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9 07:1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 )
A.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2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3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15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下列哪一事例, 不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A.用吸管吸牛奶 B.高压锅易煮熟食物
C.吸尘器吸灰尘 D.钢笔灌墨水
3.下列关于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B.在自然灾害的种类中,我国尤以地震灾害最为分布广
C.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
D.台风灾害对东南沿海各省影响最大
4.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 天下着蒙蒙细雨, 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
白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作出了如下分析, 其中正确的是( )
A.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下着蒙蒙细雨 ”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C.“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 ”,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
D.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 气压减小
5.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使用真空采血管,如图所示。使用时,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检查者的
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管的原因是( )
第 1 页(共 17 页)
A.由血压压入真空管 B.靠自身重力流入真空管
C.被真空管吸入真空管 D.空气把血液压入真空管
6.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如图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顺时针方向循环流动投 B.当用注射器向烧瓶内充气时, 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
C.通过纸飞机实验,可知风向是风向标箭尾所指的方向
D.用力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左推送气体,“潜水艇 ”做下沉运动
7.下列空气的对流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7 页)
A.
B.
C. D.
8.气象部门划分降雨的等级是根据( )
A.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 B.总降雨量的多少
C.降雨的时间长短 D.降雨形成的原因
9.下列现象主要由纬度因素造成的是( )
A.欧洲西海岸地区终年湿润的气候
B.澳洲东海岸降水多, 西海岸降水少
C.近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黑龙江冬季漫长寒冷,而海南岛终年如夏
10.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B.大气层能保护地球, 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11.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风总是从 A 口吹入 B 口吹出
B.风总是从 B 口吹入 A 口吹出
C.风总是从 A.B 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 A 口吹入, 有时从 B 口吹入
12.一群人结伴旅游,他们在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地区往往会感觉到最舒适( )
A.4 月日出前后的海南 B.8 月午后二点的西施故里诸暨
C.12 月午夜的吐鲁番 D.1 月晚上 10 点的北京
13.海南岛长夏无冬,而哈尔滨夏季短冬季长,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差异 D.季风影响
14.同学们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液体(密度为 ρ1 和 ρ2 )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
第 3 页(共 17 页)
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内上方都是真空, 两管内液柱高度 h1 、h2 之比为 4:5,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液体密度 ρ1、 ρ2 之比为 5:6
B.玻璃管内液体的质量之比为 3:2
C.玻璃管内液体的重力之比为 1:1
D.所测大气压的值之比为 4:5
二 、填空题(3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如图所示: A 地海拔 200 米, B、C 两地海拔 2200 米。则:
(1)若某时刻,B 地的气温为-5℃, 则理论上 A 地的温度为 ℃。
(2)B 和 C 两地相比较,降水较多的是 地。 (箭头指示为气流运动方向)
(3)影响 A.B 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16.把一根长约 10cm 左右的饮料吸管 A 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 B 的管口贴靠在 A 管的上 端,往 B 管中轻轻吹气, 会看到 A 管中液面 。这是因为 A 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使压 强 而造成的结果。
17.如图为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正受
(填“高 ”或“低 ”)气压控制,天气 (填“阴雨 ”或“晴朗干燥 ”),在代表风
向的 A.B.C.D 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第 4 页(共 17 页)
18.如图所示是高气压状况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
(1)近地面 A.B、C三地中, 地是高压区, 地是低压区。
(2)B点吹 风。
(3)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纬线上, 此时地球 A.B、C的地面处于夏季时,则 A点处
在 (填“陆地 ”或“海洋”)。
19.低气压控制的地方大气往往都呈 (“上升 ”或“下降”)状态,所以天气多为
(“晴朗 ”或“阴雨”)。而天气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大气的 层,其中人类的保护伞——
臭氧层,主要集中在大气的 层。
三 、实验题(1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0.根据“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如图甲所示,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 ”或 ”不变 ”)。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 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 将
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
是 。
第 5 页(共 17 页)
(2)移去酒精灯, 水停止沸腾, 请你写出一个不用加热就能使水重新沸腾的方
法: ,该方法的依据是 。
21.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 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她在瓶底与瓶 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
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 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的水, 留下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在 20 ℃
的恒温室内,用 40 ℃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 观察记录 1 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 没有气泡进入; 然后小孔只 进气泡、不滴水(如图丁) ﹔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
换用 25 ℃、30 ℃、35 ℃ 、45℃的湿毛巾重复实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
(1)瓶子倒置后, 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
(2)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 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结合装置滴水 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 A,B,C,D 四点, 其中 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
(3)【实验预测】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瓶子外部, 1 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 。
(4)【实践应用】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
大致规律分析, 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
四 、解答题(1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第 6 页(共 17 页)
22.如图是一根环形管, 管内注满水,水里有一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 A 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为什么
(2)根据此原理, 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
23.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 100℃以上。它省时高效, 深受
消费者欢迎。图甲为高压锅的构造, 图乙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像,气压每一格为 105Pa。
(1)若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 12 毫米 2,压在出气孔上的限压阀的质量为 84 克。通过计
算并对照图像说明, 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 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2)若要把这种高压锅销售到两藏地区, 在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的前提下, 用这种高压锅烧水
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你认为需要怎样改进
第 7 页(共 17 页)
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A
【解析】了解大气层的知识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 78.1%; 氧气占 20.9%;氢气占 0.93%; 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氦气、氖气、氪气、氙气和水蒸汽。大 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 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 1000 千米以上, 但没有 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
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故选 A.
