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价(五)(第5章) 试卷 (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质量评价(五)(第5章) 试卷 (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8 22:45:04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评价(五)(第5章)
(60分钟 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1.近年来高铁、地铁发展迅速,修建地铁所用的钢材属于 (B)
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2.(2022·扬州中考)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人类生产和使用铁器早于青铜器
B.生铁和钢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合金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3.(2022·张家界中考)金和黄铜(铜锌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将其区分的是 (C)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观察颜色 D.灼烧
4.(2022·舟山中考)取一段镁条放入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摸试管外壁会感觉发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反应中无明显现象
B.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C.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
D.反应说明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5.(2022·包头中考)某同学绘制了含铁元素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铁丝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实现转化①
B.转化②可通过Fe3O4与CO发生置换反应实现
C.氧气和水同时存在是实现转化③的主要条件
D.通过Fe与ZnSO4溶液反应可实现转化④
6.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同学们在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C)
A.b中的干燥剂可以是氯化钙
B.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
C.最终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
D.对比a、b可以验证铁生锈需要水
7.把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如图为所产生的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完全反应后甲生成的气体比乙多
B.甲、乙的金属活动性不同
C.甲的化合价一定比乙高
D.甲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比乙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除特殊标注,其余每空1分,共46分。
8.(6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在应用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B (填字母)。
A.金属硬币    B.铜质火锅    C.铝质导线
(2)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比铁耐腐蚀,其原因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①Mg、Al按其一定比例熔合后冷却可得到储氢合金材料。该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②图中能表示锡铅合金熔点的是 a (选填“a”“b”或“c”)。
(4)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铁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铁板。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①“明”字上的现象是 铁板上出现红色固体 。
②“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Fe+2HClFeCl2+H2↑ 。
9.(6分)(2022·山西中考改编)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Ⅰ.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
(1)①中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为 氢气 。
(2)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BC (填序号)。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Ⅱ.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3)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4)实验原理: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5)实验现象: 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
(6)实验结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铜的前面(或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
【问题与交流】
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写1点)
 铁丝要打磨干净(或硫酸铜溶液的浓度要适中) 。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合理即可) 。
10.(7分)2022年11月20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开幕仪式在卡塔尔海湾球场举行,体育场馆的建设使用了大量的金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取金属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
人类常从矿石中获取金属材料。
(1)铁是冶炼最多的金属,工业炼铁的原料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提供热量外,还能 提供还原剂一氧化碳 。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 。
如图是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2)反应开始时应先 通CO (填“通CO”或“加热”),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为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一氧化碳能还原金属氧化物,所以一氧化碳具有 还原性 。
(3)B处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检验A中发生反应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处理多余的一氧化碳气体 。
11.(7分)(2022·贵阳中考改编)金属材料的使用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金属冶炼。利用CO与Fe2O3的反应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
(2)金属材料的使用和保护。
①“贵州桥梁”闻名世界。桥梁建造中使用大量钢材作支架,钢是铁的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的 大 (填“大”或“小”)。
②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 刷漆、涂油等 。(写一条)
(3)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
①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锌粉和铁粉的混合固体中,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uSO4ZnSO4+Cu ,可得结论: 金属活动性为Zn>Cu,Zn>Fe 。
②在上述实验中继续添加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微粒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为 铁原子数目减少,生成亚铁离子,铜离子数目减少,铜原子数目增多 (2分)时,可得结论:金属活动性Zn>Fe>Cu。
12.(10分)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人们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请在表中 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 Fe 。
(2)粉末状的铂能吸收大量氢气。从如图所示可获得的信息有 铂的元素符号为Pt 、 质子数为78 。
(3)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HCl→不反应、Y+H2SO4YSO4+H2↑、Z+X(NO3)2→不反应,则X、Y和Z三种金属活动性和(H)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Y>H>X>Z 。
(4)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① 。
①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②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③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金、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5)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加入锌的质量为a克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2AgNO3Zn(NO3)2+2Ag 。当加入锌的质量为b克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硝酸锌和硝酸铜 。(2分)
②当加入锌的质量为d克时,过滤得到固体,为验证固体的成分,做以下实验,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固体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 稀硫酸或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Zn、Cu、Ag 
13.(7分)(2022·铜仁中考)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部分金属的发现历程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分析,金属的发现历程与金属的 活动性 有关。
(2)铝被广泛地应用,除了因为改进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降低,以及铝的密度小外,还由于铝的 抗腐蚀 性能好。
(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Fe>Cu>R
猜想二:Fe>R>Cu
