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9 08: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周人由殷商覆亡的教训中体会出天命无常,认为上苍鬼神是否佑助周王朝,并非上苍自己的决定,应该凭恃百姓的意志决定。这表明周人(  )
A.萌生尊重祖先的意识 B.具有敬德保民的观念
C.否定崇拜先王的行为 D.传承天命无常的思想
2.秦时以“不孝”为重罪,视情形可处以极刑。睡虎地发现的秦简中,就有这样的法律问答(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秦朝(  )
问:高龄老人“告人以为不孝”,提请将其处死,是否可以宽大处理? 答:不能宽宥,当立即执行。
A.注重法外施恩 B.推广社会教化
C.弘扬德治传统 D.重视人伦秩序
3.《唐律疏议》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就是夫妻确实不能和睦相处,可以协商离婚,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但和离需要丈夫提出,妻子不可以主动提出。这则材料说明(  )
A.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B.唐代是女性解放的时代
C.唐律有男尊女卑的观念
D.唐代有重视家训的传统
4.朱熹在一本著作中说:“小未有知。常示以正事。不宜示以欺诳。”这一著作表明(  )
A.宋朝理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B.《家礼》是教化乡里范本
C.朱熹注重幼童的行为规范
D.理学著作开始带有强制力
5.明初,洪武帝下令朝廷学者遍览《春秋》以来的所有历史文书,并选出贤良和奸佞之臣,分编成两卷,亲自作序,广为分发。同时,洪武帝还将他个人的训示刊行通发,向平民宣读,要求所有官办学堂的学院牢记。明洪武帝此举旨在(  )
A.加强思想教化巩固统治
B.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
C.重塑儒家伦理道德秩序
D.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6.下表是关于秦律“刑弃灰于道”在不同时期的记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时期 内容 出处
西汉 刑弃灰于道者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东汉 弃灰于道者黥 班固《汉书·五行志》
宋 弃灰于道则诛 《宋文选》卷二十李邦直文
A.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记载
B.历史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C.历史叙述真实性取决于作者态度
D.综合多种叙述即可认定历史事实
7.北魏确立“存留养亲”条款:犯死罪的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存留养亲”的规定(  )
A.表明统治者对老人的优抚
B.违背了法律公正
C.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D.缓解了社会矛盾
8.隋唐以前,南北方的“端午”观念与习俗大有不同,南方重鬼,所寄托的历史典故多与水的意象相关;北方多人伦忌讳,所寄托常与火的意象相关。唐律规定五月初五休假一日,并对节日用品作出规定,从而使端午节日实现了“国家化”。由此可知,唐代(  )
A.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 B.奉行礼法结合理念
C.南北文化差异在缩小 D.塑造节日统一意识
9.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中有:“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五教既兴,无有不安也。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以加焉。”材料所反映的治理思想是(  )
A.引礼入法,保障民生 B.严刑峻法,威慑臣民
C.民贵君轻,重视民意 D.礼法并用,巩固统治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期,帝王与士大夫非常重视子女训诫,唐朝诗歌家训别具一格,宋朝家训除诗歌、铭、短文外,还出现了大量专著。唐宋家训首重忠君报国,次则重修身守礼,士大夫家训无不要求子弟苦读以求取功名,读书做官论充斥其中。唐宋贵族文人家庭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孝经》《女论语》应运而生。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空前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统治者对明太祖的“六谕”稍作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明清家训重视贞烈观,以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孺皆知。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家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家训变化的原因。
11.据史料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东巡刻石提出了“义”的规范:“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这种“义”的规范本质意图在于(  )
A.凸显专制皇权的政治功绩
B.巩固儒家倡导的等级秩序
C.践行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D.落实家庭伦理的具体要求
12.《北魏律》中“存留养亲”制度规定:对犯“十恶”死罪或应判处流、徒刑的罪犯,若家有祖父母、父母年老或疾病而无其他男丁侍养者,得停止或免除刑罚的执行,返家侍养其亲。这表明北魏(  )
A.法律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B.奉行外儒内法治国理念
C.法律开始具有人文情怀
D.法律丧失公平公正原则
13.《大明律》主张:“威人以法,不如感人以心,讲信义,励廉耻,才是导民之根本。”对于死罪,“必当分别”,为此,在具体操作上,实行“有罪减等”。凡杂犯死罪者,免死,终身役劳,“以全其生,且冀其悔罪改过,复为善人”。这体现出明代法律(  )
A.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B.主要是体现君主意志
C.强调惩治与教化并举 D.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
