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卷(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卷(1)(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8 17:59:4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3课 太空一日》同步练习卷
一、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炽热     遨游     稠密     赫兹    
舷窗     严谨    模拟    烧灼   
轮廓    瞬间     无虞    确凿   
guǐ    道 hú    线 俯kàn     棉xù    
2.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①炽热:   
②遨游:   
③严谨:   
④俯瞰:   
⑤一刹那:   
⑥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⑦   :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⑧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⑨   :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⑩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3.文学常识填空。
(1)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    人。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2)《天地九重》是“中国首飞航天员”   耗时两年亲笔写成的。杨利伟以坦率而真挚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成为军人、成为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的经历,以及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为航天员的经历,同时讲述了自己乘坐太空飞船时的感受。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4.(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chì)释然(shì)   负荷(hè)
B.轮廓(kuò) 俯瞰(kàn) 叮嘱(zhǔ)
C.确凿(zhuó) 倒悬(xuán) 模拟(nǐ)
D.遨游(áo) 稠密(chóu) 烧灼(zhuó)
5.(3分)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B.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分辩大概到哪个省,正从哪个地区上空飞过。
C.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D.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在它第二次落地时,我迅速按下了切伞开关。
6.(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谢天谢地,这些家伙终于赶来了,众人如卸千钧重负,长长吐出一口大气。
B.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
C.从高塔往下望,整个城市的风光一目了然,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D.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7.(3分)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B.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C.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
D.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
8.(3分)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B.人体对大约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
C.飞船的飞行速度比较快,经过中国、某地域乃至某省上空的时间都很短。
D.即使是大城市,在夜晚看到时就只是淡淡的红色。
9.(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B.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C.作为首飞的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会遇上许多。
D.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的调姿﹣﹣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就需要180度的“调头”。
10.(3分)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
②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③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
④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低纬度发射的市场空白,为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A.③①④②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11.(3分)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讲述了作者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起飞阶段非常顺利,没有任何惊险和意外。
B.杨利伟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坚毅果敢的品质、严谨科学的态度和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
C.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全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D.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12.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
②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③在地面没人提到过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会,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④在这个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⑤“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⑥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⑦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⑧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
⑨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页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⑩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1)给选文一个小标题。
(2)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写了哪些突发的事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反映是怎样的?
(4)回到地面后作者报告这些情况了吗?从哪你可以看出?
(5)从选文中反映出作者的哪些品质?
(6)结合课文,谈谈为什么称杨利伟是“航天英雄”?
(7)摘抄“感动中国”给杨利伟的颁奖词。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②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2)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悚然一惊→   →   →百感交集
(3)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4)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一、【综合拓展】
14.文学的殿堂是美丽的,科学的大厦是迷人的,文学与科学是相通的,科学和文学应该开出并蒂之花。某校七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会前你将做哪些准备工作?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搜集科技资料;
②   ;
③   ;
④   ;
⑤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或许多年以后,当人们乘坐着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在城市中风驰电掣时,会回想起2017年5月18日那天,蕴含巨大能量的“冰”,在南海神狐海域点燃熊熊火焰的动人场景。从2017年5月10日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海上钻探平台“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这不但是我国首次,而且也是全球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3)同学们正在网上探讨“科技的利与弊”,有的同学认为其利大于弊,有的同学认为其弊大于利。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4)在同学们了解了科学家们的伟大成就后,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活动作一个简短的总结,以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微写作专练】
15.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文中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杨利伟执行太空飞行任务时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严谨、科学的态度与英勇果敢的精神。
请借鉴这种写法,写一段描写自己心理活动的文字。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
