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14-2015(上)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10分)
(1)吴楚东南坼, 【1】 。
(2)细草微风岸, 【2】 。
(3) 【3】 ,月涌大江流。
(4) 【4】 ,各自东西南北流。
(5)心非木石岂无感? 【5】 。
(6) 【6】 ,长使英雄泪满襟。
(7) 【7】 ,千载谁堪伯仲间。
(8)映阶碧草自春色, 【8】 。
(9)塞上长城空自许, 【9】 。
(10)卧龙跃马终黄土, 【10】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万夫雄打虎传??? 泾川有万姓字夫雄者,少负膂力,以拳勇称,初亦未尝事田猎也。一日,与夙所莫逆尔汝昆季范姓友,早行深山中。忽林莽出巨虎,搏范以去。范号曰:“万夫雄救我!救我!”万亦茫然不知所措,遂撼大树拔之,怒持树往追。经里许,震天一呼,虎为逡巡退步者三,范得以脱。因梃击虎,中其项。虎负狰狞欲迎斗,然项痛,竞不能举。万乘势一再击之,虎毙矣。母虎暨虎子相寻至。万度不能中止,且却且前,又奋鼓生平之勇,纵送格扑,而二虎复相继而毙于其手。??? 嗟乎!万夫雄一乡野鄙人耳,素不识《诗》《书》为何物,亦不识交道为何事,而仓卒间不忍负异姓兄弟之意,卒毙三虎以救其友,其义岂不甚伟?万夫雄亦诚烈丈夫哉!余尝见世之聚首而处者,交同手足之亲,谊比金石之固,设有缓急,即蜂虿微毒,不致贻祸杀人,当其纷纷未定之时,虽夙昔周旋,密迩徒辈,靡不潜迹匿形,鸟飞云散,悄然而不一顾焉。其视万夫雄为何如也????? 或云:“一人而毙三虎,颇似不经,殆属乌有子虚之谈。”噫!诚有之矣!家九宣从泾川来,为余述其事最奇。亦曾亲见其人,短小精悍。与之语,意气慷慨,须眉状貌,殊磊砢不凡,飞扬跋扈,犹可想望其打虎时英风至今谰飒云。盖义愤所激,至勇生焉;即后亦不自知其何以至此也。从古忠孝节义,蹈水赴火,为人之所不能为,并为人之所不敢为,往往以蚩愚诚朴而得之。万夫雄有焉。??? 南村野史曰:余友苍略氏,闻其事而异之,太息曰:“士亦视所托身为贵耳!得交万夫雄,其人虽陷入虎口,猛虎不能害也。甚矣,人固不可无义烈男子以为之友哉!”??? (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辑)??? 【注】①磊砢:形容仪态豪放洒脱。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1】 (3分)? A.初亦未尝事田猎也??? 田:耕作? B.忽林莽出巨虎,搏范以去??? 搏:捕捉? C.万度不能中止,且却且前??? 度:估计? D.仓卒间不忍负异姓兄弟之意??? 负:辜负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万夫雄“义愤所激,至勇生焉”的一组是 【12】 (3分)? ①少负膂力,以拳勇称? ②遂撼大树拔之,怒持树往追? ③虎负狰狞欲迎斗,然项痛,竟不能举? ④卒毙三虎以救其友? ⑤万夫雄亦诚烈丈夫哉? ⑥人固不可无义烈男子以为之友哉?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④⑤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3】 (3分)??? A.面对朋友身陷虎口的危急情况,万夫雄一时也不知所措,但最终还是勇敢地冲上前去,连毙三虎,使朋友虎口脱身。??? B.作者对万夫雄救朋友的义举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世人对手足之情、金石之谊的珍惜,同时也批判了那些不能急朋友之难的人。??? C.作者讲到家九宣曾向他描述过万夫雄打虎的事迹,同时家九宣还与万夫雄有过直接接触,这有助于证实万夫雄打虎事迹的真实性。??? D.从古到今,忠孝节义之人,赴汤蹈火,做别人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常常因为愚拙朴实而能达得到,万夫雄就有这样的秉性。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虎为逡巡退步者三,范得以脱。(3分) 【14】 ??? (2)其视万夫雄为何如也?(3分) 【15】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6.(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www-2-1-cnjy-com
【16】
(2).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3分)
【17】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9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3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18】 (5分)
A、关羽归附曹操后,曹操曾让他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但关羽却秉烛于门外,对待二位夫人很恭敬。后来曹操又以厚礼重金宝马相赠,但关羽拒收一切东西。
B.袁绍见刘备驻扎汝南不回,大怒,想派兵讨伐。谋士郭图劝他,刘备还不足为患,曹操才是劲敌,不可不除,劝他与江东孙策合力,攻打曹操。【版权所有:21教育】
C、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到相府辞别曹操,曹操挂避客牌,张辽也托病不出,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书信,并将曹操所赠金银封在库中,分毫未动,又把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关羽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刘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D、为了征讨曹操制造舆论,袁绍让才子陈琳写了一篇檄文,历数曹家几代人的罪名,痛快淋漓。檄文到了曹操手里,曹操惊出一身冷汗,大骂写檄文之人。后来袁绍兵败,陈琳为曹操所俘,曹操终杀了陈琳,出了这口恶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E、袁绍得知曹操封孙权为将军,结为外应,怒而起兵,对峙官渡,曹操兵弱粮少,一度欲回许昌,谋士荀彧劝曹操与袁绍相持,使袁军轻敌,内部不和,再出奇制胜,其后曹操又纳许攸之言,并依计烧了袁军的军粮。8.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三选做二题)(8分)??①?、 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翅飞箭到时??。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请问此诗赞的是何人?何事?请叙述。?②、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21*cnjy*com
曹操因为何事请刘备入府?刘备入府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③、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宏钟,立于帐前。
愿斩华雄的人是谁?谁站出来反对?后来怎么样?
(1)选做(?? )题??? 答: 【19】 (2)选做(?? )题??? 答: 【20】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注]①运:转。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1】 (3分)
A.从选段看,孟子是反对攻伐燕国的,他认为会造成“水益深,火益热”的后果。
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欢迎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
