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复习错题做错方法原因对策
当前,许多学校已完成了数学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进入了第二轮、甚至第三轮的综合复习。目前摆在考生面前的是两大挑战:一是如何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跃上一个新的层次。面对挑战?如何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科学备考,这是我们每位高三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趁此机会,我谈一点粗浅的复习意见:
第一.查漏补缺,巩固已有的成果。
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已积累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技巧,但也会产生它们之间的负迁移现象,即知识与知识之间、方法与方法之间的相互错乱,甚至会有遗忘公式、定理等情况,这就需要及时进行弥补和清理,要做到一碰到此类问题,马上查阅有关资料,直至理清楚,遗忘的马上记住,不能含糊。特别是对于什么题型采用什么针对的解题方法,要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以便快速解题。另外在综合复习的过程中,也会有少量的在第一轮复习中没有涉及到的东西,这些也往往是你的知识盲点,需要及时的弥补。
第二.精选、巧练,提高课外练习的有效性
学生进行课外练习,是数学课教与学的特点之一,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练习,可以使它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师精选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检查练习的效果,有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解题策略,更有助于因材施教。要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就要注意以思带练、以练促思,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时,要注意“五性”。
(1)针对性
题海无边,而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避免选择那些偏、难,或思路狭窄的题目。这些年来, 我们都在使用外地材料,但是相同的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而应根据我校我班学生的实际,适当地进行取舍,不能让材料牵着鼻子走。
(2)及时性,多变性:
做课外练习题,仅仅满足于做出正确结果,是不可取的,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深究本质,一道数学题常常与若干个知识点相关联,变换观察和思维的角度,就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解法。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有助于学生认识分析问题,有助于学生认识题目的本质,做会一道题而能够懂一类题,学习效果和思维质量都能得到提高。
数学中很多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例如有关二次方程根的讨论、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问题、二次函数图象、性质、圆锥曲线与直线的相切、相交问题等,从不同的知识点出发,可以有面目各异的练习题,本质的东西没变,这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多题一解,就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有群体意识,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3)批判性:
数学题中,那些同类不同法,貌似而质异的题出错率很高,而且错误也最隐蔽。
例如:双曲线的切线问题,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学生对此类问题是届届有疑虑,理解不深不透,解题中一定要从定义、公理、定理为依据,不允许相当然、随意扩充、再造定理、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周密、更深刻、更严谨。
(4) 参与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尝试心理和自学需要,有效地利用数学科固有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思考、学会严谨、周密。
(5) 网络性:
数学科中的定义、公理和定理,种类繁多而又非常重要,所以要注意归纳、整理,把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知识点用专题形式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知识点之间互相干扰、混淆,便于记忆和准确运用。例如:各角的范围可归纳成:
(1) 平面内两条直线所成角 [0,π/2]
(2) 平面内直线L2到L2的角 [0,π]
(3) 直线L的倾斜角 [0,π]
(4) 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 (0,π/2]
(5) 二面角 (0,π]
…….
将比较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网络,这样可以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鉴别、掌握,记忆容量大、效率高、记得准、记得牢,各种解题方法及时总结,形成专题,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训练,达到一题优解,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进行科学备考
因为高考命题专家要以数学思想为中心来“四考能力”,所以我们的科学备考也要以数学思想为中心,盯住三个目标:
1.盯住“优化基础”,建构少而精、最好用的“基础知识系统”,使基础知识熟练化和系统化。这里的“优化基础”与旧办法的“打基础”迥然不同,我们强调用数学思想优化基础,提高思维层次,而不是机械地打基础。
2.盯住“综合训练”、“大众应用”和“探究新题”,总结与提炼五种数学思想(猜证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建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使解题策略与方法明确化和系统化。
3.盯住“语言转换和逻辑表述”,使其数学化和简明化,学会数学地交流。
考试中心的权威指出:“高考命题要使老办法复习考不好”!现在就来探讨高考复习的“老办法”和“新办法”,这是科学备考的主体,其核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问题。
什么是“老办法”?老办法就是“以基础知识为中心的机械记忆、机械模仿和机械练习(题海战术)”,这就是旧社会——工业社会的传统数学,我们称它为“机械数学”,它是逝去了的工业社会的产物,而“新办法”与此相反,“新办法”是以“问题解决——数学思想”为中心的探究学习,其学习方法是归纳式:
“解题实践——学习与探究——反省与总结”
它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和创造,自我建构“基知系统”和“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并善于学习与吸收老师与解题专家的辅导,自觉地开发智力,学会数学地思维和数学地交流。我们把这种当今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数学叫做“智能数学”。所以,我提倡高考数学学习的方法就是所述“智能数学”的方法。智能数学解题的口号是“三最”:
推理最高,
解决最快,
表述最简!