14.宋代统治者推崇孝道,奉行尊老国策,表彰民间孝行。……不孝的官员要被制裁,遵守孝行的人会得到举荐和升迁。这表明宋代统治者(  )
A.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B.忽视法律建设
C.改变官员选拔标准 D.重视社会教化
15.“清末修律”是清末新政中对法律制度进行的修改与变革,支持和反对之声充斥修律过程。其中对于“子孙卑幼对尊长能否行使正当防卫权”的问题论争不断。反对者认为子孙对于父母的惩治,绝无“正当防卫”之说;支持者认为“父杀其子,君主治以不慈之罪;子杀其父,君主治以不孝之罪,方为允平”。这表明(  )
A.近代社会的法治转型历程曲折
B.民族危机加速了法治化进程
C.家国观念影响法律的近代化
D.清末修律以取消君主制为前提
16.教化即“以教化民”“以教道民”,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教化的传统,把教化看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 荀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化”的人,将先秦时期儒家教化思想系统化。荀子认为礼与乐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荀子所说的礼,已不同于西周,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人伦规范。他以礼来规定君臣、上下、长幼尊卑的等级规范,明确士农工商的职业分工,使其各守其分。此外,荀子还主张“隆礼重法”。他提出“隆礼重法则国有常”“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
汉代 汉初学者陆贾提倡“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并得到统治者的赞同,从汉惠帝开始,汉代皇帝都以“孝”称谥号。此外,汉初统治者还厉行节俭,并形成很强的社会感召力。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传统伦理道德基础上,加以总结形成“三纲五常”思想,成为伦理法则。最终使儒家伦理道德转变为封建统治理论。
宋代 宋代一改唐代《开元礼》以君主、宗室、官僚为对象制定礼仪制度的特点,其修订的宋《政和五礼新仪》多涉及庶人礼仪。宋代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教化,宋仁宗皇祐年间,陈襄知仙居县,撰制《劝谕文》,劝诫乡民:和睦宗族,救恤邻里;各依本分,勤修本业。这是宋代地方官颁布“谕俗文”的开端。
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由民间自行推举年高德劭之人掌教化,其主要职责即向民众代宣读并讲解《大明律》及《教民榜文》,使民众知法畏法,不敢犯法;明后期,乡约宣讲明大祖《教民榜文》中的六句话即所谓的“六谕”,不遵守的百姓会受到处罚。
——摘编自邢丽芳《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教化的发展”,自行拟定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可知,周人认为天命无常,百姓的意志才会影响统治,说明其具有敬德保民的观念,故选B项;尊重祖先的意识强调对祖先历史的记载与重视,而材料强调周人统治思想的更新,排除A项;周人仍然崇拜先王,排除C项;D项只能反映部分材料,排除。
解析:选D 根据材料据题干可知,对于高龄老人控告子女不孝的诉讼,秦简认为“不能宽宥,当立即执行”,即对不孝子女处以死刑,可以震慑不孝顺父母者,表明秦朝重视人伦秩序,故选D项;“法外施恩”与“不能宽宥”相悖,排除A项;秦朝推行“以法为教”的政策,排除B项;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排除C项。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唐律》准许夫妻不睦时协商离婚,但是只能由丈夫提出,这反映出唐律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故选C项。
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出自《小学》,即指小时候不懂道理,所以在小孩面前不能诓骗,否则小孩会把诓骗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体现出对于幼童行为规范的重视,故选C项。
解析:选A 明太祖下令将历史上的“贤良”“奸佞”之臣编撰成册,并将个人训示刊行通发,是想要通过教化的方式从思想行为上加强管理、提升影响力以进一步巩固统治,故选A项。
解析:选A 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关于秦律“刑弃灰于道”在不同时期的记载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记载,故选A项。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存留养亲”突出了孝文化的作用,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受到儒家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强调法律蕴含儒家思想,而统治者对老人的优抚属于社会保障,排除A项;“存留养亲”注重儒家伦理道德,并不违背法律公正,排除B项;中国古代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土地等方面,“存留养亲”与缓解社会矛盾无关,排除D项。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隋唐以前南北方“端午”的观念与习俗差别大,唐朝以后对端午节日规定实现了“国家化”,这一举措有利于统合南北方的习俗,有利于南北方人民形成对端午节日的统一认识,在文化习俗方面强化了统一,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故选A项。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君之养民,五教五刑”“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以加焉”等信息可得,这里的“教”指的是教化,而“刑”则是运用刑罚来辅助治理,所以体现了礼法并用、巩固统治的治国思想,故选D项。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唐宋时期,帝王与士大夫非常重视子女训诫”可知,统治阶层重视;根据材料一“宋朝家训除诗歌、铭、短文外,还出现了大量专著”可知,形式灵活多样;根据材料一“唐宋家训首重忠君报国,次则重修身守礼”可知,渗透儒家思想;根据材料一“士大夫家训无不要求子弟苦读以求取功名,读书做官论充斥其中”可知,功利色彩浓厚;根据材料一“唐宋贵族文人家庭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孝经》《女论语》应运而生”可知,重视对女子德行的规范。第(2)问,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从经济方面分析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政治方面分析可知,君主专制加强;从思想方面分析可知,理学深入社会基层;从明清时期社会矛盾方面分析可知,社会矛盾显现。