C.孟子以为是否攻打燕国应该看燕国人民的态度,做事情要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
D.文中举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宣王的问题。
(2)结合下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
【22】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三、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阕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2·1·c·n·j·y
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 《人民日报》评论部 ①市场里向你讨要手中空饮料瓶的阿婆,道路上堵在你旁边开面包车的中年男人,公共汽车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年轻学生……他们如此平凡,即便擦肩而过,你可能也从未留意。 ②但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们,让寻常的人生展示另一个向度,为躁动的时代开辟另一种可能:她可能是在18个路人漠然经过后救起受伤女童的陈贤妹,他可能是哥哥遭遇车祸后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 ③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这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④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了“体面的工作”,选择帮助麻风病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我们看到,“伟大”、“尊严”、“价值”这些词汇依然熠熠生光,吸引着高贵的心灵。 ⑤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精神的能量也从未衰减。面对乡村文化的衰落,硕士毕业生李英强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开办乡村图书馆。从丰盈乡村孩子们的人生,到充实参与志愿者的内心,立人图书馆构筑的,还有一个叫“精神”的港湾,这里有一种更快乐、更纯粹也更美好的生活。 ⑥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永恒地存在于人性中向善、向上的力量。山东青岛的“微尘”,是无数不愿留名的捐赠者共同的署名;靠140字发起的“免费午餐”,源于一个又一个3元的“微善行”。即便是当前的春运,32亿人次舟车劳顿,不就是为了物质之外的精神慰藉吗? ⑦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你或许从司占杰的故事中反思自己人生的贫瘠,甚至你或许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期望一次转发能带来奇迹……这些,不也都标注着心灵成长的空间和路径吗? ⑧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中更有市场。正因此,我们能理解一些人在衡量种种语境、预设种种想象之后的“现实选择”;也正因此,我们更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当怀疑、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当“负”的力量驱动社会前行,我们同样需要“正”的力量,同样需要对真与善、对精神与心灵的毫无保留的赞美和颂扬。这种力量和赞美将支撑着我们的心灵,向着更蓬勃、更饱满、更崇高不断生长。 (选自2012 年l 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 .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3】 (3分) A .从陈贤妹、司占杰、信义兄弟、李英强等人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 B .从司占杰故事中反思白己,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标注着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 C. 市场经济时代,金钱与道德、物质与精神产生冲突,“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 D .文章列举一些正面事例,意在强调这个面临道德困境的时代需要赞美和颂扬来自民间的正面力量。 11 .支持我们“心灵成长”的是怎样的人?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2 分) 【24】 12 . “寻常的人生”有哪两个向度?文章提倡哪个向度?为什么?( 3分) 【25】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13分)
选择????(武献卫)
????海啸来的毫无征兆。
????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410?名囚犯,其中还有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 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 ……” 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 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 ”“ 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 ” 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 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越货吗? ” 说完,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 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 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 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 ”
????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 哐当 ” 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
????海啸过后,当初被放走的犯人回来自首了,他们被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鲁米斯带上沉重的镣铐被关押进四号囚室。“没有一个死囚会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 监狱长海尔默 “哐当 ” 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21教育网
????鲁米斯私自放走?85?名死囚,将在监狱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
????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振奋。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 “ 我们是来自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高尚的人! ”??????????
