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大学之道》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8 22: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大学之道》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①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韩拔管,胜于淇下;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釐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西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氏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马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表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辨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怠,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贲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选自《韩非子·有度》
注:①氓:通“泯”灭,尽。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 务:从事,致力
B.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 审:明白,知道
C.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中:合乎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过:超过(某个范围或限度)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则是负薪而救火也 他植者则不然。
B.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亡国之廷无人焉置杯焉则胶
D.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度”意指治理国家要制定明确的法度,因为这是国家强大的根基。
B.开篇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灭亡的史实,引出治国应当“有度”的话题。
C.如果统治者的奖惩标准不明确,就会造成官员热衷结党营私的风气。
D.要严格执行法律,对权贵与平民一视同仁,以严刑峻法保证社会秩序。
二、古代诗歌阅读
根据《静女》,完成下列题目。
4.下列对《静女》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写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给人以真实感。
B.诗歌第一章写青年之真诚,第二章写青年之欢喜,第三章写青年之痴情。
C.诗歌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D.第三章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突出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5.《静女》一诗中男女青年的形象各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兔罝
肃肃①兔②罝③,椓④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⑤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⑥。赳赳武夫,公侯好仇⑦。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选自《国风·周南》)
【注】①肃肃:整齐严密。②兔,兔子。一说“兔”同“菟”,荆楚方言呼虎为菟。③罝(jū):捕兽的网。④椓(zhuó):敲击、打击。⑤干:盾牌。一说通“捍”。⑥逵(kuí):九达之道曰“逵”。中逵,逵中,即四通八达的叉路口。⑦仇(qíu):通逑。
6.“肃肃兔罝,椓木丁丁”两句在诗歌中的作用是什么?
7.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赞美诗。你同意那种看法?请结合诗歌加以解说。
三、情景默写
8.大学
(1)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同时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大学》(节选)中强调对待国家与家庭的关系时,认为“ , 。”
(2)《大学》(节选)中指出,通过探究事物原理而获得智慧,并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的句子是:“ 。”
(3)《大学》(节选)讲“大学之道”,论述如何成就崇高的品德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其中提出人人都要修养品性的句子是:“ , 。”
四、选择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期:期待
B.真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微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参之于上古 参:检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恕”乎 欲齐其家者
B.人而不仁,如礼何 物格而后知至
C.小人喻于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D.迩之事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先正其心
A.见贤思齐焉 B.在明明德 C.自贼者也 D.先诚其意
1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喻于义
B.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非生而知之者
C.人而不仁,如礼何 登高而招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不足以事父母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诗》可以兴 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小子何莫学夫《诗》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五、语言表达
15.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师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或句子,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浓缩精华。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我校校训“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妙处。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闲暇是人们可以不受其他条件的约束而完全根据自己的偏好或意愿去支配使用的个人时间。一般来说,① :一是工作时间;二是受教育时间,这部分时间主要用来形成人力资本;② 。而闲暇时间又可分为三部分:一是睡觉、吃饭等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型闲暇时间;二是从事旅游、休闲、文化交流等享受活动的休闲时间;三是从事家庭性生产的时间。③ ,《诗经·大雅·民劳》曰:“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礼记·月令》曰“霜始降,则百工休”。所谓“休”,即处闲取。马克思把闲暇时间称为自由时间,即非劳动时间,是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
17.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慎独”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可增删词语。
“慎独”是中国儒家创造出来的修身术,最早载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可通俗地解释为: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遵循,矢志不移地追求。其实说到底就是“慎心”,在各种利诱面前靠强大的“精神防线”来抵挡形形色色的诱惑。
六、小阅读-课内
18.下列对《大学之道》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
B.课文提出的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与儒家的关于“入世与出世”的观点是相悖的。
C.朱熹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之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D.本文虽然充满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
1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孔子是怎么看待仁与礼、乐的关系的?
