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素养导学
唯物史观:通过对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明白不同国家的基本国情不同,在面对危机时选择解决危机的手段也不同。 时空观念: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美国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德国、日本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比较这两种途径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不同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意大利、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的相关史实,明确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2.建立: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3.内外政策: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
4.对外扩张: 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煽动复仇情绪,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2.政权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他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暴行:
(1)对内独裁统治: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并乘机解散了工会;加强思想控制,焚烧大量的进步书籍;迫害、屠杀犹太人。
(2)对外侵略扩张: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背景 (1)1927年,日本内阁提出先夺取“满蒙”,再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 (2)受经济大危机的重创,日本国内外矛盾激化,出现了法西斯组织
对外 扩张 (1)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2)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地区 (3)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形成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扩军 备战 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了《国策基准》,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
【史料实证——两面的法西斯】
(1)第一组图片中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是哪一个国家 (2分)依据第一组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概括说明法西斯统治的特征。(2分)
答:意大利。
特征: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2)法西斯国家竭力宣传第二组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2分)两组照片所呈现的法西斯形象截然不同,由此你认为照片是否能作为认识历史的可靠证据 简要解释你的观点。(2分)
答:目的:美化法西斯的统治。
观点:照片可以作为认识历史的证据,但是不能单纯依据照片作为认识历史的唯一证据,照片属于个人记录行为,有时候会客观记录历史事件,有时候会带有主观性和欺骗性,要结合史实和其他材料判断分析。
【家国情怀——勇敢的谢罪】
材料一 1970年12月7日,西德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代表德国人民向被纳粹德国屠杀的受害者们谢罪。有报纸评论说:“这一跪,使德国真正地站了起来。”
材料二 德国政府已认定,凡1940年7月至1942年11月居住在阿尔及利亚的犹太人,满足一定条件,如受过纳粹迫害,均可申请领取赔偿。
(3)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现代德国与纳粹德国对待犹太人有什么不同。(4分)
答:①纳粹德国歧视犹太人,疯狂迫害犹太人。
②现代德国敢于反思历史,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对大屠杀幸存者进行赔付。
(4)当前世界局部地区仍然动荡不安,冲突时有发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结合所学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各类国际矛盾与冲突 (2分)
答:正视历史,用谈判方式解决国际矛盾;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历史解释
法西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首创法西斯政党。现代法西斯专政,是指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对外则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
易错易混
1.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德国在1933年走上法西斯道路;日本在1936年走上法西斯道路。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意大利。
2.德、日是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意大利在经济大危机之前已经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思维构建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意大利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资本主义在意大利的形成与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南部、岛屿和农村地区都还处于封建残余桎梏下的情况,是法西斯得以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首要因素。”该学者认为意大利法西斯的兴起是 (B)
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B.源于其经济和政治的落后
C.经济大危机下的产物
D.源于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
2.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说:“我们决不会不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就是如果在牺牲一个被侵略的国家的情况下向一个已被谴责为侵略者的国家致送报酬,那么其他爱好和平的弱国或小国的安全也将发生疑问。”材料中“已被谴责为侵略者的国家”应该是 (B)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英国
3.(2022·南充中考)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纳粹主义强调种族优越论,违背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的理念。下列史实中最能体现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及德国法西斯政权反人类罪行的是(A)
A.残酷迫害和屠杀大量犹太人
B.纳粹党煽动复仇情绪
C.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D.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
4.1932年,德国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1933年,就任总理后的希特勒,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国会中的第二大党——德国共产党。接着,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这表明,纳粹党对内(A)
A.实行独裁统治 B.积极扩军备战
C.完善民主制度 D.实行种族主义政策
5.(2023·江门蓬江开学考)示意图能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中“ ”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C)
A.实施五年计划 B.开展工业建设
C.对外侵略扩张 D.推行“以工代赈”
6. (2022·佛山禅城模拟)如图是发表于1935年的一幅政治漫画。漫画中象征国联的女子,试图以一臂之力将“战争”怪兽关在笼子里。该漫画旨在 (A)
A.表达对国际局势恶化的担忧
B.呼吁建立国际政治的新秩序
C.谴责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屠杀人民
