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物体的内能
一 、选择题
1.下列各项都能使下图瓶内铁屑内能增加, 其中属于做功的是( )
A.不断晃动瓶子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手捂瓶子 D.在烈日下照射
2.下列交通工具中,动力设备不是热机的是( )。
A.远洋轮船 B.载重汽车 C.喷气式飞机 D.电动车
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将一杯酒精倒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和比热不变, 质量和燃烧值减小
B.物体温度越高, 所含热量越多
C.冰块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D.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量不一定相同
4.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 它的热量就越多
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 一定要吸收热量
C.要使物体内能增加, 一定要对物体做功
D.物体温度升高, 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5.下列情景中,通过做功使加点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搓手取暖 B.水蒸气将塞子冲出
C.烧水 D.压缩中的燃料混合物
6.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第 1 页(共 11 页)
A.搓手会发热
B.用冷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C.晒太阳取暖
D.给可乐饮料加冰降温
7.如图所示, 用充气的气球模拟“喷气火箭”,松开手指后,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向前运动。此
过程中( )
A.气球的弹性势能增大 B.球内气体内能减小
C.喷出的气体热运动加剧 D.喷出的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
8.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天冷, 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B.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 锤子发热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 打气筒壁变热了
9.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 40℃、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10.如图是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关于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废气排放的能量所占比例最大,减少该部分能量损失是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手段
B.冷却水能量的二次利用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第 2 页(共 11 页)
C.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为 30%
D.四冲程汽油机正常工作时,输出有用功的过程是在压缩冲程实现的
二 、填空题
1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让它正常工作,需要对它进行冷却,“水冷 ”是冷却方式
之一,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的内能 。
12.共享单车不仅为出行带来很大方便, 同时健康,环保,近来风靡全国, 走向世界。
(1)在通过很长的下坡路段时,有经验的骑行者在下坡一段距离后会停车休息, 因为长时间刹车会使
刹车片的 能(填能量形式) 明显增大,容易损坏刹车片。
(2)如图为单车的车篮子示意图,BAC 可视为一个杠杆。若以 A 为支点,物体放在篮子中心 C 点,则 紧固螺丝 B 处对篮子的作用力方向可能是 (选填“F1 ”、 “F2 ”或“F3 ”),已知 AC 长 12 厘 米, AB 两点距离 6 厘米,当车篮子载物为 5 千克时,B 处受力大小至少是 牛。(车篮子重力
不计)
13.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 ”实验中,厚壁有机玻璃圆筒内底部装有两根与静电起电机相连接的放 电针。将适量的汽油喷入筒内, 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如果观察到放电针放电, 汽油燃烧,
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 ,即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冲程。
三 、实验题
14.小明学习燃料的热值之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第 3 页(共 11 页)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在实验中应控制 相等、两烧杯中水的初温、质量相等,以及两
个烧杯都应保持相同。
(2)将两个燃烧皿中燃料点燃,分别给烧杯加热, (选填“加热相同时间后”或“等到燃料 燃尽后”),记录下水的温度, 通过比较 来反映燃料燃烧时所放出热量的大小,从而进一步比较
出酒精和碎纸片热值的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t0/℃ 加热后的水温 t/℃
酒精 15 35
碎纸片 15 25
可知: 酒精的热值 q 酒精 (选填“大于”或“小于”)碎纸片的热值 q 纸片。
(3)小明进一步开展实验,测出所燃烧酒精的质量 m 酒精、烧杯中水的质量 m 水 ,查得水的比热容 c 水, 将数据代入公式 m 酒精 q 酒精 =c 水 m 水(t﹣t0 )计算得到的酒精的热值 q 酒精 ,所得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四 、解答题
15.龙泉刚在中心城区新增了 100 辆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 以促进公共交通实现“低碳 ”化.下表是某
燃油汽车与纯电动汽车进行测试时的部分数据:
燃油汽车 纯电动汽车
能源种类 汽油(q 汽油=4.5×107J/kg ρ 汽油=0.7×103kg/m3) 电能
牵引力 600N 600N
行使 100km 消粍 8×10﹣3m3 20kW h
二氧化碳排放量 每消耗 1kg 汽油排放 2kg 二氧化碳 0
(1)汽油属于 (填“可再生 ”或“不可再生 ”)
第 4 页(共 11 页)
(2)若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正常行驶 100km,则①燃油汽车消耗多少千克汽油? ②燃油汽车与纯电动
汽车的能量转化效率分别是多少?
