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8 18:01:08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1.(2023四下·尧都期末)在池塘边的水里,我们可能会找到(  )的家。
A.蚂蚁 B.蝌蚪 C.兔子 D.鹦鹉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巢穴
【解析】【分析】和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家。蚂蚁、兔子都生活中陆地上,鹦鹉一般生活在森林中,蝌蚪生活在池塘里,
2.(2023四下·尧都期末)种子萌发时,根都会(  )。
A.向下生长 B.向上生长 C.横着生长 D.随便生长
【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播种时,无论把种子按什么方向摆放,根都会向下生长。
3.(2023四下·尧都期末)关于月球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有环形山 B.月球上有月海
C.月球会发光 D.月球上有高地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A:月球上有环形山,正确;
B:月球上有月海,正确;
C:月球会发光,错误;月球不是光源,不会发光,其光是反射的太阳光;
D:月球上有高地,正确。
4.(2023四下·尧都期末)蚕卵淡灰色,形状是(  )。
A.球形的 B.四方形的 C.三角形的 D.椭圆形的
【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蚕卵
【解析】【分析】 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 蚕卵淡灰色,形状是椭圆形的。
5.(2023四下·尧都期末)弹涂鱼的“跳舞”行为属于动物繁殖行为中的(  )。
A.求偶 B.交配 C.生产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雌雄结合产生的,动物的繁殖行为丰富多样,除了产卵外,还包括孵化、求偶、交配、育婴等,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弹涂鱼的“跳舞”行为属于动物繁殖行为中的求偶。
6.(2023四下·尧都期末)下列关于蚕宝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莴笋叶能代替桑叶喂蚕
B.要每天清除粪便、换桑叶
C.如果蚕宝宝不吃不动了,就是死了
D.供给干燥新鲜的桑叶
【答案】C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A.莴笋叶能代替桑叶喂蚕,正确;
B.要每天清除粪便、换桑叶,正确;
C.如果蚕宝宝不吃不动了,就是死了,错误; 蚕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这个阶段蚕蛹虽然不吃不动,但是是有生命的。;
D.供给干燥新鲜的桑叶,正确。
7.(2023四下·尧都期末)昆虫头部有(  )对触角。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
8.(2023四下·尧都期末)水烧开后,水壶周围会出现“白气”。关于“白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白色的水
B.“白气”是水蒸气
C.“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烧开后,水壶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9.(2023四下·尧都期末)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
A.10 B.100 C.0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10.(2023四下·尧都期末)下图中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1.(2023四下·尧都期末)恐龙的灭绝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地球上曾经居住着一群奇特的生物—恐龙,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5000万年之久。距今约7000万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上的 “新主”。然而,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灭绝了。恐龙的灭绝是环境变化造成的。
12.(2023四下·尧都期末)日晷是计时工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13.(2023四下·尧都期末)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每颗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
14.(2023四下·尧都期末)水沸腾前后,温度会持续升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前,温度会持续升高;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15.(2023四下·尧都期末)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 并不是所有的物体(固体或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是大多数物体有这个特性, 像金属 锑、铋、镓等就是具有热缩冷胀性质的金属。
16.(2023四下·尧都期末)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需要接触被测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所以很高效安全。
17.(2023四下·尧都期末)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1869年,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知的各种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进行反复排列比较,发现元素出现明显的周期性,最后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并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至此,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跨过漫长的探索历程,终于进入了自由王国。
18.(2023四下·尧都期末)摆锤质量越大,摆越快。(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
19.(2023四下·尧都期末)雷鸟会变色,遇到雪地变成白色,遇到岩石变成灰色。(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于现今存在的每一种生物来说,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是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化自身的颜色,而不是根据外部地形变化而改变羽毛颜色。
20.(2023四下·尧都期末)神舟十五号已经成功返回地面。(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稳稳托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成功对接于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21.(2023四下·尧都期末)种皮 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胚芽 保护种子