D.揭露德国法西斯残酷迫害犹太人
7.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是发表于1939年4月的一幅由英国人创作的漫画《德国永远不会被包围》。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D)
A.德国全面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B.德国避免了经济危机的打击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打击德国
D.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
8.(2023·湛江雷州期末)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一些国家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 (C)
A.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和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B.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和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
C.1933年希特勒上台和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D.1933年希特勒上台和1936年日本制定《国策基准》
9.1936年日本《国策基准》提出:“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A.反映了日本对抗美国的扩张计划
B.《国策基准》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日本开始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D.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目标高度一致
10.“法西斯主义”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
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
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11.(2022·汕尾模拟)1922年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6年建立法西斯专政;1933年希特勒解散国会,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由此推断,德意日法西斯共同点不包括 (A)
A.实行种族灭绝 B.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积极扩军备战 D.对外推行侵略扩张
12.如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C)
项目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1.5 5.7 9.1 23.5 14.5 28.2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
(1)图一反映的“1929年大崩盘”指的是哪一事件 (2分)它最早爆发于哪个国家 (2分)
答:1929年爆发经济危机。美国。
(2)面对图一中的空前灾难,图二人物力挽狂澜,把国家从危机的深渊里解救出来,他是谁 (2分)他是怎样解救国家的 (2分)
答: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图三人物在图一反映的这次大崩盘中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2分)还有哪个国家作出了和他一样的选择 (2分)这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答: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日本。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材料二 1938年11月9日晚,德国纳粹分子袭击德国犹太人,近百名犹太人被杀,3万人被捕,约7 500家犹太人商店被洗劫一空,近200座犹太教堂被焚毁,散落一地的玻璃碎片在月光下如水晶般发光,这就是著名的“水晶之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更是将反犹运动推到惨绝人寰的地步。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极端民族主义有什么危害。(4分)
答:极端民族主义进一步激化,加剧了局部地区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成为危害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的潜在的最大不安定因素。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素养导学
唯物史观:通过对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明白不同国家的基本国情不同,在面对危机时选择解决危机的手段也不同。 时空观念: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美国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德国、日本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比较这两种途径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不同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意大利、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的相关史实,明确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2.建立: 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3.内外政策:对内实行 ; 对外醉心于 。
4.对外扩张: 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 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沉重打击了德国,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煽动复仇情绪,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2.政权建立:1933年, 出任德国总理。不久,他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战争策源地形成。
3.暴行:
(1)对内独裁统治:利用“ ”,打击德国共产党,并乘机解散了工会;加强 控制,焚烧大量的进步书籍;迫害、屠杀 。
(2)对外侵略扩张: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 ;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背景 (1)1927年,日本内阁提出先夺取“满蒙”,再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 (2)受 的重创,日本国内外矛盾激化,出现了 组织
对外 扩张 (1)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 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2)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的 ,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地区 (3)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形成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 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扩军 备战 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了《 》,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
【史料实证——两面的法西斯】
(1)第一组图片中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是哪一个国家 (2分)依据第一组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概括说明法西斯统治的特征。(2分)
(2)法西斯国家竭力宣传第二组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2分)两组照片所呈现的法西斯形象截然不同,由此你认为照片是否能作为认识历史的可靠证据 简要解释你的观点。(2分)
【家国情怀——勇敢的谢罪】
材料一 1970年12月7日,西德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代表德国人民向被纳粹德国屠杀的受害者们谢罪。有报纸评论说:“这一跪,使德国真正地站了起来。”