2.B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A.用吸管吸牛奶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 则牛奶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口
中, 故 A 不合题意;
B.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的气压大于标准的大气压强, 因此里面水的沸点高于 100℃, 因此容易
煮熟食物, 故 B 符合题意;
C.吸尘器吸灰尘时, 内部的气压远远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灰尘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
吸尘器,故 C 不合题意;
D.钢笔灌墨水时,胶囊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强,于是墨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钢笔中,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B。
第 8 页(共 17 页)
3.B
【解析】“自然灾害 ”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 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 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 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
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 A.干旱和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
严重威胁.故 A 不符合题意.
B、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 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
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故 B 符合题意.
C、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 方, 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
局面.故 C 不符合题意.
D、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
的台风常发生在 5-10 月,尤以 7-8 月为多.
故选: B.
4.D
【解析】飞机的机翼横截面一般前端圆钝、后端尖锐, 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当等质量空气 同时通过机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时,会在机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时流速大, 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时流速较小,压强大,因而此时飞机会有一个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 由于升力的存在,使得飞机可以离开地面,在空中飞行。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
升力的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A.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不是利用浮力大于重力而加速上升的, 故
A 错误;
B.“下着蒙蒙细雨 ”描述的是当时的天气,故 B 错误;
第 9 页(共 17 页)
C.“窗外阳光明媚, 白云尽在脚下 ”,说明飞机进入了云层的上方,是大气层的平流层,故 C
错误;
D.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 气压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人体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会向外压迫耳膜,故耳朵感到疼, 故
D 正确。
故选 D。
5.A
【解析】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 也会对血管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血压,据此分析即可。
真空采血管内没有空气, 气压几乎为 0;当针头插入检查者的经脉时, 在人体血压的作用下,血
液由静脉流入真空管,完成采血工作,故 A 正确, 而 B、C、D 错误。
故选 A.
6.B
【解析】空气对流运动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潜水
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的方式实现沉浮的;
A. 在如图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逆时针方向循环流动,A 错误;
B.当用注射器向烧瓶内充气时, 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正确;
C.通过纸飞机实验, 可知风向是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 C 错误;
D.用力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左推送气体,气体将里面的压了出去,使得重力小于浮力,“潜水艇”
做上升运动;
故答案为: B.
7.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流现象的理解。
冷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冷空气下沉,而热空气受热膨胀, 密度较小,所以热空气上升;故 B 符合;
故答案为: B。
8.A
【解析】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第 10 页(共 17 页)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 并形成降水。
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的依据是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故选 A.
9.D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季风。洋流。地形、海陆位置、纬度等;
A. 欧洲西海岸地区终年湿润的气候是西风和洋流,故 A 错误;
B.澳洲东海岸降水多,西海岸降水少,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 B 错误;
C.近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是海陆位置造成的;
D.黑龙江冬季漫长寒冷, 而海南岛终年如夏, 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 D.
10.A
【解析】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 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大气层还像一件外衣, 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 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 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因此,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 1000 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 5000 千米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 500 千米;对 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 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 17~18 千米。对流 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 烈的对流运动;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 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 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云(cloud)、雨(rain)、雪(snow)、雷电等主要的天 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
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A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云(cloud)、雨(rain)、雪
第 11 页(共 17 页)
(snow)、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A 错误;
B 大气层是还像一件外衣,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
撞击, B 正确;
C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 正确;
D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故答案为: A.
