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西南三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西南三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8 18:01:05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西南三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2021五上·万柏林月考)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
2.(2021五上·万柏林月考)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   。
3.热在固体中,从温度   的地方传到温度   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
4.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5.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共10分)
6.用(  )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A.三棱镜 B.凹镜 C.平面镜
7.(2023五上·法库期末)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太阳 C.篝火
8.(2023五上·法库期末)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9.同学们排纵队时,假如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可以用(  )的原理来解释。
A.光速快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10.用冰块保鲜食物,最好把冰块放在食物的(  )。
A.旁边 B.上面 C.下面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分)
11.热辐射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
12.(2023五上·法库期末)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
13.传热性能强的材料保温性能也强。(  )
14.(2021五上·万柏林月考)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
15.暖气片应该安装在窗户的上方,能加快空气的对流。(  )
四、分类题(共6分)
16.①月亮 ②激光 ③萤火虫 ④蜡烛 ⑤电灯 ⑥篝火 ⑦玻璃幕墙 ⑧太阳
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五、探究题(共6分)
17.根据图示的情形,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现象属于热传导的是(  )。
A.水壶温度逐渐升高了。
B.男孩站在煤炉旁边感到热起来了。
C.站在煤炉上方的猫也感到热了。
(2)除了热传导,我还知道热传递方式有   和   。如水壶内的水不断翻滚,是利用   的方式传递热量。
(3)水壶中的水很快就烧开了,这是因为水壶是用热的   制成的。
六、问答题(8分)
18.写出用镜子或水雾制造“彩虹”的方法。
19.(2022五上·威信期末)冬季,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和草绳把新栽树的树干包起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我们白天能看到很多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了太阳光照射到我们眼里。
2.【答案】光源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比如点亮的蜡烛,点亮的灯泡,太阳等。
3.【答案】较高;较低;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热在固体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低的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4.【答案】上升;下降;热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5.【答案】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6.【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7.【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不属于光源的是月亮,月亮自身不发光,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
8.【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像太阳那样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直接把热量传递出去的传热方式叫辐射。
9.【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同学们排纵队时,假如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
10.【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所以用冰块保鲜食物,最好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这样冷空气会下降。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由于热辐射不依靠介质,所以热辐射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故白光或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出现7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故题干说法错误。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的原理,其实是利用导热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热量的散失,传热性能强的材料保温性能弱,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光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只是反射光的能力不同。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暖气片应该安装在窗户的下方,这样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可以加快空气的对流。
16.【答案】③⑧;②④⑤⑥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其中又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等属于天然光源,激光、蜡烛、电灯、篝火等属于人造光源。月亮和玻璃幕墙都不属于光源。
17.【答案】(1)A
(2)热对流;热辐射;热对流
(3)良导体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水壶温度逐渐升高了属于热传导;男孩站在煤炉旁边感到热起来了属于热辐射;站在煤炉上方的猫也感到热了属于热对流。
(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如水壶内的水不断翻滚,是利用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
(3)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水壶中的水很快就烧开了,这是因为水壶是用热的良导体制成的,传热快。
18.【答案】用镜子制造“彩虹”方法:①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用小石块固定,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②让镜子朝向太阳,调整镜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纸上,直到看见“彩虹”。
用水雾制造彩虹方法: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观察在水雾中出现的彩虹。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19.【答案】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树木保温,以抵御严寒。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先削树木的薄薄的一来层皮然后再用塑料自薄膜包裹起来,在植物学中叫“环削”,是一种控梢技术,也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包上塑料是保持水分为了防止水分蒸发而枯死植物,并且怕伤口处真菌感染。
1 / 1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西南三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2021五上·万柏林月考)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
【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我们白天能看到很多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了太阳光照射到我们眼里。
2.(2021五上·万柏林月考)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   。
【答案】光源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比如点亮的蜡烛,点亮的灯泡,太阳等。
3.热在固体中,从温度   的地方传到温度   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
【答案】较高;较低;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热在固体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低的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4.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答案】上升;下降;热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5.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
【答案】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共10分)
6.用(  )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A.三棱镜 B.凹镜 C.平面镜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7.(2023五上·法库期末)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太阳 C.篝火
【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不属于光源的是月亮,月亮自身不发光,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
8.(2023五上·法库期末)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像太阳那样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直接把热量传递出去的传热方式叫辐射。
9.同学们排纵队时,假如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可以用(  )的原理来解释。
A.光速快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同学们排纵队时,假如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
10.用冰块保鲜食物,最好把冰块放在食物的(  )。
A.旁边 B.上面 C.下面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所以用冰块保鲜食物,最好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这样冷空气会下降。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分)
11.热辐射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由于热辐射不依靠介质,所以热辐射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12.(2023五上·法库期末)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故白光或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出现7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故题干说法错误。
13.传热性能强的材料保温性能也强。(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的原理,其实是利用导热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热量的散失,传热性能强的材料保温性能弱,
14.(2021五上·万柏林月考)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光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只是反射光的能力不同。
15.暖气片应该安装在窗户的上方,能加快空气的对流。(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暖气片应该安装在窗户的下方,这样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可以加快空气的对流。
四、分类题(共6分)
16.①月亮 ②激光 ③萤火虫 ④蜡烛 ⑤电灯 ⑥篝火 ⑦玻璃幕墙 ⑧太阳
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答案】③⑧;②④⑤⑥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其中又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等属于天然光源,激光、蜡烛、电灯、篝火等属于人造光源。月亮和玻璃幕墙都不属于光源。
五、探究题(共6分)
17.根据图示的情形,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现象属于热传导的是(  )。
A.水壶温度逐渐升高了。
B.男孩站在煤炉旁边感到热起来了。
C.站在煤炉上方的猫也感到热了。
(2)除了热传导,我还知道热传递方式有   和   。如水壶内的水不断翻滚,是利用   的方式传递热量。
(3)水壶中的水很快就烧开了,这是因为水壶是用热的   制成的。
【答案】(1)A
(2)热对流;热辐射;热对流
(3)良导体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水壶温度逐渐升高了属于热传导;男孩站在煤炉旁边感到热起来了属于热辐射;站在煤炉上方的猫也感到热了属于热对流。
(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如水壶内的水不断翻滚,是利用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
(3)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水壶中的水很快就烧开了,这是因为水壶是用热的良导体制成的,传热快。
六、问答题(8分)
18.写出用镜子或水雾制造“彩虹”的方法。
【答案】用镜子制造“彩虹”方法:①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用小石块固定,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②让镜子朝向太阳,调整镜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纸上,直到看见“彩虹”。
用水雾制造彩虹方法: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观察在水雾中出现的彩虹。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19.(2022五上·威信期末)冬季,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和草绳把新栽树的树干包起来?
【答案】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树木保温,以抵御严寒。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先削树木的薄薄的一来层皮然后再用塑料自薄膜包裹起来,在植物学中叫“环削”,是一种控梢技术,也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包上塑料是保持水分为了防止水分蒸发而枯死植物,并且怕伤口处真菌感染。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