(提示:燃油汽车能量转化效率 η 汽 :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纯电动汽
车能量转化效率 η 电 :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与汽车消耗电能之比)
第 5 页(共 11 页)
3.5 物体的内能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A
【解析】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A 项属于做功, B、C、D 属于热传递。
2.D
【解析】热机是把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等。
远洋轮船、载重汽车和喷气式飞机, 都是利用热机工作的,故 A.B、C 不合题意;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利用的是电动机,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3.解: A.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 质量和体积均减小一半。而比热容、热值、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随物体的多少而变化, 故 A 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 故 B 错误;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如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
B 错误;
D、根据公式 Q 吸 =cmΔt,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比热容可能不同,故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不一定
相同, 故 D 正确。
故选: D。
4.解: A.物体的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 内能是状态量,而热量是过程量, 不能说物体温度越高,它的
热量就越多,故 A 错误。
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 可能吸收热量还可能对物体做功, 故 B 错误。
C、要使物体内能增加, 可能吸收热量还可能对物体做功, 故 C 错误。
D、温度直接影响内能,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故 D 正确。
故选: D。
5.B
【解析】物体对外做功, 内能减少, 温度减低;外界对物体做功, 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A.搓手取暖, 通过摩擦做功的方法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因此双手的内能增加, 故 A 不合题意;
第 6 页(共 11 页)
B.水蒸气将塞子冲出,通过做功的方式, 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因此水蒸气的内能减
少, 故 B 符合题意;
C.烧水, 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内能转移到水中, 故 C 不合题意;
D.压缩中的燃料混合物, 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混合物的内能增大,故 D 不合题
意。
故选 B。
6.解: A.双手因摩擦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 A 符合题意;
B、用冷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水吸收热量,发动机放出热量, 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 B 不符合
题意;
C、晒太阳取暖,人吸收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故 C 不符合题意;
D、给可乐饮料加冰降温,冰吸收热量,饮料放出热量, 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 D 不
符合题意。
故选: A.
7.B
【解析】(1)弹性势能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3)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4)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判断。
松开手指后,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的体积减小,即形变程度减小, 那么弹性势能减小, 故 A 错误;
球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气球的机械能,则气体内能减小, 故 B 正确;
喷出的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则热运动减弱, 故 C 错误;
喷出气体的温度较低,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 D 错误。
故选 B。
8.解:
A.两手互相摩擦做功,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故 A 错误。
B、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是馒头上的内能一部分转移到空气中了, 是热传递方式
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 B 正确。
第 7 页(共 11 页)
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对石头做功,同时石头对锤子也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锤子发热, 属
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 C 错误。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 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活塞克服与筒壁间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
能增加,使打气筒壁变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 D 错误。
故选: B。
9.C
【解析】(1)根据内能的改变方式判断;
(2)内能的影响因素: ①物质种类; ②温度; ③质量;
