的多样化,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感受商的定位问题,分散难点,突出重点。 (3)对比总结,理解计算算理。以学生在课堂互动生成的资源中,适时的总结优化,理解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竖式的算理,有效完善认知体系。
学情分析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相同,不同的是商的位置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正确的处理信息,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学生估算意识和应用能力不足,试商时可能会容易出现思维定势仅想到前两位数试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独立尝试,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算理,以及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教材主题情境:小熊文具店开业了,那里藏着什么数学知识,一起去看看吧。 提出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问题染上生活味道,学生就能更容易亲近数学。】 二、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一)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1.记录:在学习单上列出算式并写出你的计算过程的想法。 2.表达: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展示学生作品,充分交流想法。 (二)探索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竖式的算法和算理。 1.尝试:用竖式计算80÷20。 2.思考:怎么试商以及如何确定商的位置 3.交流:商同样是4,你赞同哪个 4.小结:得出算理,强化竖式除法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 5.整改:修正自己的竖式。 (三)观察比较,加深对除法竖式算理的理解。 1.比较:学生观察、比较、说说两个竖式的异同。 2.思考:被除数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三位数,为什么商都是一位数? 3.发现: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发言,培养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习惯,说得是否有理有据,通过计算的过程,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会商的定位方法,感受试商的过程,通过提出疑问,让学生体会“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67页“练一练”第1-3题。 【设计意图:第1题侧重于借助直观图来理解计算的道理,第2题意图通过练习,掌握商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第3题意图巩固用乘法进行试商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试商的思路。基础练习与拓展递进呈现,适时追问与自我表达相结合,让不同学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又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四、回顾反思,梳理提升 梳理:围绕学生在课始中提出的关于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疑问,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历程,谈收获。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的机会,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自我指导与调控,促进自我反思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授课时间
情景导入 1.自主提出疑问 2.阅读、思考 1.板书课题 2.出示情境,提出问题。 3分钟
课堂互动 明确活动任务,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1.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 2.引领学生互动交流。 3.总结反馈。 34分钟
提问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 历程,谈收获。 组织学生围绕课始提出 的疑问梳理学习所得。 3分钟
预期学习效果 在探究活动中,认真倾听他人想法并在有疑问的地方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质疑。在交流过程中,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算理,掌握商的定位,体会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发展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教师反思
其他建议
学习单一 姓名: 任务一: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列式: 学习单二 姓名: 任务二:160元能买几个计算器?还剩多少元? 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