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科目:数学 课题:比例尺
授课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任课教师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比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首先说明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明确它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比例尺,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又通过一个机器的放大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说明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例1教学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为后面比例尺的计算作铺垫。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把握重点、各个击破
教学准备 一案三单
学生准备 预习学习内容,认真完成问题导读单。
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过程设计
课题:比例尺 第( 1 )课时 执教:
导学环节 时间 创设情境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汇报集体评价总结归纳提升意义 515155 创设激发学生兴趣情境创设思维探究情景创设展示学习情境创设反思情境 教师导语:同学们,通过导读单的完成和对新课的预习,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交流生成的问题。筛选出有价值的的共性问题,我们 共同讨论完成。学科长发放《问题生成评价单》。2、各小组合作讨论完成问题生成单上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强化时间意识。老师认真聆听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学术助理组织学生总结学习内容。畅谈学习收获。学术助理收集整理各组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学术助理组织总结本节课内容。评选最佳学习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各呼自己的口号学生积极质疑,大胆想象。生以极大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科长带领组员采取合理的方法讨论解决问题。发挥集体力量,力争将问题研究透彻。汇报者组织好语言,汇报本组成果。其他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自我评价或学科长做小组评价。多谈收获或者存在问题。先让学生自我评价,讲一讲收获、谈一谈感受。学术助理总结本课内容。
教后反思
《比例尺》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学习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0.5千米=( )米 8000毫米=( )米
6厘米=( )毫米 3千米=( )厘米
300厘米=( )分米 2000000厘米=( )千米
二、自主学习
1、“脑筋急转弯”: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1400多公里,而一只蚂蚁从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10秒钟,这是为什么?
2、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如果想把中国的地域一眼看尽,有没有可能?
3、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4、自学课本48页,思考:
(1)、什么是比例尺?
(2)、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法?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出示引入时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1︰100000000
说一说这张地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2、“1︰100000000”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写成( )。这个比例尺就是( )比例尺, 1︰100000000这个比例尺的意义是:( )。
3、认识线段比例尺。
在周围的生活与学习中,你还见过其他形式的比例尺吗 请看书48页边看边画,小组交流什么是线段比例尺?你会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
4、对照课本49页机器零件的放大图纸,交流图中2︰1表示什么意思?比例尺后项是“1”说明什么?
5、比例尺 1:100000000、比例尺 1:5000000、比例尺 2:1
(1)、第三个比例尺与前两个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看一看,比例尺书写形式有什么特征
四、过关检测:
(一)、填空。
1、(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 )∶( )=比例尺,或 =比例尺。
3、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4、比例尺分为( )比例尺和( )比例尺。
5.缩小比例尺一般写成( )的比,放大比例尺一般写成( )的比。
6.比例尺1∶5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二)、判断。
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400米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 )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米。( )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5︰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
4、如果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小于1,那么这幅图所表示的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
5、比例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尺子 ( )
6、一副图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实际距离扩大80倍 ( )
7、比例尺的后项一定比前项大 ( )
(三)、选择题。
1.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的1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
A、10∶1 B、1∶10 C、1∶1
2.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40000 B、 1:400000 C、1:4000000
3.比例尺是( )
A、比 B 、比值 C、不是比也不是比值
4.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A.一定大于 B. 一定小于
C. 一定等于 D. 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比例尺是一种尺子。B.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相比,叫做比例尺。
C.由于图纸上的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所以比例尺都小于1。
(四)、解决问题。
1、上海到北京全程约14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2厘米,你会求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2、一个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18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四、课堂总结:
关于比例尺,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
友情提示:总结规律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后项),一般应化简为“1”,也就是最简整数比。
五、总结、评价: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