答案:(1)特点:统治阶层重视;形式灵活多样;渗透儒家思想;功利色彩浓厚;重视对女子德行的规范。
(2)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加强;理学深入社会基层;社会矛盾显现。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对家庭中的伦理作出了一定的规范,使得天下形成了对“义”的统一认识,故选C项。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律》中的“存留养亲”制度准许家有祖父母、父母年老或疾病而无男丁侍奉的罪犯停止或免除刑罚,归家养亲,这说明北魏重视儒家伦理道德,将儒家伦理道德同法律相结合,故选A项。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威人以法……根本”“有罪减等”“凡杂犯死罪者,免死,终身役劳”可知,明代法律要服人心,讲信义,励廉耻,体现了以礼为本,注重教化,减轻惩罚,这说明明代法律强调惩治与教化并举,故选C项。
解析:选D 宋代统治者奉行尊老国策,培养孝亲顺民,表彰民间孝行,树立孝范楷模,官员选拔、升迁都提倡孝德,即以孝教化民众,巩固统治,故选D项。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清末新政中对法律制度进行的修改与变革,支持和反对之声充斥修律过程”可知,“清末修律”的过程中充满支持和反对,争论不断,体现了“清末修律”的艰巨性,说明近代社会的法治转型充满曲折,故选A项。
解析:首先,围绕“中国古代教化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拟定论题,如中国古代的教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然后,按照时代进行论述,如面对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和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背景,荀子主张将教化和法律结合作为治国的重要手段,以实现“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的政治理想。汉初,面对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的背景,统治者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以忠孝、节俭思想教化百姓;汉武帝时期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因此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也从单纯的伦理道德准则发展为封建统治理论。宋代面对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兴起的背景,地方政府重视教化,教化不断向基层渗透,并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之中。明代面对皇权高度强化的时代特征,教化与法律合流,乡约也具有强制力,逐渐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从其他方面设置论题,进行合理阐述亦可。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古代的教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
阐述: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转型,经济发展,在此情况下,荀子主张以礼乐作为地主阶级的人伦规范来明确等级和职业分工;面对统一的历史潮流,荀子提出将教化和法律结合作为治国的重要手段,以实现“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的政治理想。汉初,经济凋敝,统治者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以忠孝、节俭思想教化百姓;汉武帝为加强专制集权,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也从单纯的伦理道德准则发展为封建统治理论。宋代门第观念日渐淡薄,受此影响,礼仪的制定对象多涉及社会下层;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影响了社会风气,加之理学兴起,儒者积极投身基层教化,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重视教化,教化不断向基层渗透,并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之中。明代废宰相,皇权高度强化,教化与法律合流,乡约也具有强制力,逐渐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中国古代的教化深受时代发展的影响,随着时代发展,教化的被重视程度、对象、推动力量、作用、影响等都在不断发展变化。
示例二 论题:中国古代教化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阐述:战国时期的荀子第一次提出教化的概念,但当时儒家思想没有被统治者认可,教化的社会功能有限。汉初经济凋敝,统治者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以忠孝、节俭思想教化百姓;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大大增强。宋代商品经济影响社会风气,加之理学兴起,推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教化;受门第观念日渐淡薄的影响,宋代礼仪的制定对象多涉及社会下层,因此宋代教化重心不断下移,其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强。明代废宰相,皇权高度强化,教化与法律合流,乡约也具有强制力,其影响力越来越大。
随着时代发展,统治者对教化日加重视,教化对百姓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化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并最终与法律合流成为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