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1 蒸发与沸腾》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在100℃的温度下才能发生汽化
B.水在沸腾时会放出热量
C.水在0℃或高于0℃的温度下才会蒸发
D.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2.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式加快水的蒸发(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做功改变液体内能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4.关于水沸腾时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只在表面发生剧烈汽化
B.水只在内部发生剧烈汽化
C.持续加热,水温不断上升
D.持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
5.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吹风(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6.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农妇看见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热得汗流浃背,农妇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
B.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C.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
D.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下曝晒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
7.餐馆里有一道名为“纸锅烧豆腐”的菜。如图,纸锅里的豆腐烧熟了,纸却不会被烧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
B.水沸腾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
C.热量都被水吸收了,纸没有吸热
D.纸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二、填空题
9.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 ,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 ,液化有两种方法: 和 。
10.蒸发是只在液体 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液体的蒸发在 温度下进行。蒸发时要 热量。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 、 、 。具体地说:(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例如 ;(2)同种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 。温度越高蒸发越 ;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通得越快蒸发越 。
11.蒸发时,液体的温度 ,周围环境的温度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 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了后回到室温。
12.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 进行的 的 现象,液体在一定的 下才能沸腾。
1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沸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跟 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沸点降低。
14.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 热量,温度 不沸腾;在这
个温度时,液体 热量,温度 ,沸腾。
15.舟山秀山岛国家级滨海湿地公园是舟山城市新名片,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湿地和水域,炎热的夏天,主要原因是水 的缘故,还有水 的缘故。
16.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汽化过程中 热量,产生的湿冷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17.小李同学观看“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当温度达到60℃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 (填“会”或“不会”)升高,当 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
三、实验探究题
18.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
(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 (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
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 (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 (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
(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 (选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
(4)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四、解答题
19.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根据数据绘出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
(1)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 图。(选填“A”或“B”)
(2)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
(3)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高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20.王明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时,看见温度计的示数渐渐上升,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否是均匀的呢?由此他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
【猜想1】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快后慢;
【猜想2】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
【猜想3】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
【猜想4】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均匀的。
(1)图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
(2)如图甲所示,他的实验装置安装错误之处是: ;为了改正错误,可以图中的铁夹 (A/B)适当上移。
(3)根据甲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 沸腾(正在/将要);
(4)他纠正错误后认真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如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可能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水开始汽化较慢,带走的热量少;
D.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5)另一组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 (写出一条即可)。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1 蒸发与沸腾》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ACD、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故AC错误;
B、水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
故选:D。
2.【解答】解:①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符合题意;
②这一过程中,改变物体内能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不合题意;
③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
故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B。
3.【解答】解: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故A正确。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故B错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故C错误。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
故选:A。
4.【解答】解:AB、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CD、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故C错误。
故选:D。
5.【解答】解:(1)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是因为风加快了人体上汗液的蒸发,所以人感到凉爽;
(2)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对着干燥的温度计吹风,由于温度计玻璃泡上外面没有水分。
故选:C。
6.【解答】解: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实后,湿毛巾中的水分吸热蒸发,这样植物学家喝起来会感到比较凉爽。
故选:D。
7.【解答】解:
A、纸的燃点大约是180℃左右,所以A正确;
B、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所以B正确;
C、当纸杯里面装了水,纸杯吸热升温,使纸和水的温度相同;
D、当纸杯里的水吸热升温至沸点时,这时,水温却不再升高,只要纸杯中有水,所以D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
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不会沸腾、C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9.【解答】解: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故答案为:汽化;蒸发;液化;压缩体积。
10.【解答】解: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液体的温度。具体地说:(1)在相同条件下。例如;(2)同种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故答案为:表面;任何;液体的温度;液面上方空气流速;快;快;快;快。
11.【解答】解:蒸发吸热,液体的温度降低,将温度计插入酒精中后取出,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温度计的温度又会达到室温。
故答案为:降低;降低;吸收。
12.【解答】解:沸腾: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13.【解答】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液体的沸点跟大气压有关,沸点升高,沸点降低。
故答案为:沸点;不同。
14.【解答】解:液体的沸腾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低于沸点时,温度会升高;在沸点时,温度不会改变。
故答案为:吸收;升高;不变
15.【解答】解:
湿地公园有大面积的湿地和水域,水蒸发吸热;且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水的温度升高的少。
故答案为:蒸发吸热;比热容大。
16.【解答】解: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变成气态,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吸收;减小。
17.【解答】解: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只有当醋全部汽化后,油温度才会升高。
故答案为:不会;醋全部汽化。
三、实验探究题
18.【解答】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同时滴上等质量的酒精;
(2)由实验操作可知,这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A的表面积大,由此说明液体表面积越大。
(3)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因为酒精蒸发吸热降温,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变小。
(4)实验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多个,而控制其他的因素不变,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等量;(2)液体表面积;A;吸热。
四、解答题
19.【解答】解:(1)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A图。因为水在沸腾时气泡上升不断有新的水蒸气产生并进入气泡内。
(2)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9℃。
(3)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1)A;(2)99。
20.【解答】解:(1)烧杯下面的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能够均匀受热;此实验需要按一定时间记录温度,此时实验缺少了秒表;
(2)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了;可以通过调节A的位置纠正错误;
(3)水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
(4)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故验证了猜想3,所以水温上升较慢,而水温较高时散热增加水温上升又放慢;
(5)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即可能是由于没有用外焰加热,可能是散热面积太大等。
故答案为:(1)使烧杯底部均匀受热;秒表;A;(3)正在;D;(5)没有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