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
化学答案:
1.D
2.A
3.D
4.C
5.D
6.C
7.C
8.A
9.B
10.B
11.B
12.B
13.A
14.A
15.C
16.D
17.(12分,每空2分)
(1)>
(2)CH4(g)+2O2(g)=CO2(g)+2H2O(l) ΔH=-16akJ·mol-1
(3)3a+b-c
(4)NH4+(aq)+2O2(g)=NO3-(aq)+2H+(aq)+H2O(l) ΔH=-346kJ·mol-1
(5) 甲 -93 kJ·mol-1
18.
(1) >(1分) 不变(1分)
(2) ① 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2分) ② 或 (2分) ③ (2分) ④ B(2分)
19.(1) (2分) (1分) (2分)
(2) 负(1分) 左 (1分) CO+4H++4e-=CH3OH (2分)
20.(1) 原电池(1分) CH3OH-6e-+8OH-=CO+6H2O(2分)
(2) 阳极(1分) 4AgNO3+2H2O4Ag+O2↑+4HNO3(2分)
(3) 1.60(2分)
(4) 增大(2分)
21.
(1)①吸氧 (1分) ② 2Cl-+2H2O2OH-+Cl2↑+H2↑ (2分)
(2) ①4OH--4e-==2H2O+O2↑(2分) 小于 (2分)
② D (2分)
③ H2-2e-+2OH-==2H2O(2分)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
化学
(时间90分钟,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Ag-108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高时,为吸热反应
B.活化能越大,表明反应断裂旧化学键需要克服的能量越高
C.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的装置中才能实现
D.同温同压下,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则a>b
B.、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 -38.6kJ mol-1
C.和反应中和热,则:
D.已知,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3.碳酸钠晶体()失水可得到或,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B.失水是化学变化
C.向中滴加几滴水,温度升高
D.失水生成:
4.下列各级变化中,化学反应的前者小于后者的一组是
① ;;
②;;
③ ; ;
④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盐酸和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热实验只需要以下玻璃仪器:温度计、烧杯、量筒
B.为了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减小误差,应使用温度计轻轻搅拌溶液
C.改用盐酸跟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不相同
D.测量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就测碱溶液的温度,会使求得的中和热偏大
6.已知:2H2O(l)=2H2(g)+O2(g) ΔH=+571.0 kJ/mol。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
过程Ⅰ:2Fe3O4(s)=6FeO(s)+O2(g) ΔH=+313.2 kJ/mol
过程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每消耗232 g Fe3O4转移2 mol电子
B.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H2O(l)=H2(g)+Fe3O4(s) ΔH=+128.9 kJ/mol
C.过程Ⅰ、Ⅱ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7.以下反应可表示获得乙醇并用作汽车燃料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6CO2(g)+6H2O(l)=C6H12O6(s)+6O2(g) ΔH1
②C6H12O6(s)=2C2H5OH(l)+2CO2(g) ΔH2
③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3
A.2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均为ΔH<0
C.在不同油耗汽车中发生反应③,ΔH3相同
D.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反应①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8.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ΔH= -50kJ mol-1;
CO(g)+2H2(g)==CH3OH(g) ΔH= -91kJ mol-1,则1molCO断键吸收的能量为
C=O H-H H-O
键能/(kJ mol-1) 803 436 463
A.1075kJ B.1157kJ C.735kJ D.817kJ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在酸性介质中的正极反应式:
B.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
C.用铁棒作阳极、碳棒作阴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D.铁件上镀银时,铁件与电源正极相连
10.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4H+++2e-=PbSO4+2H2O
B.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Pb+
C.充电时,若要使1molPbSO4转变为Pb和PbO2,则需要通过2mol电子
D.放电时,H+向负极移动
11.如图所示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电解液为KCl溶液,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消耗22.4LH2时,电路中转移2NA个电子
C.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KCl溶液浓度降低
12.将电化学法和生物还原法有机结合,利用微生物电化学方法可生产甲烷,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连接电源负极
B.X为阳离子交换膜
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阳极区溶液的pH减小
D.该技术能助力“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战略愿景
13.镍镉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溶液,其总反应方程式为Cd+2NiOOH+2H2OCd (OH )2+2Ni (OH )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D.放电时,完全溶解时电路中通过电子
14.下列有关金属腐蚀及防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铁钉发生析氢腐蚀
B.图2中,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向插石墨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C.图3中,开关K置于M处促进铁腐蚀,K置于N处抑制铁腐蚀
D.图4中,燃气灶中的铁在高温下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15.LiPON薄膜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如图为其工作示意图,薄膜只允许通过,放电时移动方向如图中所示,电池反应为
LixSi+Li1-xCoO2Si+LiCo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电极电势高于极
B.LiPON薄膜在充放电过程中质量发生变化
C.放电时极发生的反应为
D.导电介质可以是溶液
16.一种二次电池,装置如图,X Z区域电解质溶液不同,分别为溶液和溶液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区域电解质溶液为溶液
B.充电时区域溶液浓度减小,为阴离子膜
C.放电时,电极反应式为:
D.放电时,Z区域降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2分)
17.根据所给信息及要求填空(12分)。
(1)已知CH3OH(l)的燃烧热ΔH1,CH3OH(l)+1/2 O2(g)=CO2(g)+2H2(g) ΔH2,则ΔH2 ΔH1(填“>”、“<”或“=”)。
(2)1克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了akJ的热量,写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kJ 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 ΔH1=akJ mol-1
S(s)+2K(s)=K2S(s) ΔH2=bkJ 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kJ mol-1,则x为 kJ/mol。
(4)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mol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是 。
(5) 已知在1×105Pa,298 K时断裂1 mol 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 ,断裂l mol N—H键吸收的能量为391kJ,断裂1 mol N≡N键吸收的能量是945kJ,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 2NH3(g)的能量变化可用图 表示(填"甲”或”乙“), ΔH=
18.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使用氢能源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利用甲醇与水蒸气反应可以制备氢气:,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① 0(填“>”“=”或“<”)。
②途径(Ⅰ)变为途径(Ⅱ):反应热()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量筒量取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步骤二:用另一量筒量取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步骤三:将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①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②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和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则、、的大小关系为 。
③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的中和热有误差,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将溶液倒入小烧杯中 D.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
19.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利用原电池装置可以验证与氧化性相对强弱,如图所示。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装置中的负极材料是 (填化学式),正极反应式是 。
(2)H2还原CO电化学法制备甲醇(CO +2H2CH3OH)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通入H2的一端是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电池工作过程中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 (填”左”或"右”)移动,通入CO的一端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10分)。
(1)甲池为 (填“原电”“电解池”或“电镀池”) ,通入CH3OH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乙池中A(石墨)电极名称为 (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 ,乙池总反应式为 。
(3)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5.40g时,丙池中D极析出 g铜。
(4)若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NaCl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丙中溶液的p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1分):
①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 腐蚀。
②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该小组同学设想,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硫酸钠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钠。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 。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从出口(填写“A”、“B”、“C”或“D”) 导出。
③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