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50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
A.清明 B.小暑 C.寒露 D.小寒
2.从立春到立夏,最可能出现在黄河流域的现象是( )
A.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B.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C.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D.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3.二十四节气主要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气候,物候变化(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地区 D.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98°E)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到距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时,酒泉当地时间是( )
A.8时3分 B.8时57分 C.10时59分 D.10时1分
5.最接近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时晨昏线的是( )
A. B. C. D.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它通常由晷针与晷盘组成,且晷针与晷盘垂直。其工作原理是:将晷针指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晷针影子在晷盘上的位置来判断时间。左图为我国某大学校园内的日晷景观照片,右图为该日晷放置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日晷照片的拍摄地位于( )
A.北京市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吉林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7.五一期间,该大学校园内的日晷晷盘的正面晷针投影的移动方向为( )
A. B.
C. D.
在探究地球运动及现象时,某日小明用天气软件查阅了中国杭州(30°N)、广州(22°N)、南宁(22°N)和拉萨(29°N)四座城市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均为北京时间),并绘制成表格。下表示意小明查阅的数据,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座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① ② ③ ④
日出时刻 7:01 6:02 5:44 5:03
日落时刻 20:43 19:21 19:03 18:49
昼长 13小时42分 13小时19分 13小时19分 13小时46分
8.根据表格数据可推知( )
A.北半球昼短夜长B.南半球夜将变短 C.太阳直射北半球D.南半球日出东南
9.表格中的四座城市( )
A.①表示南宁 B.②位于③的东侧 C.③夜长小于① D.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因受地物影响,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存在差异。家住某城市(118°E,30°N) 的王先生为减少汽车夏季暴晒的时间,会在小区内选择合适的停车位。下图为王先生小区地上停车位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王先生在夏季12:00~14:00选择停车位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楼房日影年内最短时,北京时间约为( )
A.6月22日11:52 B.6月22日12:08
C.12月22日11:52 D.12月22日12:08
新西兰东南部的母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它们距今已有6000万年历史。据研究,圆石的形成原因与珍珠类似,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能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完成下面小题。
12.导致圆形巨石表面形成龟甲状花纹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海浪侵蚀 C.风力作用 D.海浪堆积
13.未来,摩拉基海滩圆形巨石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受风化、剥蚀影响,体积变小②矿物质继续结晶,体积变小③海平面上升,巨石被淹没④受风化影响,崩解破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能正确表示宁夏平原形成过程的是( )
A.地壳运动→断裂陷落→流水侵蚀
B.地壳运动→褶皱凹陷→流水侵蚀
C.地壳运动→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D.地壳运动→褶皱凹陷→流水沉积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20:00开幕,2月20日闭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A.2月3日12:00 B.2月4日04:00 C.2月4日12:00 D.2月5日04:00
18.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 )
A.北极地区极夜范围缩小 B.南太平洋海水温度较低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D.南半球的昼长逐渐变长
成都(31°N,104°E)的王老师某月连续三日环湖跑步期间,于北京时间18:30经过同一地点时,均看到太阳位于正前方。图1为“王老师所见的太阳位置示意图”,图2为“王老师跑步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月可能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王老师观日时的位置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21.这几日成都( )
A.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B.昼长约为11小时
C.比北京白昼时间更短 D.日出方位逐渐北移
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河漫滩多分布在( )
①河流上游②河流下游③河流沉积岸④河流侵蚀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图中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 )
A.逐渐向西改道 B.水流速度减慢 C.搬运作用增强 D.侵蚀作用减弱
莫尔格勒河又称莫日格勒河,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左图为莫尔格勒河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某一河段。结合“曲流与牛轭湖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处为凸岸,水流速度慢 B.乙、丁处为凸岸,岸坡既陡又深
C.甲、丙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D.乙、丁处为凹岸,流水沉积作用
25.曲流与牛轭湖发展的先后过程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二、综合题(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节气某时刻晨昏线分布示意图(部分),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弧线b表示晨昏线中的一段。(16分)
(1)在图中线段处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2分)
(2)图示时间是北半球的(节气),此后三个月时间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4分)
(3)图中由乙地向丁地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填“东”或“西”)发生偏转。(2分)
(4)图中弧线b表示(晨线或昏线),此时丙地的地方时为,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6分)
(5)若一架飞机由甲地飞往乙地,则其最短飞行航线等航行方向为。(2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2月21日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当地正午在小区①号楼楼顶测得纬度为37°N,经度为116°E,高度为45m;并且发现此时①号楼阴影正好遮住②号楼前四层(如图)。
(1)若在①号楼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保证冬至日太阳能的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a应为。(2分)
(2)指出该日后一周内太阳直射点的分布及移动特征。(2分)
(3)据材料推测①号楼在②号楼的方位,并说明理由。(6分)
(4)分析22小时后①号楼阴影遮挡②号楼的位置,以及该日后半个月内①号楼阴影长度的变化情况。(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略图,该地降水丰富。
(1)指出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2)简述丙山的形成过程。(8分)
(3)有人想在丁处建设一大型水库,你是否同意?请表明观点并简述理由。(4分)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D 6.D 7.A 8.C 9.D 10.C 11.B 12.A 13.B 14.A 15.C 16.C 17.C 18.A 19.D 20.A 21.B 22.C 23.A 24.C 25.D
26.(1) (2分)
(2) 夏至日 先变慢,后变快。(4分)
(3) 东(2分)
(4) 昏线 18时 90°E向东到180°(6分)
(5)先向东北,后向东南。(2分)
27.(1)60°26'(或60.5°)(2分)
(2)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2分)
(3) 正南 (2分) 理由:太阳能热水器受热板一般面向正南方向,且当地正午①号楼在②号楼的阴影恰好与楼层垂直,故①号楼在②号楼的正南方。(4分)
(4)22小时后为当地时间10点,此时太阳位于该地的东南方向,影子朝向西北,因此①号楼阴影主要遮挡②号楼的西部;该日后半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北移,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故①号楼阴影长度逐渐变短。(4分)
28.(1)地质构造:甲为向斜。判断依据: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乙为背斜。判断依据:岩层中间老、两翼新。(8分)
(2)图示地区先发生沉积作用形成水平岩层,然后岩层受挤压变形发生褶皱,再受内力作用沿某一断裂面发生断层作用,最后两侧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丙山。(8分)
(3)不同意。丁地为断层,地质构造很不稳定,断层处修建水库,(水下渗,易导致断层活动,)易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故修建水库等应避开断层。(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