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素养导学
历史解释: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和明治维新的背景,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明治维新的作用。 唯物史观: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振兴,成为亚洲强国,学习日本善于学习别人长处,坚持改革开放的理念。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时代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 统治之下。 是名义上的君主,幕府 掌握实权。
2.统治危机:
二、倒幕运动
1.背景: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
2.发动:一部分 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3.概况: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 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倒幕派结束了 ,改年号为“ ”。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 。
三、明治维新
1.开始: 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2.内容: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以“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 提倡“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
(1)积极: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 的道路,实现了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 的道路。
【历史解释——探明治维新之原因】
材料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4分)
【历史解释——分析战争因果】
材料二 (1889年后)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作为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
——摘编自《大国崛起》
(2)阅读材料二,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
【家国情怀——谈日本改革之启示】
材料三 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后来日本拜认了欧美为老师,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然后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3)结合材料三,说出日本历史上两次改革的名字。(2分)日本通过两次改革,都实现了经济腾飞。这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4分)
易错易混
1.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大化改新使日本确立了封建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时空观念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内容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开始 时间 646年 1868年
学习 对象 中国隋唐 西方国 家(欧美)
影响 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从封建社会 过渡到资本 主义社会
民族 特点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思维构建
一、选择题
1.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10多年前,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这些事实说明当时中日两国 ( )
A.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B.面临严峻民族危机
C.推动外交步入近代 D.开始追求变法图强
2.如图反映了明治维新中的一项措施,实施该措施的目的是 ( )
A.维护国家统一 B.加强沙皇集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强调“殖产兴业”
3.(2023·湛江雷州期末)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政体书,确立了府藩县三治制治理结构。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实行府县二治制,全国共设3府302县。这一改革旨在 ( )
A.强化中央政权的政令统一 B.维护已经统一的国内市场
C.克服地方层级过多的问题 D.确立明治天皇政府的权威
4.(2023·佛山顺德期末)如图,落成于1883年的日本鹿鸣馆由大餐厅、会议室、舞厅、酒吧等组成,落成后一段时间内宾客众多。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
A.废藩置县 B.征兵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5.(2023·广州番禺期末)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
A.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
6.(2022·泰州中考)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都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化源于明治政府 ( )
A.实行政治改革 B.实施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推动教育发展
7.(2021·广东中考)下表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可见,这一时期日本 ( )
颁布时间 法规名称 内容
1872年 《学制》 男女平等接受初等教育
1884年 《町村会法》 规定选举权只限男性
1890年 《集会及政治结社法》 禁止女性从事政治活动
1898年 《民法》 妻子嫁入夫家,法律视为“无能力者”
A.天皇制度发生动摇 B.选举权的范围扩大
C.女性权利受到限制 D.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8.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 )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9.(2023·清远清城期中)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印度民族大起义 促成印度实现了独立
C 日本的明治维新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美国的南北战争 是一次民族独立战争
10.(2022·青岛中考)“人类文明的发展常常有惊人的巧合。在近现代世界大舞台上,最早在西方成长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是亚欧大陆西北端的岛国英吉利;与此相对应,最先在东方追随西方世界走向现代化道路、迅速成为发达工业国家的,则是亚欧大陆东北端的岛国日本。”下列选项属于两个岛国“走向现代化”共同原因的是 ( )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D.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二、非选择题
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交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 000多万农奴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美国南方有400万黑奴,奴隶主可以任意惩罚、买卖甚至杀害奴隶。19世纪30年代起,新英格兰反奴隶制协会、美国反奴隶制协会等组织相继成立,废奴派积极开展废奴运动,揭露奴隶制的罪恶。1861年4月12日,南部邦联掀起了内战。为了赢得战争,林肯签发了《解放宣言》,之后,联邦军队所到之处,大量黑人奴隶闻风而归。黑人变成了联邦军队的重要的新兵源。他们英勇善战,为争取自身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牲。
——摘编自罗荣渠《联邦危机、分裂与内战:废除奴隶制如何促使现代美国重生》
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的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4分)
(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这一时期存在的不平等问题。(2分)概括推动这一问题解决的因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内忧外患,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2分)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2分)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来看,日本这次改革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美、日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启示。(4分)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素养导学
历史解释: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和明治维新的背景,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明治维新的作用。 唯物史观: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振兴,成为亚洲强国,学习日本善于学习别人长处,坚持改革开放的理念。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时代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2.统治危机:
二、倒幕运动
1.背景: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
2.发动: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3.概况: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
1.开始: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2.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
(1)积极: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历史解释——探明治维新之原因】
材料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4分)
答: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内忧外患。内忧: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外患:美国海军舰队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
【历史解释——分析战争因果】
材料二 (1889年后)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作为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
——摘编自《大国崛起》
(2)阅读材料二,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
答:观点:日本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多元共存。论述: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茶室是日本传统的休闲场所,能剧和歌舞伎属于日本的古典戏剧形式。它们与西服、酒吧和西洋歌剧并存,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倡导“文明开化”,致使日本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多元共存。
【家国情怀——谈日本改革之启示】
材料三 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后来日本拜认了欧美为老师,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然后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3)结合材料三,说出日本历史上两次改革的名字。(2分)日本通过两次改革,都实现了经济腾飞。这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4分)
答: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启示:要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发展教育;增强国防力量;和平崛起,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等。
易错易混
1.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大化改新使日本确立了封建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时空观念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内容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开始 时间 646年 1868年
学习 对象 中国隋唐 西方国 家(欧美)
影响 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从封建社会 过渡到资本 主义社会
民族 特点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思维构建
一、选择题
1.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10多年前,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这些事实说明当时中日两国 (B)
A.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B.面临严峻民族危机
C.推动外交步入近代 D.开始追求变法图强
2.如图反映了明治维新中的一项措施,实施该措施的目的是 (C)
A.维护国家统一 B.加强沙皇集权
C.加强中央集权 D.强调“殖产兴业”
3.(2023·湛江雷州期末)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政体书,确立了府藩县三治制治理结构。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实行府县二治制,全国共设3府302县。这一改革旨在 (A)
A.强化中央政权的政令统一 B.维护已经统一的国内市场
C.克服地方层级过多的问题 D.确立明治天皇政府的权威
4.(2023·佛山顺德期末)如图,落成于1883年的日本鹿鸣馆由大餐厅、会议室、舞厅、酒吧等组成,落成后一段时间内宾客众多。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D)
A.废藩置县 B.征兵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5.(2023·广州番禺期末)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B)
A.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
6.(2022·泰州中考)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都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化源于明治政府 (C)
A.实行政治改革 B.实施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推动教育发展
7.(2021·广东中考)下表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可见,这一时期日本 (C)
颁布时间 法规名称 内容
1872年 《学制》 男女平等接受初等教育
1884年 《町村会法》 规定选举权只限男性
1890年 《集会及政治结社法》 禁止女性从事政治活动
1898年 《民法》 妻子嫁入夫家,法律视为“无能力者”
A.天皇制度发生动摇 B.选举权的范围扩大
C.女性权利受到限制 D.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8.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C)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9.(2023·清远清城期中)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C)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印度民族大起义 促成印度实现了独立
C 日本的明治维新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美国的南北战争 是一次民族独立战争
10.(2022·青岛中考)“人类文明的发展常常有惊人的巧合。在近现代世界大舞台上,最早在西方成长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是亚欧大陆西北端的岛国英吉利;与此相对应,最先在东方追随西方世界走向现代化道路、迅速成为发达工业国家的,则是亚欧大陆东北端的岛国日本。”下列选项属于两个岛国“走向现代化”共同原因的是 (B)
A.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D.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二、非选择题
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交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 000多万农奴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美国南方有400万黑奴,奴隶主可以任意惩罚、买卖甚至杀害奴隶。19世纪30年代起,新英格兰反奴隶制协会、美国反奴隶制协会等组织相继成立,废奴派积极开展废奴运动,揭露奴隶制的罪恶。1861年4月12日,南部邦联掀起了内战。为了赢得战争,林肯签发了《解放宣言》,之后,联邦军队所到之处,大量黑人奴隶闻风而归。黑人变成了联邦军队的重要的新兵源。他们英勇善战,为争取自身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牲。
——摘编自罗荣渠《联邦危机、分裂与内战:废除奴隶制如何促使现代美国重生》
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的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4分)
答:巨额的资金,充足的劳动力,扩大的市场。
(2)据材料二,归纳美国这一时期存在的不平等问题。(2分)概括推动这一问题解决的因素。(2分)
答:南方存在奴隶制度,奴隶主可以任意惩罚、买卖甚至杀害奴隶;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内忧外患,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2分)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2分)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来看,日本这次改革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2分)
答: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变了日本封建落后的面貌,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美、日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启示。(4分)
答:坚持改革,不断完善制度;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