猜想三: R>Fe>Cu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R分别放入盛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硫酸亚铁溶液内无明显变化,硫酸铜溶液蓝色消失,有红色固体析出 (2分) 猜想二正确
【拓展与应用】为了回收利用金属,同学们将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的金属单质为 Al、Fe、R、Cu 。
14.(3分)(2022·河北中考)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 0.4 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由图可知,第一次加50.0 g硫酸,质量减少0.2 g,第二次加硫酸,质量减小0.2 g,说明第二次硫酸有剩余,锌完全反应。
设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4 g
 x=13 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单元质量评价(五)(第5章)
(60分钟 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1.近年来高铁、地铁发展迅速,修建地铁所用的钢材属于 ( )
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2.(2022·扬州中考)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类生产和使用铁器早于青铜器
B.生铁和钢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合金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3.(2022·张家界中考)金和黄铜(铜锌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将其区分的是 ( )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观察颜色 D.灼烧
4.(2022·舟山中考)取一段镁条放入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摸试管外壁会感觉发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无明显现象
B.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C.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
D.反应说明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5.(2022·包头中考)某同学绘制了含铁元素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丝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实现转化①
B.转化②可通过Fe3O4与CO发生置换反应实现
C.氧气和水同时存在是实现转化③的主要条件
D.通过Fe与ZnSO4溶液反应可实现转化④
6.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同学们在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b中的干燥剂可以是氯化钙
B.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
C.最终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
D.对比a、b可以验证铁生锈需要水
7.把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如图为所产生的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完全反应后甲生成的气体比乙多
B.甲、乙的金属活动性不同
C.甲的化合价一定比乙高
D.甲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比乙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除特殊标注,其余每空1分,共46分。
8.(6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在应用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A.金属硬币    B.铜质火锅    C.铝质导线
(2)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比铁耐腐蚀,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①Mg、Al按其一定比例熔合后冷却可得到储氢合金材料。该过程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②图中能表示锡铅合金熔点的是 (选填“a”“b”或“c”)。
(4)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铁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铁板。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①“明”字上的现象是 。
②“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9.(6分)(2022·山西中考改编)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Ⅰ.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
(1)①中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为 。
(2)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填序号)。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Ⅱ.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3)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4)实验原理: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5)实验现象: 。
(6)实验结论: 。
【问题与交流】
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写1点)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10.(7分)2022年11月20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开幕仪式在卡塔尔海湾球场举行,体育场馆的建设使用了大量的金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取金属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
人类常从矿石中获取金属材料。
(1)铁是冶炼最多的金属,工业炼铁的原料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提供热量外,还能 。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 。
如图是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2)反应开始时应先 (填“通CO”或“加热”),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为 。一氧化碳能还原金属氧化物,所以一氧化碳具有 。
(3)B处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
11.(7分)(2022·贵阳中考改编)金属材料的使用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金属冶炼。利用CO与Fe2O3的反应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金属材料的使用和保护。
①“贵州桥梁”闻名世界。桥梁建造中使用大量钢材作支架,钢是铁的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的 (填“大”或“小”)。
②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 。(写一条)
(3)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
①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锌粉和铁粉的混合固体中,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得结论: 。
②在上述实验中继续添加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微粒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为 (2分)时,可得结论:金属活动性Zn>Fe>Cu。
12.(10分)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人们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请在表中 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 。
(2)粉末状的铂能吸收大量氢气。从如图所示可获得的信息有 、 。
(3)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HCl→不反应、Y+H2SO4YSO4+H2↑、Z+X(NO3)2→不反应,则X、Y和Z三种金属活动性和(H)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
①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②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③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金、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5)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加入锌的质量为a克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加入锌的质量为b克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2分)
②当加入锌的质量为d克时,过滤得到固体,为验证固体的成分,做以下实验,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固体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 有气泡产生
13.(7分)(2022·铜仁中考)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的发现和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部分金属的发现历程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分析,金属的发现历程与金属的 有关。
(2)铝被广泛地应用,除了因为改进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降低,以及铝的密度小外,还由于铝的 性能好。
(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Fe>Cu>R
猜想二:Fe>R>Cu
猜想三: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分) 猜想二正确
【拓展与应用】为了回收利用金属,同学们将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的金属单质为 。
14.(3分)(2022·河北中考)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 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