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把画面写生动、具体。
2.通过朗读、体会动态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仿照课文写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动态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课件出示陶渊明的《四时》。(同学们,初次见面,我把四季送给大家,请接收礼物。学生齐读古诗。)
2、在陶渊明眼中,四时之美是什么?(指生回答。预设:春水、夏云、秋月和冬岭。)
3、在与我们国家一水之隔的日本,有一位宫廷女子名叫清少纳言,也写了一篇描写四季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她笔下的四季之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文章她笔下的四季美在哪里呢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腰挺直,书捧起。(学生自由朗读)
2、四季之美美在哪里?你能用课本中的原句回答吗?(指生回答。)3、(课件出示四句话,让生齐读)师问:看这四句话,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预设:每段的中心句,其它句子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四句话结构相似;内容是并列关系;都有“最美是”。课件出示句式:......最美是......)
4、你能用“......最美是......”这个句式把这四句话用一句话概述出来吗?(指生回答。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预设:四季最美是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也可以说“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分别最美是黎明、夜晚、黄昏和早晨。”)
三、品味四季的独特韵味
(一)秋天的黄昏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去感受四季独特的韵味。此时此刻,属于什么季节?(秋天)那就让我们走进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秋天的黄昏。
1、听老师读,边听边思考,秋天黄昏带给作者什么感受?(感动和心旷神怡)
2、这感动,从哪里体会出来的?(生读句子,师课件出示句子)抓住重点词“急急匆匆”“飞”体会乌鸦哺育幼鸟带来的感动。指导朗读。
3、乌鸦归巢的画面带给我们感动,作者是如何把画面写得这样生动具体呢?(课件出示句子)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动 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这两句话,有何异同?指生回答。)师总结:把时间写得更 具体,加上感受,动作等就可以把画面写得更具体。出示: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把这个句子说得更具体一些)
4、“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抓住“成群结队”“比翼而飞”,体会大雁团结合作,相互友爱的精神让人感动。指导朗读。
5、课件出示“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抓住“心旷神怡”体会,指导朗读。
6、配乐朗诵秋天的黄昏这一段。总结:我们从乌鸦归巢的动作和大雁比翼而飞的动作中体会到感动,从听风声、虫鸣的动作中体会到心旷神怡,这就是本文用到的写作手法,动态描写。
(二)动态描写中体会春、夏、冬的独特韵味。
1、把你最喜欢 的季节中动态描写的句子找出来,标画,读一读,批注上自己的体会。
2、小组交流。
3、全班分享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指导朗读。①重点 指导“ 东方 一点儿 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 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让生读句子,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体会。②“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从动态描写中体会到什么?读出体会。想象画面,指导朗读。③“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 多么和 谐啊!”从动态描写中体会到什么?读出体会。联系围坐在炭火盆做什么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理解“闲逸”,读出体会。
4、配着音乐、视频轻声朗读全文,感受四季之美带给人的独特韵味。四、段落仿写。
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课件出示仿写提示:请你仿照四季中的某一季节, 采用总分结构,用上“......最美是......”的句式,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把你印象中最美的景致写下来。)
1、学生仿写。
2、全班分享,指生读自己仿写的段落,师评价 。(配乐)
五、总结课堂。
六、板书设计
22四季之美
动态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