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9 08:04:49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核心归纳
1.九一八事变:
(1)时间: 年9月18日。
(2)概况: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占领 。最终东北三省沦于敌手。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3)意义:成为中国人民 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东北各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 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背景:日军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策动所谓“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概况: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镇压。
(3)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 新高潮的到来。
3.西安事变:
(1)背景:西北地区成为抗战的前哨阵地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基地;中国共产党 政策的感召。
(2)发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 。
(3)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 到西安参加谈判,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 的序幕。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初步形成。
基础训练
1.“旧事重浮,关东破,思来恨切!痛回首,柳条湖畔,夕阳浴血。城下悬颅魂不死,刀前刻骨节尤烈!更同呼,万剑向东瀛,都消灭!”这首词所描述的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诗中的“山河”是指 ( )
A.平津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
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表“ ”处对应的英雄人物是 ( )
英雄 左宝贵 聂士成
事件 平壤战役 天津保卫战 东北抗日游击战
A.杨靖宇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4.关于一二·九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直接原因是九一八事变爆发
B.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
C.工人阶级在这次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5.西安事变发生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取得了抗战胜利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评论当时的局势:“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
A.北伐战争取得胜利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战争开始反攻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
材料二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结交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学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摘编自《张学良日记》
材料三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而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则竭力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估计事变发展有两种可能前途:或者爆发内战……或者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
(1)材料一中“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材料二中张学良“彷徨无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对于西安事变,国民党内部有哪两种不同的主张。西安事变最终如何解决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核心归纳
1.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概况: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占领沈阳。最终东北三省沦于敌手。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3)意义: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东北各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背景:日军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概况: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镇压。
(3)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西安事变:
(1)背景:西北地区成为抗战的前哨阵地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基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2)发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易错字】溥仪、杨靖宇、华北自治运动、兵谏
基础训练
1.“旧事重浮,关东破,思来恨切!痛回首,柳条湖畔,夕阳浴血。城下悬颅魂不死,刀前刻骨节尤烈!更同呼,万剑向东瀛,都消灭!”这首词所描述的事件是 (A)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解析】“柳条湖畔,夕阳浴血”是指九一八事变中,日本炸毁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向北大营发动进攻,所以材料中的事件是指九一八事变,A正确。B、C、D中的事件都没有涉及柳条湖畔,排除。
2.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诗中的“山河”是指 (B)
A.平津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
【解析】依据题干“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可知,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地区沦陷,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何香凝这首诗中的“山河”是指东北地区。
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表“ ”处对应的英雄人物是 (A)
英雄 左宝贵 聂士成
事件 平壤战役 天津保卫战 东北抗日游击战
A.杨靖宇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4.关于一二·九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直接原因是九一八事变爆发
B.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
C.工人阶级在这次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后又准备侵占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1935年,日本不断制造一系列分离华北的活动,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北京)数千名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青年学生在这次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这就是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5.西安事变发生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B)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取得了抗战胜利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西安事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B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并不能消除与国民党的矛盾,排除A;取得抗战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年底,排除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排除D。
6.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评论当时的局势:“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B)
A.北伐战争取得胜利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战争开始反攻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在渐渐诞生”指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
材料二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结交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学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摘编自《张学良日记》
材料三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而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则竭力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估计事变发展有两种可能前途:或者爆发内战……或者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
(1)材料一中“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答: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材料二中张学良“彷徨无策”的原因。
答: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实行不抵抗的妥协政策;全国人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对于西安事变,国民党内部有哪两种不同的主张。西安事变最终如何解决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武力讨伐张、杨;而亲英美派主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解析】第(1)题,提取漫画的文字信息“蒋介石”“东北”,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漫画指的是九一八事变,从而回答第一问;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问。第(2)题,阅读材料二带着问题回顾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题,提取材料三的有效信息“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而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则竭力主张和平解决”,从而回答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