胚根 为种子萌发提供养料
子叶 长成植物的根
【答案】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的是种皮,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的是子叶。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22.(2023四下·尧都期末)把下列植物与它的的种植方式连线
菊花 根
红薯 茎
宝石花 叶
水仙
【答案】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菊花和水仙利用茎繁殖,红薯利用根繁殖,宝石花利用叶繁殖。
23.(2023四下·尧都期末)某科学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怎样变化的 安装好测温装置后,他们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实验记录表如下: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温度/℃ 62 56 51 47 43.5 41
(1)分析实验数据,你认为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匀速下降,还是先快后慢地下降,或是其他
(2)如果继续观察下去,你认为水温是否会一直下降 什么情况下水温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了
【答案】(1)先快后慢地下降
(2)不会,当水温与周围的环境温度差不多的时候,基本上保持不变。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先快后慢地下降的;
(2)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所以水温不会一直下降,当水温与周围的环境温度差不多的时候,基本上保持不变。
24.(2023四下·尧都期末)阅读《溪边》这首小诗,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小诗中出现的生物有:
(2)小诗中出现的非生物有:
【答案】(1)垂柳;蜻蜓;鱼儿
(2)溪水;山溪;人影;钓竿;草地;绿玉带;镜子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1)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具有应激性、能生殖和发育、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小诗中出现的生物有垂柳、蜻蜓、鱼儿;
(2)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小诗中出现的非生物有溪水、山溪、人影、钓竿、草地、绿玉带、镜子。
25.(2023四下·尧都期末)小文同学认真观察月相变化规律,并拍照进行了记录如下
(1)请你按照月初到月末的顺序给上面的月相图排序   。
(2)请你依次写出上面几种月相图的名称。
【答案】(1)CAEDBFG
(2)A.上弦月、B.渐凸月、C.上蛾眉月、D.满月、E.渐盈凸月、F.下弦月、G.下蛾眉月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1)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所以月相图的顺序是CAEDBFG;
(2)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题干中的月相名称是A.上弦月、B.渐凸月、C.上蛾眉月、D.满月、E.渐盈凸月、F.下弦月、G.下蛾眉月
1 / 1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1.(2023四下·尧都期末)在池塘边的水里,我们可能会找到(  )的家。
A.蚂蚁 B.蝌蚪 C.兔子 D.鹦鹉
2.(2023四下·尧都期末)种子萌发时,根都会(  )。
A.向下生长 B.向上生长 C.横着生长 D.随便生长
3.(2023四下·尧都期末)关于月球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有环形山 B.月球上有月海
C.月球会发光 D.月球上有高地
4.(2023四下·尧都期末)蚕卵淡灰色,形状是(  )。
A.球形的 B.四方形的 C.三角形的 D.椭圆形的
5.(2023四下·尧都期末)弹涂鱼的“跳舞”行为属于动物繁殖行为中的(  )。
A.求偶 B.交配 C.生产
6.(2023四下·尧都期末)下列关于蚕宝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莴笋叶能代替桑叶喂蚕
B.要每天清除粪便、换桑叶
C.如果蚕宝宝不吃不动了,就是死了
D.供给干燥新鲜的桑叶
7.(2023四下·尧都期末)昆虫头部有(  )对触角。
A.一 B.二 C.三 D.四
8.(2023四下·尧都期末)水烧开后,水壶周围会出现“白气”。关于“白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白色的水
B.“白气”是水蒸气
C.“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9.(2023四下·尧都期末)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
A.10 B.100 C.0
10.(2023四下·尧都期末)下图中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1.(2023四下·尧都期末)恐龙的灭绝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
12.(2023四下·尧都期末)日晷是计时工具。(  )
13.(2023四下·尧都期末)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
14.(2023四下·尧都期末)水沸腾前后,温度会持续升高。(  )
15.(2023四下·尧都期末)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6.(2023四下·尧都期末)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需要接触被测物。(  )
17.(2023四下·尧都期末)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  )
18.(2023四下·尧都期末)摆锤质量越大,摆越快。(  )
19.(2023四下·尧都期末)雷鸟会变色,遇到雪地变成白色,遇到岩石变成灰色。(  )
20.(2023四下·尧都期末)神舟十五号已经成功返回地面。(  )
21.(2023四下·尧都期末)种皮 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胚芽 保护种子
胚根 为种子萌发提供养料
子叶 长成植物的根
22.(2023四下·尧都期末)把下列植物与它的的种植方式连线
菊花 根
红薯 茎
宝石花 叶
水仙
23.(2023四下·尧都期末)某科学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怎样变化的 安装好测温装置后,他们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实验记录表如下: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温度/℃ 62 56 51 47 43.5 41
(1)分析实验数据,你认为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匀速下降,还是先快后慢地下降,或是其他
(2)如果继续观察下去,你认为水温是否会一直下降 什么情况下水温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了