??????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海尔默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位犯人,如果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 ,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 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 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
??????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被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83名死囚在牢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号囚室。21·cn·jy·com
??????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
???????????????????????????????????????????????????????????(选自《小说选刊》)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26】 (5分)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去监狱?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
B.小说以毫无征兆的海啸来临后,鲁米斯的放囚行为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展开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www.21-cn-jy.com
C.行刑前监狱广场的环境描写和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的外貌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临死前的紧张和绝望心理。
D.小说运用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21cnjy.com
E.死囚犯在鲁米斯将被绞死的关键时刻一个个走向刑场,出来自首,证明了主人公 “信任是相互的”这一信念的正确性。 21*cnjy*com
14.小说以“选择”为题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答:?????????????????????????【27】??????????????????????????
15.“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被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鲁米斯差点被绞死,他为什么还“目光坚毅 ”?人群里为什么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4分)
答:??????????????????????????【28】?????????????????????????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6. “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与这一上联对仗最工整的下联是 【29】 (2分)???
????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时间”为开头,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2分)【来源:21cnj*y.co*m】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
(1)????????????【30】???? (2)?????????????【31】????????????????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2013年3月8日,某风景区举行“传递正能量,孝心大接力”感恩活动,景区大门口竖起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写有“你给父母磕头表谢意,我免全家门票作奖励”等字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日下午6时,共有97家、450多名晚辈给长辈磕头,获得免门票奖励。???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32】
五、写作(70分)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裙子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14-2015(上)高二语文期末考答案
(仅供参考,请备课组评卷前务必再研讨校对)
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10分)
(1)乾坤日月浮 (2)危樯独夜舟 (3)星垂平野阔 (4)泻水置平地
(5)吞声踯躅不敢言 (6)出师未捷身先死 (7)出师一表真名世(8)隔叶黄鹂空好音[来
(9)镜中衰鬓已先斑 (10)人事音书漫寂寥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A(田,同“畋”,狩猎。)( 3分)
3、D :③是写老虎的表现,⑥是写交义烈之友的重要性,这两句均与“万夫雄”无关。而①写万夫雄年少勇武的样子,与“义愤所激”的前提无关。( 3分) 2-1-c-n-j-y
4、B肯定了世人对手足之情、金石之谊的珍惜”有误 ( 3分)
5、(1) ( 3分)老虎被(万夫雄的吼声震慑得)徘徊不前,多次后退,范才能够逃脱。(本句的主要得分点有:为,表被动,1分;逡巡,因有顾虑而徘徊不前,1分;三,表泛指,意为“多次”,1分)(2) ( 3分)他们和万夫雄相比又怎么样呢?(本句的主要得分点有:视,比照,1分;何如,如何,怎么样,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泾川有一个姓万字夫雄的人,年少有力,以勇武著称,不曾干过打猎之类的事。有一天,和向来称兄道弟的莫逆之交、一个姓范的朋友,一早行走在深山中。突然,森林中跑出一只大老虎,捉了范就跑。范大声喊叫:“万夫雄救我!救我!”一时间,万夫雄一片茫然,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就晃动一裸大树把它拔了起来,抱着树愤怒地往老虎那儿追赶。跑了一里左右,万夫雄大吼一声,震天动地,老虎被万夫雄的吼声震慑得排徊不前,多次后退,范才能够逃脱。万夫雄趁机用树击打老虎,打中了它的脖子。老虎仗着自己凶猛,想要去跟万夫雄争斗,但是脖子剧痛,竟然不能抬起来。万夫雄趁机又打了它一下,老虎便死了。不久,母虎和小虎找了过来。万夫雄佑计这场搏斗尚无法停下,便忽进忽退,鼓足生平所有的勇力,来回搏击,两只老虎相继也死在了他的手中.【出处:21教育名师】
真是令人感慨啊!万夫雄仅是一个乡下的粗人,从来不知道《诗》 《书》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人际关系是怎么回事,但在事发突然的时候不忍心辜负异姓兄弟的心意,最终杀了三只老虎救了他的朋友,他的精神不是很伟大吗?万夫雄确实是一个大丈夫啊!我曾经见过世间亲密相处的人,情同手足,情谊跟金石一样坚固,但如果有一些急事,即使仅仅是一些好比蜜蜂虿蛰的小事,不至于带来祸患要人性命之类的,当一切都还没有定下结果的时候,即使是整日周旋在一起的亲近之人,没有不销声匿迹,鸟飞云散,悄悄离开连回头看一眼都不看的,他们和万夫雄相比又怎么样呢?