(3)根据内能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判断;
(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A.除了加热才能使水升温,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水升温, 故 A 错误;
B.甲杯中水的温度高,乙杯中水的质量大,那么二者的内能可能相等, 故 B 错误;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 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故 C 正确;
D.甲杯中的水温度低,那么甲中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不剧烈,故 D 错误。
故选 C。
10.D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燃气燃烧释放的能量通过四个途径进行转化,废气带走 33%,冷却水带走
30%,摩擦与辐射带走 7%,输出的有用功为 100%-33%-30%-7%=30%。
A.废气排放的能量所占比例最大,减少该部分能量损失是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手段, 由图中数据可知,
说法正确, A 错误;
B、冷却水能量的二次利用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冷却水能量占比例 30%较高,二次利用可以提高能量
利用率,说法正确, B 错误;
C、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为 30%,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热机输出的有用功为:100%-33%-30%-7%=30%,说
法正确,C 错误;
D、四冲程汽油机正常工作时, 输出有用功的过程是在压缩冲程实现的,输出有用功的过程应该在做功
冲程实现, 说法错误,D 正确。
故选 D
第 8 页(共 11 页)
二 、填空题
11.比热容;增大
【解析】(1)根据公式 Q=cm△t 可知,当质量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多, 物质吸收的热量越
多;
(2)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让它正常工作,需要对它进行冷却,“水冷 ”是冷却方式之一,
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的内能增大。
12.(1)内
(2)F3 ;100
【解析】(1)当紧急刹车时,刹车片与刹车蹄剧烈摩擦, 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刹车片的温度升
高,内能增大;
(2)以 A 为支点, 如果没有 B 处的阻力, 那么在 C 处重力的作用下车篮子的 B 点会向哪个方向旋转,
而 B 处的阻力应该和这个方向相反。
动力等于重物的重力 G,动力臂是 CA;阻力臂是 A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 B 处力的大小。
(1)在通过很长的下坡路段时,有经验的骑行者在下坡一段距离后会停车休息, 因为长时间刹车会使
刹车片的内能明显增大, 容易损坏刹车片;
(2)以 A 为支点, 如果没有 B 处的阻力, 那么在 C 处重力的作用下车篮子的 B 点会向左旋转,因此 B
处阻力的方向与它相反, 即作用力方向可能是 F3。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CA=F2 ×AB;
5kg×10N/kg×12cm=F2 ×6cm;
解得: F2=100N。
13.冲出; 做功
【解析】(1)汽油燃烧, 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对软木塞产生巨大的压力。当压力大于瓶口的摩
擦力时,软木塞被里面的气体冲出来,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2)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如果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 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冲出;
(2)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做功冲程。
三 、实验题
第 9 页(共 11 页)
14.燃料的质量;等到燃料燃尽后;水升高的温度;大于;偏小;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放热;
四 、解答题
15.(1)不可再生
(2)解: ①因为 ρ=,
所以正常行驶 100km 消耗的汽油为 m=ρV=0.7×103kg/m3 ×8×10﹣3m3=5.6kg;
②牵引力做的功为 W 有用=Fs=600N×105m=6×107J.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mq=5.6kg×4.5×107J/kg=2.52×108J;
燃油汽车的效率为 η 燃油= =×100%≈23.8%;
电动汽车的效率为 η 电动= =×100%≈83.3%
答: ①燃油汽车正常行驶 100km 消耗的汽油为 5.6kg;
②燃油汽车的效率约 23.8%;电动汽车的效率约 83.3%
【解析】解:(1)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而成的,石油在地球上的储量是一定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①因为 ρ=,
所以正常行驶 100km 消耗的汽油为 m=ρV=0.7×103kg/m3 ×8×10﹣3m3=5.6kg;
②牵引力做的功为 W 有用=Fs=600N×105m=6×107J.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mq=5.6kg×4.5×107J/kg=2.52×108J;
燃油汽车的效率为 η 燃油= =×100%≈23.8%;
电动汽车的效率为 η 电动= =×100%≈83.3%.
答:
(1)不可再生;
(2)①燃油汽车正常行驶 100km 消耗的汽油为 5.6kg;
②燃油汽车的效率约 23.8%;电动汽车的效率约 83.3%
第 10 页(共 11 页)
(1)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 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
再生能源;
(2)①已知汽油的体积和密度, 可以得到质量;
②已知牵引力和行驶路程,可以得到有用功;
已知汽油的热值和质量, 可以得到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有用功与热量之比是燃油汽车的效率;
有用功与消耗的电能之比是电动汽车的效率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