材料二 德国政府已认定,凡1940年7月至1942年11月居住在阿尔及利亚的犹太人,满足一定条件,如受过纳粹迫害,均可申请领取赔偿。
(3)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现代德国与纳粹德国对待犹太人有什么不同。(4分)
(4)当前世界局部地区仍然动荡不安,冲突时有发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结合所学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各类国际矛盾与冲突 (2分)
历史解释
法西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首创法西斯政党。现代法西斯专政,是指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对外则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
易错易混
1.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德国在1933年走上法西斯道路;日本在1936年走上法西斯道路。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意大利。
2.德、日是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意大利在经济大危机之前已经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思维构建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意大利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资本主义在意大利的形成与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南部、岛屿和农村地区都还处于封建残余桎梏下的情况,是法西斯得以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首要因素。”该学者认为意大利法西斯的兴起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B.源于其经济和政治的落后
C.经济大危机下的产物
D.源于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
2.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说:“我们决不会不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就是如果在牺牲一个被侵略的国家的情况下向一个已被谴责为侵略者的国家致送报酬,那么其他爱好和平的弱国或小国的安全也将发生疑问。”材料中“已被谴责为侵略者的国家”应该是 (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英国
3.(2022·南充中考)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纳粹主义强调种族优越论,违背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的理念。下列史实中最能体现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及德国法西斯政权反人类罪行的是( )
A.残酷迫害和屠杀大量犹太人
B.纳粹党煽动复仇情绪
C.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D.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
4.1932年,德国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1933年,就任总理后的希特勒,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国会中的第二大党——德国共产党。接着,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这表明,纳粹党对内( )
A.实行独裁统治 B.积极扩军备战
C.完善民主制度 D.实行种族主义政策
5.(2023·江门蓬江开学考)示意图能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中“ ”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 )
A.实施五年计划 B.开展工业建设
C.对外侵略扩张 D.推行“以工代赈”
6. (2022·佛山禅城模拟)如图是发表于1935年的一幅政治漫画。漫画中象征国联的女子,试图以一臂之力将“战争”怪兽关在笼子里。该漫画旨在 ( )
A.表达对国际局势恶化的担忧
B.呼吁建立国际政治的新秩序
C.谴责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屠杀人民
D.揭露德国法西斯残酷迫害犹太人
7.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是发表于1939年4月的一幅由英国人创作的漫画《德国永远不会被包围》。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 )
A.德国全面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B.德国避免了经济危机的打击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打击德国
D.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
8.(2023·湛江雷州期末)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一些国家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 ( )
A.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和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B.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和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
C.1933年希特勒上台和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D.1933年希特勒上台和1936年日本制定《国策基准》
9.1936年日本《国策基准》提出:“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日本对抗美国的扩张计划
B.《国策基准》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日本开始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D.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目标高度一致
10.“法西斯主义”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
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
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11.(2022·汕尾模拟)1922年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6年建立法西斯专政;1933年希特勒解散国会,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由此推断,德意日法西斯共同点不包括 ( )
A.实行种族灭绝 B.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C.积极扩军备战 D.对外推行侵略扩张
12.如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 )
项目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1.5 5.7 9.1 23.5 14.5 28.2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
(1)图一反映的“1929年大崩盘”指的是哪一事件 (2分)它最早爆发于哪个国家 (2分)
(2)面对图一中的空前灾难,图二人物力挽狂澜,把国家从危机的深渊里解救出来,他是谁 (2分)他是怎样解救国家的 (2分)
(3)图三人物在图一反映的这次大崩盘中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2分)还有哪个国家作出了和他一样的选择 (2分)这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材料二 1938年11月9日晚,德国纳粹分子袭击德国犹太人,近百名犹太人被杀,3万人被捕,约7 500家犹太人商店被洗劫一空,近200座犹太教堂被焚毁,散落一地的玻璃碎片在月光下如水晶般发光,这就是著名的“水晶之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更是将反犹运动推到惨绝人寰的地步。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极端民族主义有什么危害。(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