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备课
第 3 单元
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加热与冷却 指导思想:探究实践是形成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也是一种关键能力。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应用和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书中提到对探究式教学影响重大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主题从生活真实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测和假设,借助实验材料制定实验计划,利用放大、对比、转化等实验方法搜集证据,利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建构热胀冷缩的概念,最后通过建立的新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本主题内容在课标中属于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指向跨学科概念:物质与能量。 学习内容: 核心概念: 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内容要求: ③知道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学业要求: 1、知道热胀冷缩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能用实例归纳概括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愿意用热胀冷缩的相关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能设计实验,探究常见物体热胀冷缩现象;能利用科学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现象。 4、能正确叙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意见,能合作交流;愿意用热胀冷缩等相关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核心概念: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内容要求: ⑥知道风是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 学业要求: 能说出空气受热会膨胀,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 学生必做探究实践活动: 2、观察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16、观察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内容分析 《物体的热胀冷缩》主题共设计了3课,分别是《水受热遇冷会怎样》、《固体也热胀冷缩吗》、《空气的热胀冷缩》。 《水受热遇冷会怎样》一课从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入手,从真实情境提出问题,温度计受热遇冷为什么液注能上升下降呢?学生在真实的情境问题中分析问题,进行假设猜想,水受热遇冷会怎样?利用温度计形变放大法的方法设计水受热遇冷的实验,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实验说出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缩小的变化,归纳概括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基于学生已有经验验证其他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依据实验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与归纳等思维方法建构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固体也热胀冷缩吗》这一课教学时关注学生的已有教学经验,直接从液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导入,固体有热胀冷缩吗?这时学生对固体的热胀冷缩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但还说不清,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对比转化法进行实验,把实验中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用一些非常直接的现象易测量的物体直接测量的方法。所以本课学用传统的实验把铜球体积膨胀缩小转化为铜球能都通过金属环,让学生观察到铜球体积受热遇冷的变化,然后运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建构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学习是基于液体的热胀冷缩和固体的热胀冷缩进行自主探究,体现了本主题的整体设计教—扶—放的教学策略,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设计,利用一些实验材料把看不见的空气利用形变转化法转化为看得见的现象,验证空气受热受冷后的变化,进而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建构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在认识液体、固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利用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建构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对应物质的各种运动形式,能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如在机械运动中表现为机械能,在热现象中表现为系统的内能。物体的热胀冷缩就是初步认识能的形式及物体的系统内能。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受热受冷物体体积的变化感受到物体内部的变化,感知内能。
学情分析 本主题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水平经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能突破对常见物品的思维定式,初步掌握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二年级的学习已经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会流动的气体,对空气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三年级的学习知道人的呼吸需要空气;空气有质量;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无处不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热胀冷缩现象也有了初步的认知,让学生了解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难。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一、科学观念 1、基于不同状态物体的热胀冷缩系列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举例说明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的性质, 2、能应用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 二、科学思维 1、能够依据实验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与归纳等思维方法,得出结论; 2、能基于已有探究经验,利用类比推理等思维方法制定探究实验计划,并发展创新思维。 三、探究实践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针对水、金属和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四、态度责任 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形成探究液体、固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兴趣; 2、在制定探究计划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活动,体验创新乐趣; 3、在分享探究计划中,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计划; 4、在探究实验中,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重点 能够依据实验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与归纳等思维方法,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能够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针对水、金属和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整体教学框架(流程图)
作业设计规划及作业内容
1、通常瘪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复原,下列对乒乓球复原的原因描述最准确的是 () A乒乓球内的空气热胀冷缩 B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 C乒乓球的外皮受热膨胀 D乒乓球的外皮热胀冷缩 2、相传,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用来传递作战信息,孔明灯能在空气中上升的原理描述最准确的是() A空气的热胀冷缩 B热空气会上升 C自然界中的风 D物质燃烧 3、明明同学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瓶装满水,分别放进装有热 水和冷水的盆中,下图展示了烧瓶刚放入盆中时的水位,请你画一画一会儿后水位的变化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