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8 19:2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下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4题。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我国的四个省(区)是( )
A.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D.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2.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
A.河北省和江苏省 B.辽宁省和山东省
C.北京市和天津市 D.河北省和辽宁省
3.下列既不与邻国接壤,又不临海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宁夏 B.广西 C.西藏 D.新疆
4.黄河与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
A.青海和西藏 B.青海和四川 C.甘肃和四川 D.内蒙古和陕西
读下列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完成下面5-6题。
5.关于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 B.②是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
C.③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D.④是我国位置最西最北的省
6.图中“欢度泼水节”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①省区 B.②省区 C.③省区 D.④省区
读“我国各类地形构成面积”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7-8题。

7.据图可以总结我国地形特点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②地势西高东低③呈阶梯状分布④山区面积广大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8.该特点对我国的影响是( )
A.不利于发展旅游业 B.不利于发展采矿业
C.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部门 D.有利于各地发展高速运输
在一堂地理课上,教师展示了一幅手绘中国专题地图(下图),并说明这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读图完成下面9-10题。
9.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的
A.温度带 B.行政区划
C.地形地势 D.年降水量
10.图中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是
A.与纬线平行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读甲、乙两区域地图,完成下面11-13题。
1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区域河流流向均由四周流向中部
B.甲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乙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C.两区域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D.两区域河流水能资源都丰富
12.甲乙两区域的交通线都呈环状分布在四周,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气候、水源 B.地形、矿产 C.水源、地形 D.矿产、城镇
13.对于甲、乙两区域环境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人口密度小,乙区域人口密度大
B.甲区域位于半干旱区,乙区域位于湿润区
C.甲区域天然气资源丰富,乙区域森林资源丰富
D.甲区域发展了绿洲农业,乙区域发展了水田农业
读“我国地震和泥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14-16题。
14.当地震发生时,六楼教室里学生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立刻跑向室外 B.坐在教室里,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C.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 D.立即跳窗逃生
15.我国的地震和泥石流主要集中在( )
A.东南沿海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环渤海地区
16.下列能够减缓泥石流发生频率的是( )
A.大量破坏植被 B.大量植树造林 C.大量进行工程建设 D.陡坡大量开垦梯田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
17.读图“我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D两省区的名称
B ,D
(2)A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我国最西端在该省区的 上,C省区行政中心是 。
(3)图中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分别是 (写简称)。
(4)以ab线为分界,东部人口密度 ,西部人口密度 。图中的人口地理界线的两个端点城市是 和 。
18.读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形区是 高原,图中用字母 表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地形区是 高原,图中用字母 表示。
(2)图中③是 山脉。
(3)我国2/3以上的贫困县都分布在中西部 (填“山区”或“平原”)。
19.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区A的自然特征是 ,限制这里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这里种植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2)区域B成为我夏季气温最 的地区,影响的因素是 。
(3)C地区和D地区以 为界,是我国主要的 (农业部门)分布地区,但受 因素影响,C地区主要耕地类型为 。
(4)下列诗句描写D地区的是:
①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塘处处蛙 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0.学“习“路上——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考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考察第一站:内蒙古自治区。考察第二站:甘肃省。该省中部为狭长的D (地形区),是甘肃省的粮仓。
(2)考察第三站:河南省。黄河流经河南省,从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华北平原快速沉积,并形成了“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 ”景观。
(3)考察第四站:陕西省。F (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考察第五站:山西省。境内的黄河支流G是 。(填名称)该省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大省。
(5)考察第六站: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贺兰山山脉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分布有肥沃的宁夏平原,每年初春时节,黄河在宁夏河段会出现 现象,严重威胁沿岸人们的生产生活。
(6)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答案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1.B
2.B
3.A
4.B
5.B
6.A
7.D
8.C
9.D
10.D
11.B
12.C
13.B
14.C
15.C
16.B
17.
(1)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
(2)维吾尔族 帕米尔高原 哈尔滨;
(3)云(或滇)、桂、粤、台;
(4)大 小 黑河 腾冲
18.(1) 青藏 C 内蒙古 A
(2)天山
(3)山区
19. 干旱 水或水资源 白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低 地形因素(地势高、海拔高) 秦岭---淮河 种植业 气候 旱地 ③⑤⑥
20.
(1)河西走廊;
(2)地上河;
(3)秦岭;
(4)汾河;
(5)凌汛;
(6)减少含沙量,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提供稳定的水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