高考问题解决是一种即时性的问题解决,其主要矛盾由过去的“平凡的会与不会的矛盾”发展为“巧解与傻解、快法与慢法的矛盾”。在智能数学看来,不论高考命题如何改变,高考试题的解决都有傻解与巧解、慢法与快法之分。产生这种巨大差别的根源在于考生数学思想的贫困和富有,中学数学思想主要是前述五种数学思想,学习方法的首要问题就是领悟和总结数学思想,开发大脑,即用数学思想武装自己的大脑,擦亮自己的眼睛。
●不进行分类讨论,导致错误
【例1】(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求
错误解法
错误分析 显然,当时,。
错误原因:没有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是。
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检验时的情形。即:。
(2)实数为何值时,圆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错误解法 将圆与抛物线 联立,消去,
得 ①
因为有两个公共点,所以方程①有两个相等正根,得 , 解之得
错误分析 (如图2-2-1;2-2-2)显然,当时,圆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要使圆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方程①有一正根、一负根;或有两个相等正根。
当方程①有一正根、一负根时,得解之,得
因此,当或时,圆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思考题:实数为何值时,圆与抛物线,
(1) 有一个公共点;(2)有三个公共点;(3)有四个公共点;(4)没有公共点。
●以偏概全,导致错误
以偏概全是指思考不全面,遗漏特殊情况,致使解答不完全,不能给出问题的全部答案,从而表现出思维的不严密性。
【例2】(1)设等比数列的全项和为.若,求数列的公比.
错误解法 ,
。
错误分析 在错解中,由,
时,应有。
在等比数列中,是显然的,但公比q完全可能为1,因此,在解题时应先讨论公比的情况,再在的情况下,对式子进行整理变形。
正确解法 若,则有但,即得与题设矛盾,故.
又依题意 ,即因为,所以所以解得
说明 此题为1996年全国高考文史类数学试题第(21)题,不少考生的解法同错误解法,根据评分标准而痛失2分。
(2)求过点的直线,使它与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
错误解法 设所求的过点的直线为,则它与抛物线的交点为
,消去得整理得
直线与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解得所求直线为
错误分析 此处解法共有三处错误:
第一,设所求直线为时,没有考虑与斜率不存在的情形,实际上就是承认了该直线的斜率是存在的,且不为零,这是不严密的。
第二,题中要求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它包含相交和相切两种情况,而上述解法没有考虑相切的情况,只考虑相交的情况。原因是对于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和“只有一个交点”的关系理解不透。
第三,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后得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要考虑它的判别式,所以它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即而上述解法没作考虑,表现出思维不严密。
正确解法 ①当所求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即直线垂直轴,因为过点,所以即轴,它正好与抛物线相切。
②当所求直线斜率为零时,直线为y = 1平行轴,它正好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③一般地,设所求的过点的直线为,则,
令解得k = ,∴ 所求直线为
综上,满足条件的直线为:
在用换元法时,注意取值范围的改变:1.代换法(或换元法)
把函数方程中的自变量适当地以别的自变量代换(代换时应注意使函数的定义域不会发生变化),得到一个新的函数方程,然后设法求得未知函数
例3(1)已知f(2x-1)=x2+x,那麽f(x)=______________。
略解:设t=2x-1,则x= (t+1),那麽f(t)= (t+1)2+ (t+1)= t2+t+
故f(x)= x2+x+
(2) 已知f(+1)=x+2,那麽f(x)=____________。
略解:f(+1)=( +1)2-1,故f(x)=x2-1 (x≥1)
(3) 已知f(x+)=x2+,那麽f(x)=_______________。
略解:f(x+)=(x+)2-2,故f(x)=x2-2 (|x|≥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R,则 = ( )
A. B. C. D.
2.在等差数列等于 ( )
A.-4 B.-5 C.-7 D.-8
3.函数的反函数是 ( )
A. B.
C. D.
4.若的夹角是 ( )
A. B. C. D.
5.已知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
A.若m//n,则 B.若
C.若相交,则m、n相交 D.若m、n相交,则相交
6.箱子里有5个黑球,4个白球,每次随机取出一个球,若取出黑球,则放回箱中,重新取球,若取出白球,则停止取球,那么在第4次取球之后停止的概率为 ( )
A. B. C. D.
7.如果三位数的十位数字既大于百位数字也大于个位数字,则这样的三位数一共有( )
A.240个 B.285个 C.231个 D.243个
8.以正方形ABCD的相对顶点A、C为焦点的椭圆,恰好过正方形四边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把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而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到函数 的图象.
10.已知直线,那么直线l1的方向向量为 (注:只需写出一个正确答案即可);l2过点(1,1),并且l2的的方向向量满足,则l2的方程为 .
11.设实数x、y满足的最大值是 .
12.若地球半径为R,地面上两点A、B的纬度均为北纬45°,又A、B两点的球面距离为,则A、B两点的经度差为 .
13.定义“符号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14.某网络公司,1996年的市场占有率为A,根据市场分析和预测,该公司自1996年起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其规律如图所示:
则该公司1998年的市场占有率为 ;如果把1996年作为第一年,那么第n年的市场占有率为 .
一、选择题
1.C 2.D 3.A 4.B 5.C 6.B 7.A 8.D
二、填空题
9. 10.(2,1)或(1,)等,2x+y-3=0;
11.5; 12.90° 13.; 14..
注9、10、14小题第一个空2分,第二个空3分。
x
y
O
图2-2-2
x
y
O
图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