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说教材
说板书设计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01
02
04
03
05
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说教材
目录
教材分析
01
学情分析
02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本册教材图形与几何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前一课经历了许多测量实践活动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好这一内容将为今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以及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认识了周长,能够先进行度量,再计算图形周长。学生个性差异大,课堂学习过程中自控力不强。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的形式和多样的互动环节,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 判断、做出选择。
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情况分析,我设立了以下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在创设情景中,培养严谨求真、刻苦钻研的学科精神。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会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思维的重要学科。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操作发现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
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择法”,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 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情景导入、探求新知、实践应用、反馈总结
我以学生熟悉的龟免赛跑的故事情境引入,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提出学习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情景导入(不超过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为了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分析教材的难点,在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过程中,我设计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总结归纳这三个环节。
1.首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得就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一特点,然后利用周长的定义,让学生独立算出小兔子所走的路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自主探索后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汇报,学生会得出以下3种算法:6+4+6+4=20, 6x2+4x2=20; (6+4) x2=20,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概括出长方形周长的3个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长+宽
长方形周长=长x2+宽x2
长方形周长= (长+宽) x2
3.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第三种计算公式是最简便的。在此基础上,反问: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接下来再探究正方形周长公式,有了前面探索长方形周长的铺垫,我完全放手给学生,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长相等,从而得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探索新知(20分钟)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填一填、选一选、判一判等多种形式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实践应用(15分钟左右)
反馈总结(2分钟)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说板书设计
我个人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对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能够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