11.B
【解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两个洞口的气压大小,然后根据“空气总是从压强大的
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 ”确定气流方向。
根据图片可知,B 洞口为平面,A 洞口为曲面,当空气从两个洞口经过时,再 A 口流速大压强小,
在 B 口流速小压强大,因此风从 B 洞口流向 A 洞口,故 B 正确,而 A.C、D 错误。
故选 B。
12.A
【解析】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转换成同等之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
湿度的综合影响。
A.海南日出前后的温度约为 17--20℃左右, 与体温相差最近, 感觉是最舒适的; 故 A 正确;
B.8 月午后二点的西施故事里温度约 40℃左右, 会感觉很热; 故 B 不
正确;
C.12 月午夜的吐鲁番温度接近 0℃感觉比较冷; 故 C 不正确;
D.1 月晚上 10 点的北京温度在零下,感觉比较冷;故 D 不正确;
故答案为:A.
13.A
【解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
因素。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
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
第 12 页(共 17 页)
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 气温越高;纬度越高, 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 原因。我国南北跨纬度近 50 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南北差异大,所以海南岛长
夏无冬,哈尔滨夏季短冬季长。
故答案为: A
14.C
【解析】(1)同一地点, 同一时间的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2)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静止时,液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根据公式 p=ρ 液 gh 结合液
柱高度之比计算液体密度之比;
(3)液柱产生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 G=F=pS 计算出液体的重力之比, 进而得到它们
的质量之比。
同一地点的大气压强相等,因此两种液体测得的大气压的值之比为 1:1,故 D 错误;
两种液体的液柱产生的压强都等于大气压强, 即 p1=p2;根据公式 p=ρ 液 gh 得到: ρ1gh1=ρ2gh2,
解得: ρ1 : ρ2=5:4,故 A 错误;
玻璃管的横截面积相等, 两种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 G=F=pS 可知,玻璃管内液体的重 力相等,即重力之比为 1:1;根据公式 G=mg 可知,玻璃管内液体的质量之比为 1:1,故 B 错误,
而 C 正确。
故选 C。
二 、填空题(30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1)7
(2)B
(3)地形因素
【解析】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地面高度的计算常用方法。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某点
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两地海拔之差, A 地与 B 地的相对高度即为 B 地的海拔减去 A 地的海拔。海拔每
升高 1000 米, 气温约下降 6℃。
从气流运动的方向来看 A,B 两地位于迎风坡,C 地位于背风坡,B 地与 C 地相比,降水丰富,气 第 13 页(共 17 页)
温无差异。
(1)若某时刻, B 地的气温为-5℃,则理论上 A 地的温度为-5℃+(2200-200) ×6℃=7℃。
(2)B 地位于迎风坡,C 地位于背风坡,B 地与 C 地相比, B 地降水丰富。
(3)影响 A.B 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16.上升; 降低
【解析】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
当向 B 管吹气时,A 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 压强减小, A 管下方压强不变, A 管内的液体 受到向上的压强大, 液面上升; 这是因为 A 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 使压强降低而造成的结果。
故答案为: 上升;降低
17.高;晴朗干燥; B
【解析】一般高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温度变高, 不容易凝结,形成少雨的天气。低压带控
制下 盛行上升气流,温度降低, 水汽凝结,容易形成降水天气 ,据此解题即可。
如图为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甲地正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气压高低的 差异, 形成了由高气压向低气压吹的风, 因此在代表风向的 A.B.C.D 四个箭头中, 正确的是 B。
故答案为: 高; 晴朗干燥;B
18.(1)A;C
(2)偏东
(3)海洋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等压面的相关知识点;
(1)在近地面根据等压面的特点可知,等压面越凸的地方,气压越高, 反之,等压面越凹的地
方,气压越低, 所以 A 地是高压区, C 地是低压区;故答案为:A;C;
(2)气流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地区,所以是从 A 流向 C,即风是从 A 吹向 C,则 B 点是偏东风;
故答案为: 偏东风;
(3)A 点处在低气压区,则温度相对较低; 同为夏季 ABC 三点,A 点气温较低,说明 A 点是海洋,
夏季海洋温度相对较低些;故答案为:海洋;
故答案为:(1)A;C;(2)偏东风;(3)海洋。
第 14 页(共 17 页)
19.上升; 阴雨;对流层;平流层
【解析】地面上高气压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地区往往是阴雨天,且空气会从高气压地 区向低气压地区流动,所以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周围的高气压会向中心低气压区域流动,形成上 升气流。我们平时生活的区域是对流层,也是天气变化形成的区域,其上方的平流层基本没有空
气流动,是臭氧层的所在地。
在低气压控制的区域周围高气压会向中心的低气压流动, 形成上升气流,水汽在上升的过程冷却
