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8 11:0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棵小桃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朗读感知课文关键段落的内容,探究课文主旨——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3.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的自学、静学、静悟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深度思考和深度阅读的能力。
4.提升学生阅读审美的能力——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感受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的自学、静学、静悟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深度思考和深度阅读的能力。
4.提升学生阅读审美的能力——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感受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3.朗读感知课文关键段落的内容,掌握课文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自主探究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棵小桃树》。同学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单,现在大家分小组合作交流,每个小组在任务单只选一个问题完成补充,然后汇报。
好。同学们积极、认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现在,老师择要做表扬和强调。
一、读文:论文,知“梦”——读课文,赏句子,释主题。
(一)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段,赏析。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1.分组朗读。
女生齐读,其中“赤裸的了,黑枯的了”多读两遍:“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男生齐读:“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但却没有掉下去。”
男女生齐读三遍,其中“嫩黄的光,嫩红的光”再读两遍:“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朗读强调:
重音——修饰词要重读如“千百次”“高高”“竟”“满身”“风浪里”等。
声调——第一声、第三声要读得平缓、悠长如“剥bāo脱”“赤裸”“黑枯”。第二声轻快愉悦,咧开嘴笑起来读,第四声高昂有力如“嫩黄的,嫩红的”。
节奏——女生朗读的部分要舒缓、忧伤,男生和齐读的部分快速、高亢有力。
赏析词语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
“竟”是“竟然”的意思,小桃树在风雨中俯身的瞬间,“我”竟然看到树顶还保留着一个花苞,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我”内心的惊喜、感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苞比作指示灯,写出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动作描写:“俯下身去”“挣扎起来” 。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赤裸了”“黑枯了”“嫩黄的”“嫩红的”。
3.体悟作者情感。
教师点拨总结:“我”看到了梦种儿长的,寄托着“我”的梦想的小桃树在历尽风雨的磨难后还保留着一个花苞,热情地歌颂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不畏艰险的搏击精神;表达“我”内心的惊喜和感动;小桃树给予“我”希望、信心和斗志;寄托“我”的理想和追求、幸福和希望;寄托着奶奶对“我”的爱和希望。
(二)找情感,解“梦”。
文章的第一个批注提到: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第一自然段里也提到,“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觉得如果作者贾平凹只能用一个字来写他的小桃树,来表达他的情感,你觉得,他会写哪个字呢?
讨论完成:小桃树代表了—— 梦 爱 念 灯 蓄 孕。
二、知人,解“梦”。
毫不气馁的贾平凹:他把127张退稿签全贴到墙上,抬头第一眼看到自己的耻辱,每天读书、写作、读书、写作。如一位辛勤耕耘的农民,笔耕不辍,最终成为蜚声海外的著名作家,看这就是他的代表作品!
开花了:贾平凹,原名贾平娃,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称为“鬼才”。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新年贺词。
三、写作,入“梦”——作短文,活主题。
(一)研读文本,解读手法。借助某种事物表达某种感受、情感、志向,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呢?
作者借小桃树表达感受、情感、志向(小桃树"瘦瘦的,黄黄的""才长上二尺来高 ,样子也极猥琐""开得太白 ,太淡了"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我的小桃树”“蓄着我的梦”“我梦的精灵”),这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个人的情感和志向,它具有含蓄美和朦胧美。
写法要点:
(1)找准所托之物 ,把握其外形特征 。
(2)根据外形特征 ,分析内在品质
(3)找准物与志的相似点 。
(4)整体把握全文 ,揭示所言之志
在以前学过的文章中找到运用此种方法的例子:《爱莲说》 、《陋室铭》等 。
(二)欣赏视频《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是梁老师贵州支教时对孩子们的善良、热爱、期待;《苔》是小梁一样的同学们卑微、迷茫、质朴、抗争、期盼、努力、自强、自信的标签。
懵懂少年眼泪灌溉,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梦是指路牌,所有黑暗为天亮打开。风一来花自然会开。我们要焕发青春光彩。
(二)短文写作:
《一棵小桃树》和《苔》告诉我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面对挫折、困难、不幸时我们仍要倔强、热烈地昂起头来微笑。
请选择你喜欢的景物(满天星、栀子花、苦瓜藤等)或事物(爸爸的钢笔、妈妈的发卡、爸爸的台阶、同学送的笔记本等),写一个不少于200字的片段。注意观察景物和事物的特别之处,如形状、色彩等,寻找出其中洗涤、震荡心灵的力量。
(三)作品展示、交流。
教师随意抽取学生,写多少说多少,学生交流四五位后,全体学生下位子跑面欣赏所有同学作品,借鉴和学习,最后在回位子自己继续完成小作文。
教师小结:活得热气腾腾,平凡又认真、简单又清洁,自带庄重的价值。
板书设计
明线:一棵小桃树
(梦 爱 念 灯 蓄 孕)
暗线:“我”
(梦想不息,生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