24.(2023四下·尧都期末)阅读《溪边》这首小诗,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小诗中出现的生物有:
(2)小诗中出现的非生物有:
25.(2023四下·尧都期末)小文同学认真观察月相变化规律,并拍照进行了记录如下
(1)请你按照月初到月末的顺序给上面的月相图排序   。
(2)请你依次写出上面几种月相图的名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巢穴
【解析】【分析】和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家。蚂蚁、兔子都生活中陆地上,鹦鹉一般生活在森林中,蝌蚪生活在池塘里,
2.【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播种时,无论把种子按什么方向摆放,根都会向下生长。
3.【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A:月球上有环形山,正确;
B:月球上有月海,正确;
C:月球会发光,错误;月球不是光源,不会发光,其光是反射的太阳光;
D:月球上有高地,正确。
4.【答案】D
【知识点】观察蚕卵
【解析】【分析】 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 蚕卵淡灰色,形状是椭圆形的。
5.【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雌雄结合产生的,动物的繁殖行为丰富多样,除了产卵外,还包括孵化、求偶、交配、育婴等,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弹涂鱼的“跳舞”行为属于动物繁殖行为中的求偶。
6.【答案】C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A.莴笋叶能代替桑叶喂蚕,正确;
B.要每天清除粪便、换桑叶,正确;
C.如果蚕宝宝不吃不动了,就是死了,错误; 蚕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这个阶段蚕蛹虽然不吃不动,但是是有生命的。;
D.供给干燥新鲜的桑叶,正确。
7.【答案】A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
8.【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烧开后,水壶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9.【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10.【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地球上曾经居住着一群奇特的生物—恐龙,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5000万年之久。距今约7000万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上的 “新主”。然而,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灭绝了。恐龙的灭绝是环境变化造成的。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每颗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前,温度会持续升高;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 并不是所有的物体(固体或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是大多数物体有这个特性, 像金属 锑、铋、镓等就是具有热缩冷胀性质的金属。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所以很高效安全。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1869年,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知的各种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进行反复排列比较,发现元素出现明显的周期性,最后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并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至此,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跨过漫长的探索历程,终于进入了自由王国。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于现今存在的每一种生物来说,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是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化自身的颜色,而不是根据外部地形变化而改变羽毛颜色。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稳稳托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成功对接于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21.【答案】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的是种皮,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的是子叶。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22.【答案】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菊花和水仙利用茎繁殖,红薯利用根繁殖,宝石花利用叶繁殖。
23.【答案】(1)先快后慢地下降
(2)不会,当水温与周围的环境温度差不多的时候,基本上保持不变。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先快后慢地下降的;
(2)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所以水温不会一直下降,当水温与周围的环境温度差不多的时候,基本上保持不变。
24.【答案】(1)垂柳;蜻蜓;鱼儿
(2)溪水;山溪;人影;钓竿;草地;绿玉带;镜子
【知识点】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1)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具有应激性、能生殖和发育、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小诗中出现的生物有垂柳、蜻蜓、鱼儿;
(2)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小诗中出现的非生物有溪水、山溪、人影、钓竿、草地、绿玉带、镜子。
25.【答案】(1)CAEDBFG
(2)A.上弦月、B.渐凸月、C.上蛾眉月、D.满月、E.渐盈凸月、F.下弦月、G.下蛾眉月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1)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所以月相图的顺序是CAEDBFG;
(2)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题干中的月相名称是A.上弦月、B.渐凸月、C.上蛾眉月、D.满月、E.渐盈凸月、F.下弦月、G.下蛾眉月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