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8课《固体也热胀冷缩吗》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8课《固体也热胀冷缩吗》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8 17:2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备课
课题 固体也有热胀冷缩吗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 2 课时)
教材分析 在本课,将围绕“固体受热遇冷有变化吗”这一科学实践活动,探究铜、铁、铝等金属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讨论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引导学生依据生活经验与观察,阐明自己对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认识。第二个环节是做铜球通过铁环的实验。第三个环节是用简单电路装置,检测其他金属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归纳法概括:在一般情况下,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本课的拓展与应用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交流、认识生活中与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的现象,以及利用了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一些实例,从而从金属扩展到其他固体,认识固体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学情分析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初步了解了热胀冷缩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交流、认识生活中与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的现象,以及利用了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一些实例, 从金属扩展到其他固体,认识固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能描述固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科学思维: 1、能设计实验,研究铜球、铝棒以及其他金属受热遇冷的变化,并能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探究实践: 1、学生能够及时的运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态度责任: 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表现出兴趣。 2.能举例说出生产和生活中,与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的现象,或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实例。
教学重点 能描述铜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1.能设计实验,研究铜球、铝棒以及其他金属受热遇冷的变化,并能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能举例说出生产和生活中,与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的现象,或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实例。
板书设计 固体也热胀冷缩吗 受热 遇冷 铜球 体积膨胀 体积缩小 热胀冷缩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1.根据课页,提出下列问题: (1)铁道上的钢轨看起来十分平整,其实每两根钢轨之间都有缝隙。工人施工的时候为为什么不把它们连接紧密 (2) 钢轨也会热胀冷缩吗 2.围绕上述问题,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预设:学生可能认为固体的形状是固定的不会热胀冷缩;也可能从课外书等途径听说过固体可以热胀冷缩。 设计意图:从生活常见现象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科学实践活动: : 固体受热遇冷有变化吗 1.提出下列问题: ●钢轨是固体,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固体受热或遇冷会有什么变化 ●我们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2.研究铜球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教师演示并说明:这是一个刚好能通过这个金属环的铜球(证明铜球直径小于圆环)。 提出问题,引导实验: ●如果用这个铜球和金属环做实验,看铜球是否热胀冷缩,怎么做 ●实验中观察什么现象 预设:学生认为如果铜球可以热胀冷缩,受热体积变胀大,遇冷体积缩小;如果铜球不能热胀冷缩,遇热和受冷后体积不变。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酒精灯把钢球加热二三分钟,观察这时铜球能不能通过金属环。 ●再把钢球放人冷水中冷却,观察这时铜球还能不能通过金属环。 ●实验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用手触摸加热后的铜球,以免被烫伤! (3) 引导学生对上面的情况下铜球能否通过金属环进行预测,再做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4) 实验后,引导学生讨论: ●我们的预测是什么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5)小结:实验证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作业布置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