子曰:“人而③不仁,如礼何④?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20.请概括《论语》十二章中以下内容的主要内容。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七、选择类
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少有名节。同县缑氏女玉为父报仇,外黄令梁配欲论杀玉。蟠时年十五,为诸生,进谏曰:“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乡人称之。蟠父母卒,哀毁思慕,不饮酒食肉十余年。遂隐居学治京氏《易》严氏《春秋》小戴《礼》,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学无常师。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子居病困,以身托蟠。蟠即步负其丧,至济阴,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从事义之,为符传护送蟠,蟠不肯,投传于地而去。事毕,还家。前后凡蒲车特征,皆不就。年七十四,以寿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同县缑氏女玉为父报仇 B.足以感无耻之孙
C.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 D.为符传护送蟠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在止于至善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良曰:“长于臣。”
2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子曰:“知者不惑……” B.若火之始然
C.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D.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八、非选择类
2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古义: 。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也表示另提一事。
25.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也表示另提一事。
26.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2)在止于至善
(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4)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九、判断题
27.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一头扎进题海,而忽视了对课本内容的钻研,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
(2)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生命信条。( )
28.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礼记》是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礼学经典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记载周代各种礼仪的《仪礼》和记载周代官制及战国时期各国制度的《周礼》。( )
(2)《礼记》是秦汉以来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
(3)“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
(4)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也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六部经书。( )
十、填空题
2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赂秦( ) ②互丧( ) ③厥( )
④暴霜露( ) ⑤草芥( ) ⑥与嬴( )
⑦洎( ) ⑧殆尽( ) ⑨为国者( )
十一、名著阅读
30.《大学》中的“三纲八目”思想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二、材料作文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②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
⑤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礼记》)
请以上述经典语句中的两三句为基础,任意组合,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男青年:憨厚、痴情。“搔首踟蹰”表现了男子的憨厚,真诚以及焦灼,忧虑,“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表现了男子的痴情。女青年:美丽、调皮、可爱。“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写出了女子的美丽,“爱而不见”写其调皮,“贻我彤管”“自牧归荑”写其可爱。
6.诗歌开篇写猎户的网和捕兔的动作,表现猎户的经验和才干,起兴的手法,引出下文对武士建功立业思想的赞美。 7.①赞美。诗歌使用比喻的手法,从猎人捕兔联想到战场上武士对敌,体现军队的严整,表现武夫们的勇猛。所以诗歌是通过对猎人的赞美,设想、推断出猎人们美好的前程,深刻地反映出古代社会下层人士追求进步的理想。②讽刺。诗歌反映的年代是奴隶社会,而猎人们在打猎的过程中梦想着一朝为奴隶主重用,加入到统治阶级的行列,成为奴隶主豢养的鹰犬爪牙。
8.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致知在格物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9.B
10.C
11.D
12.A
13.A
14.B
15.内容上:“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追求思想和行为的统一:追求至善的原则,经世致用的理想。这是古代君子品行,也应是今日姚中学子的言行准则。形式上:这则校训分别出自《传习录》《大学》,这则校训引用典故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这则校训句式整齐,琅琅上口,便于传诵。
16. 示例:①个人的时间可以分为三部分 ②三是闲暇时间 ③我国古人对闲暇很早就有论述(我国对闲暇的关注由来已久)
17.慎独亦叫慎心,是最早载于《礼记·中庸》中的以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遵循,矢志不移地追求为原则的由中国儒家创造出的一种靠强大的“精神防线”来抵挡形形色色的诱惑的修身术。
18.B
19.乐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礼、乐反映仁德。
孔子讲了仁与礼、乐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性的东西,礼、乐都是在仁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仁,礼、乐都将失去意义。
20.孔子阐述了对“仁”的内涵的理解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的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
颜渊听了孔子的教诲,既然“仁”是落实在“视、听、言、动”的行为当中的,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实践了。
21.C
22.B
23.D
24.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
25.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
26.(1)形容词作动词,彰明
(2)形容词作名词,善的境界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
27. √ √
28. √ × √ √
29. lù sàng jué pù jiè yǔ jì dài wéi
30.【示例】
(1)《大学》中的“三纲八目”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人格的自我修养体系。从我国德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其着重强调教师的灌输和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诵记和奉行,而很少给学生提供自我反省、自求自得的机会;而“三纲八目”思想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体系:“三纲”引导学生注重修为目标,“八目”指示人们具体应该怎样做。借助这些思想,采取有效措施,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当前的德育困境。
(2)领悟《大学》中的“三纲”的内涵,将有助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大学》中的“三纲”,深刻地论述了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民族、国家的重要性。他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对此,我们要认真领悟,并把它贯彻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
3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