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核心归纳
1.台儿庄战役: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进攻徐州。
(2)概况:1938年3-4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以徐州为中心,决战台儿庄。共歼敌1万余人。
(3)地位: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影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
2.武汉会战:
(1)经过: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并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
(2)结果: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武汉失陷。
(3)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
(1)概况: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影响: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豫湘桂战役:
(1)概况: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2)结果: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3)失败原因: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易错字】李宗仁、万家岭战役、战略相持阶段、豫湘桂战役
基础训练
1.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鲜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 (B)
A.杨虎城 B.李宗仁
C.彭德怀 D.陈毅
【解析】由材料“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可知和台儿庄战役相关。台儿庄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B符合题意。
2.武汉不愧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历时4个多月的战火洗礼,顽强抗击日寇。其重要意义是 (A)
A.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B.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解析】武汉会战是抗战史上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会战,中国军民在历时4个多月的血战中,不但粉碎了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也鼓舞了全国抗战的热情。
3.全中国同仇敌忾,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都投入抗日的伟大洪流中,用郭沫若的话来说,那就是“整个武汉沸腾起来了,也带动全国沸腾起来了”。这主要体现了武汉会战(D)
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仗
C.促进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D.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解析】“整个武汉沸腾起来了,也带动全国沸腾起来了”,反映了武汉会战激起了武汉乃至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题干中未体现战略相持阶段的相关内容。
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将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是 (C)
A.淞沪会战后 B.第三次长沙会战后
C.武汉会战后 D.台儿庄战役后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对外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5.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此时中国军队却在某次战役中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引起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将该战役的胜利称为“盟军的胜利”。该战役是 (D)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解析】根据题干“1941年12月”“此时中国军队却在某次战役中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第三次进攻长沙,中国军队在长沙外围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战,日军伤亡惨重,被迫北撤,因此可知与第三次长沙会战有关,D正确;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排除A;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排除B;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排除C。
6.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D)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
年份 阵亡人数 备注
1937 125 130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1938 249 213
1941 144 951
1942 87 719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解析】由材料“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可知,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据说明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7.中国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格“看”战役】
战役名称 参战双方 国民党军 队与日军
地点 山东枣庄台儿庄 时间 1938年
(1)表格中战役的名称是什么 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答:名称:台儿庄战役;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电讯“显”战役】
寇首松浦中将率一〇六师团全部……犯我……万家岭……此役为本线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
(2)该电讯赞扬的是哪一战役 该战役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战役:万家岭战役;原因: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采取了正确战略战术)。
【材料“析”战役】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甚至战略反攻阶段最大的胜利——湘西会战都无法与之相比。
(3)根据材料,指出这次会战的重大意义。
答: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
(4)请根据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拟一个探究主题。
答:正面战场的抗战。(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据表格关键信息“1938年”“台儿庄”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第(2)题,据电讯中关键信息“万家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电讯赞扬的是万家岭战役。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第(3)题,据所学可知,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第(4)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核心归纳
1.台儿庄战役: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进攻 。
(2)概况: 年3-4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以徐州为中心,决战台儿庄。共歼敌1万余人。
(3)地位:是抗战以来中国 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影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
2.武汉会战:
(1)经过: 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并在江西 重创日军。
(2)结果: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武汉失陷。
(3)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 。
3.第三次长沙会战:
(1)概况: 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对 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影响: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豫湘桂战役:
(1)概况: 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2)结果: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3)失败原因: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 。
基础训练
1.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鲜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 ( )
A.杨虎城 B.李宗仁
C.彭德怀 D.陈毅
2.武汉不愧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历时4个多月的战火洗礼,顽强抗击日寇。其重要意义是 ( )
A.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B.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3.全中国同仇敌忾,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都投入抗日的伟大洪流中,用郭沫若的话来说,那就是“整个武汉沸腾起来了,也带动全国沸腾起来了”。这主要体现了武汉会战( )
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仗
C.促进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D.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将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是 ( )
A.淞沪会战后 B.第三次长沙会战后
C.武汉会战后 D.台儿庄战役后
5.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此时中国军队却在某次战役中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引起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将该战役的胜利称为“盟军的胜利”。该战役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6.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
年份 阵亡人数 备注
1937 125 130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1938 249 213
1941 144 951
1942 87 719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7.中国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战役名称 参战双方 国民党军 队与日军
地点 山东枣庄台儿庄 时间 1938年
(1)表格中战役的名称是什么 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寇首松浦中将率一〇六师团全部……犯我……万家岭……此役为本线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
(2)该电讯赞扬的是哪一战役 该战役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甚至战略反攻阶段最大的胜利——湘西会战都无法与之相比。
(3)根据材料,指出这次会战的重大意义。
(4)请根据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拟一个探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