有人说:“一人打死三只老虎,似乎很不合理,大概属于子虚乌有的事。”嗯!确实有这样的事啊!家九宣从泾川来这,给我讲述这件事最精彩。他也曾亲见万夫雄,矮小精壮。和他种天,意气风发,须眉仪态,磊落不凡,神采飞扬,从他依旧如飒爽秋风一般的风姿,还可以想象当年打虎时的风采。万夫雄大概是被义气所激励,生出极大的勇气,此后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境地。从古到今,忠孝节义之人,赴汤蹈火,做别人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常常因为愚拙朴实而能达得到,万夫雄就有这样的秉性。
南村野史说,我的朋友苍略氏,听到他的事而觉得奇特,感慨道:“读书人也应该把托身于怎样的朋友看得很重要!能够与万夫雄交朋友的人,即使身陷虎口,猛虎也不能伤害他。人本来就不可以没有重义刚直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啊,这多么重要啊。”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1).描写的是一幅南宋时,江淮一带战乱后农村的残破景象。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开着。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人烟稀少;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3分)
(2).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农村带来破坏的痛心,对百姓的同情,对侵敌的仇恨,对战争的厌恶。(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9分)7.A D (全对5分,对一题3分)
8、(三选二,每题4分,共8分)?①?、赞吕布,辕门射戟。袁术派纪灵领兵驻扎沛县东南,欲擒刘备,而事先又遣人送粮食给吕布,让吕布不要帮助刘备。刘备修书请吕布解围,吕布知帮助袁术不利于自己,但碍于送粮之面,便在辕门设宴和解。纪灵和张飞斗气,吕布大怒,令左右树戟于150步辕门外,若一箭中戟小枝,两家罢兵;若不中,各自安排厮杀;不从其言者,并力拒之。吕布果中,双发罢兵。21·世纪*教育网
②、曹操见园中梅子青青,想起征张绣时望梅止渴的事,便请刘备到园中煮青梅喝酒,席间纵论天下豪杰,想借此试探刘备心机。刘备列举袁绍、孙策等人,都被曹操否定。当曹操说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与自己时,刘备惊得手中筷子掉在地上,这时恰逢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赶紧以怕雷为借口掩饰惊慌,打消曹操的疑虑。
③、关羽。袁术嫌他地位低微,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斟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酒未凉他就提来了华雄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1) A(孟子并不反对,而是认为应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如果不能使百姓“避水火”反而“水益深,火益热”,就会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
(2)示例:孔子和孟子战争观的立论基础是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原则(1分)。不同:孔子希望用“仁义”代替战争,“足食”、“足兵”和“民信”,三件为政大事,孔子毫不犹豫地主张 “去兵”,其对战争暴力的警惕和不认同态度于此可见(1分);孟子认为进行战争的起点和支点是 “仁政”,只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使百姓远“避水火”,就可以攻伐(1分)。(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三、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阕读(8分)
10 .(3 分)C【解析】根据第⑧段,作者的观点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中更有市场。并无“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这一说法。本题任意扩大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11 . ( 2 分)保持着纯真良知、践行最质朴信仰的最普通的人。 12 . ( 3分) 【要点】 一个向度是:物质、金钱的多少。“另一个向度”是:精神、道德的高低。文章提倡的是“另一个向度”。因为,对物质、金钱的追求,文章只是表示可以理解,而对情神、道德的追求,则主张要“毫无保留”地赞美和颂扬。(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13、AC (5分)14、①“选择”是贯穿小说的线索,故事由鲁米斯选择放死囚而起,由死囚选择回来自首而终。②通过不同人物的选择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小说主题。(4分)
15、第一问:①他坚信在海啸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放走死刑犯的做法是对的,即使被绞死也不后悔;②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不论什么人,当你把真正的信任给了他,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第二问:①为一个善良而高尚的人终于被救而高兴;②为主人公人性的义举和不悔的表现而喝彩;③为“85”个死囚回报“信任”的“义举”而感动。(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6. B 下联最后一字须为平声的要求(2分)
17 、略 (2分)21世纪教育网
18、(5分)略 观点1分 ; 分析有分点3分,没分点适当给分;建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