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条件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一种理论设想变成了现实社会制度构建,开创了人类社会崭新的发展道路”。——毛泽东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赞扬十月革命。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2)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1918年北京《每周评论》
走向工人群众
工人识字班
③、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补习所旧址
长辛店劳动
(3)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工字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中间那根柱子就是我们工人,顶天立地啊!
①、组织工会;
②、开办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人数(万人)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
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条件
上海机器工会
工人补习学校
工人生活刊物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早期党组织
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条件
1、时间:
1921年7月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2、地点:
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
浙江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因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被迫于8月初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最终圆满落幕。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召开
党的生日:7月1日
建党节
上海:李 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包惠僧
旅日:周佛海
3、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共产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召开
4、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
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
陈独秀为何没有参加中共一大却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召开
(1)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党纲;
(2)奋斗目标:
(3)中心工作:
(4)中央领导机构: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
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中央局
1、新文化运动
2、五四运动
3、共产党早期组织
5、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实践证明:他们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救中国。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召开
(1)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3)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新”在何处?
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革命阶级:工人阶级
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对比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时间
地点
纲领
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最高纲领: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1921年7月
1922年7月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上海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是中共一大继续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了解工人群众生活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准备:
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发展: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
100多次、30万以上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3、顶峰: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残酷镇压
5、启示:
(1)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2)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4、结果:
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二七惨案”
林祥谦
施洋
口号:“为自由而战、 为人权而战”
林祥谦说:“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
郑州二七纪念塔
(无产阶级)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受父亲影响,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相继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延年不幸被捕,行刑时他宁死不跪,最后被乱刀杀害,年仅29岁。
一年后,由于叛徒告密,陈乔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牺牲前,他乐观地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陈乔年牺牲时只有26岁。
陈家一门三忠烈(陈独秀及其两个儿子)
百年前的中国青年,在黑暗中探索,用青春与热血点燃革命的火种,将中国从黑暗引向光明;百年后的我们,何其有幸,生于盛世,见证百年!欣逢盛世,更当感怀先烈,砥砺前行……
1945
1922
1921
1923
1925
1927
1928
1956
北京
1969
1973
1977
1987
1982
1992
1997
2002
2007
2012
2017
2022
新中国第一次党代会
改革开放新时期,5年间隔
中共二十大习近平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回溯百年前的中国,中共一大代表,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中国青年,拉开‘开天辟地大事变’序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5、启示:
3、顶峰:
4、结果:
单枪匹马
团结同盟者
1、准备:
2、发展:
中共一大召开
历史意义: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必然结果
主要内容:
党纲党的名称
奋斗目标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
3、代表:
1、时间:
2、地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条件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100多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随堂练习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随堂练习
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两万多名工人举行大罢工,很快,1 200余公里的京汉铁路全线瘫痪。同年2月,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对工人进行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B.工人运动对经济具有破坏性C.工人阶级不具备革命领导力D.工人阶级所具有的伟大力量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课时练》第 14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