凝结才容易成云致雨 ,大气层的天气变化集中在对流层, 臭氧层在平流层。
答案为:上升; 阴雨;对流层; 平流层。
三 、实验题(16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0.(1)不变;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2)用冷水浇瓶底;冷却使得瓶内气压变小, 沸点降低
【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水在沸腾时的特点以及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1)水在沸腾过程中, 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 在瓶口水蒸气遇冷 液化; 待水沸腾后, 移去酒精灯,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 停止沸腾的水重新
沸腾 ,此实验说明 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根据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当气压降低时,水多沸点也跟着降低,所以我们可以 用冷水浇瓶
底 ,依据是 冷却使得瓶内气压变小,沸点降低 。
故答案为:(1)不变; 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2) 用冷水浇瓶底 ; 冷却使得瓶内气压变
小,沸点降低 。
21.(1)压力(压强)
(2)B
(3)瓶内先进气泡,然后向外滴水
(4)一天中气温升高时,装置向外滴水, 气温下降或不变时, 不对外滴水
【解析】在开放的环境下 , 温度越高气压越低。 在密闭环境下(体积不变),温度越高气压越 高。 气压大小与高度、温度等条件有关。 一般随高度增大而减小。 在水平方向上 , 大气压
的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 表示气压的单位 , 习惯上常用水银柱高度。 在液体容器底、内壁、
内部中 , 由液体本身的重力而形成的压强称为液体压强 , 简称液压。
第 15 页(共 17 页)
(1)瓶子倒置后 , 瓶内液体重力作用在瓶盖上 , 而力作用一定面积上的作用效果是压强。
(2)该装置是通过气压的改变来实现自动滴水的 , 当瓶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时 , 气压增 大 , 大于外界气压 , 则水会流出平外 , 在 A 点流水速度最大 , 即瓶内压强最大 , 温度 最高;而后毛巾的温度和瓶内气体温度均会降低 , 导致压强减小,则流水逐渐减小 , 在瓶内 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 , 则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瓶内会进气 , 从而逐渐增加瓶内的气体 , 即
气压也会增大 , 最终平衡。
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 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结合装置滴水的原
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 , 分析 A , B , C , D 四点 , 其中 B 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
(3)使用低温毛巾时 , 则瓶内气体的热量会传递给毛巾 , 从而导致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即压 强减小 , 小于外界气压 , 瓶内会先进气泡;一段时间后瓶内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 导致压
强增大 , 则会向外滴水;
(4)温度升高时 , 瓶内气压增大 , 开始滴水 , 当温度下降或者相等时,瓶内气压小于或等
于外界气压,则不滴水;
四 、解答题(1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1)解: 向左运动。因为当在 A 处加热时,此处水温升高,热水向上运动, 形成对流现象,
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解: 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流垂直下降,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
更有利于对流运动, 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解析】对流运动的规律是:热空气密度(低),向(上)运动; 而上方空气温度低(就是冷空气), 密度(高)下沉, 形成对流。 空气对流原理: 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 受热的空气膨胀上 升, 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是一种冷热不均引
起的大气运动。
(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 A 处加热时, 此处水温升高,热水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
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 热气流垂直上升, 而冷气流垂直下降, 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 更有利
第 16 页(共 17 页)
于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23.(1)安全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力:
F=G=mg=84×10-3kg×10N/kg=0.84N.
s=12mm2=12×10-6m2,
安全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 p= = =7×104Pa, 锅内气压:
p′=1×105Pa+0.7×105Pa=1.7×105Pa. 从沸点-气压图象上得出高压锅内温度: t=116℃ .
答:最高温度大约是 116℃。
(2)可以增加限压阀的质量来增大锅内气压, 提高沸点.
【解析】(1)高压锅的原理:高压锅密封好,水沸腾时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容易煮熟食物; (2)知道安全阀的质量,可以求安全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力, 再利用压强公式求安全阀对出气
孔产生的压强, 加上外界大气压,得出锅内气压, 从沸点-气压图象上得出高压锅内最高温度;
第 17 页(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