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氧气的制法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氧气的制法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8 18:21:55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氧气的制法
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分解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水+氧气 。
加热氯酸钾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2)收集方法: 排水 法和 向上排空气 法。
(3)验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 ,观察到木条 复燃 ,说明已收集满。
2.氧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可用 分离液态空气 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 沸点 不同。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 改变 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氧气的制取
1.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原料是 (A)
A.空气   B.双氧水
C.氯酸钾 D.高锰酸钾
2.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D)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D.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3.(2023·黔南惠水质检)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4.(2022·大连中考改编)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1)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其中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收集方法为 排水法 。
(2)用装置B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此装置的收集方法是利用氧气具有 密度比空气大 的性质,可用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验满。
5.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1)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 A (填字母)。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碳  C.氮气
(3)另一种分离氧气和氮气的方法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该过程主要利用氧气和氮气的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知识点二 催化剂
6.(2023·铜仁江口质检)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①质量变小;②质量不变;③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④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⑤化学性质不变;⑥化学性质改变。上述说法正确的是(D)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7.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其效果是 (D)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增多
D.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速率增大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B.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9.(2023·铜仁质检) 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D)
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
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
C.装置④要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
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则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也必须插入液面以下
10.(2023·黔南惠水质检)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
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折线c代表氧气
B.t3时刻,剩余固体物质有三种
C.t2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的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11.(2023·黔南惠水质检)根据如图1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B和装置C中标号仪器名称:
a为 长颈漏斗 ;b为 锥形瓶 。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KMnO4K2MnO4+MnO2+O2 ,
装置A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C (填字母)。
(4)若用图2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b (填“a”或“b”)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瓶内先注满水,氧气应从 a (填“a”或“b”)端通入。 第2课时 氧气的制法
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 。
分解过氧化氢 。
加热氯酸钾 。
(2)收集方法: 法和 法。
(3)验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观察到木条 ,说明已收集满。
2.氧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可用 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 不同。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 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氧气的制取
1.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原料是 ( )
A.空气   B.双氧水
C.氯酸钾 D.高锰酸钾
2.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D.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3.(2023·黔南惠水质检)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4.(2022·大连中考改编)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1)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中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收集方法为 。
(2)用装置B制氧气的文字 ,此装置的收集方法是利用氧气具有 的性质,可用 验满。
5.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1)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 (填字母)。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碳  C.氮气
(3)另一种分离氧气和氮气的方法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该过程主要利用氧气和氮气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知识点二 催化剂
6.(2023·铜仁江口质检)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①质量变小;②质量不变;③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④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⑤化学性质不变;⑥化学性质改变。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7.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其效果是 (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增多
D.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速率增大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B.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9.(2023·铜仁质检) 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
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
C.装置④要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
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则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也必须插入液面以下
10.(2023·黔南惠水质检)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
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折线c代表氧气
B.t3时刻,剩余固体物质有三种
C.t2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的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11.(2023·黔南惠水质检)根据如图1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B和装置C中标号仪器名称:
a为 ;b为 。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装置A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4)若用图2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瓶内先注满水,氧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