1.【解答】答案:
chì áo chóu hè xián jǐn nǐ zhuó kuò shùn yú záo 轨 弧 瞰 絮
2.【解答】①温度高、极热
②漫游、游历
③严密谨慎、严密细致
④从高处往下看
⑤一瞬间、极短的时间
⑥意味深长
⑦屏息凝神
⑧本末倒置
⑨应付自如
⑩惊心动魄
3.【解答】答案:
(1)一
(2)杨利伟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4.【解答】A、B、D正确;
C.有误,“确凿”的“凿”应读作“záo”。
故选:C。
5.【解答】ACD.正确;
B.有误,“分辩”的“辩”应为“辨”。
故选:B。
6.【解答】A.使用正确,千钧重负: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B.使用正确,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C.使用正确,一目了然:目:看;了然:清楚,明白。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D.使用有误,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至极。不合语境。
故选:D。
7.【解答】A.把“整个人”比作“一块铁”;
B.把“飘过的物体”比作“棉絮”;
C.没有运用比喻修辞;
D.把“我的感觉”比作“释重负”和“一次重生”。
故选:C。
8.【解答】A.正确;
B.“大约”与“以下”矛盾,删去“大约”;
C.语序不当,应将“中国、某地域乃至某省”改为“某省、某地域乃至中国”;
D.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就”改成“也”。
故选:A。
9.【解答】ACD.正确;
B.句子没有表示疑问,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故选:B。
10.【解答】首先阅读这几句话,明确这个语段介绍的是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因为①④句开头有代词“它”,所以是不能作为首句出现的,因此排除BD选项;③句介绍的是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地位和位置,可以作为首句;①据介绍的是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基本功能,④句则介绍了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价值意义,而②句中有“也”,所以可以放在结尾。排序为:③①④②。
故选:A。
11.【解答】A.有误,起飞阶段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BCD.正确。
故选:A。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12.【解答】(1)本题考查小标题的所拟写。小标题应是对选段内容的高度概括。阅读选段,其主要写了“我”进入太空后产生的“本末倒置”的错觉,以及后来听到的神秘的敲击声,这些都是首段中所说的“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所以可拟写为“突发事件”。如果以选段详写的事件来拟写,可拟写为“神秘的敲击声”。
(2)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从内容上看,这个句子主要交代了“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从而引出下文两个突发的情况。从结构上看,是整个个选段内容的总起段,引出下文。
(3)本题考查文段事件的概括与人物心情的理解。第一问根据文段的理解,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有两个突出的事件,一是第二至五段叙述的“本末倒置”的错觉,另一个是第六至十段所写的神秘的敲击声。在产生错觉时,人物的心情与表现可根据“这种错觉很难受”“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等句子来提炼出答案,敲击声出现时,人物的心情与表现是“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
(4)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理解。根据“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可以判定这两个突发的事件,作者都做了汇报。
(5)本题考查人物精神品质的概括。文段主要描述了作者进入太空后所遇到的两个突发事件及表现,在突发事件出现时,他没有过多的紧张与害怕,而是想着办法去克服,由此可见他具有顽强的毅力。再从第九段对声音辨别的描述,“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可以看出他具有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实事求是。再根据第十段的内容,他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又表现了他具有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
(6)本题考查文本内容与常识的积累。解答此题一可从杨利伟面对突出事件的态度,扣住杨利伟的精神品质来谈,二可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他上太空的意义来谈。
(7)本题考查颁奖词的摘抄。解答此题可查阅相关资料,或借助互联网,查询到杨利伟大的颁奖词,规范正确的抄写下来即可。
答案:
(1)神秘的敲击声(或突发事件)
(2)内容上:交代简要写作的内容﹣﹣突发事件或神秘的敲击声。
结构上:总领下文。
(3)“本末倒置”的错觉和敲击声。产生错觉时: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得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
敲击声: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却未能发现什么。
(4)汇报了。
产生错觉: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飞船舱体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
敲击声:技术人员反复试验,但未找到原因。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不再害怕。
(5)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6)阅读短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所以说他是一名“航天英雄”。
(7)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13.【解答】(1)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和对内容的深度理解能力。
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两层含义,结合“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句可知,一是指蚊子发出的声音;结合“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句可知,二是指在死亡临近时,矿工从蚊子的声音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呼唤。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由“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内容分析,“他”的心理是孤独绝望的。由“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句可知,“他”此时的心理是悚然一惊。由“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句可知,“他”此时的心理是宁静的。
由“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句可知,“他”此时充满希望。由“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句可知,此时的“他”百感交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
把“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和“巨雷”进行比较,从对比的角度来看,“声音很小”与“如巨雷”看似矛盾,实则突出了这细小的声音对矿工的震撼力之大。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
结合“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内容分析,在困境中坚持信念,互相支撑,相互扶持等。
答案:
(1)两层含义,一是指蚊子发出的声音;二是指在死亡临近时,矿工从蚊子的声音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呼唤。
(2)宁静极了 充满希望
(3)对比,“声音很小”与“如巨雷”看似矛盾,实则突出了这细小的声音对矿工的震撼力之大。
(4)本文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坚持信念,互相支撑,相互扶持等。学生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 居安思危。
一、【综合拓展】
14.【解答】答案:
(1)示例:了解科技成果;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确定新闻发言人;确定主持人、专家和记者等。
(2)示例: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海上钻探平台“蓝鲸一号”试采可燃冰取得成功。
(3)示例:我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社会就是科学技术的较量。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虽然科技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克弊趋利。
(4)示例: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这些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才使得我们拥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我们想要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依靠更多的人为我们的科学事业奋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未来的科学家在哪里?就在我们中间!
【微写作专练】
15.【解答】答案示例:
老师站在讲台上神情严肃,不时地看看坐在最后一排的我。我心里一惊:糟了!糟了!老师为什么一直盯着我这个方向?难道她发现我这次的作业是抄的了吗?老师,求求你,千万千万别叫我上台讲解作业!那样我就真的要丢人了。老师,我再也不敢在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看漫画书了。昨晚写作业时我就知道自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