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有解析)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湖北省各地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有解析)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湖北省各地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30 10: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统考期末)在硬纸板上剪出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将它放在阳光下,调整纸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使得地面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光斑。此光斑的形状是(  )
A.圆形(○) B.三角形(△)
C.倒三角形(▽) D.五角星形(☆)
2.(2022秋·湖北十堰·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校运会上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C.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时间为12.5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8m/s
D.发令枪响后,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看到发令枪口冒出“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
3.(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墨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人,为此他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如图。关于此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B.人走近小孔,像变小
C.像的大小与人到孔的距离无关 D.像的大小与孔的形状无关
4.(2022秋·湖北十堰·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cm
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4km/h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5.(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的光源,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A.闪电
B.灯光
C.水母
D.太阳
6.(2022秋·湖北宜昌·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射击时瞄准 B.手影游戏
C.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挖掘机 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7.(2022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
8.(2022秋·湖北咸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D.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轻声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9.(2022秋·湖北孝感·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B.月亮是光源
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D.光年是时间单位
10.(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成像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为了看清薄膜上的像,应该在较明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C.该实验对孔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限制
D.薄膜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
二、填空题
11.(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电闪雷鸣时,总是先看到闪光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小明同学用秒表测出从看到闪光到听到雷声的时间为3s,则发生雷电处到他的距离约是 m。(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2.(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11月8日,天空中出现了月食这一难得的景象(如图1所示),同时还伴随着月掩天王星、日月合璧、红月亮等景观。从物理角度讲,月食是光的 现象,能正确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图2 (选填“甲”或“乙”)。
13.(2022秋·湖北宜昌·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日食,人应该位于 (选填“甲”或“乙”)处,此时月球在 处(选填“A”、“B”或“C”)。
14.(2022秋·湖北咸宁·八年级统考期末)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天气中,小明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v光 v声;声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其中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若小明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小明大约有 m。
15.(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光在水中、玻璃中、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16.(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弦乐器,如二胡,弦绷得越紧,其发出的声调越 。当有闪电发生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 声速。
17.(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烟花爆竹爆炸时,会引起周围空气 而产生噪声;晚上从远处看烟花,总是先看到亮光后听到声音,说明在空气中光速 声速(选填“大于”或“小于”)。
18.(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生活中经常提到“影”与我们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 形成的,后者是由 形成的。
19.(2022秋·湖北宜昌·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为2016年11月14日出现的超级月亮,它看起来比平常大14%,而亮度提高了3成,超级月亮 (填“是”或“不是”)光源.它的视角比平常要 (填“大”或“小”)
20.(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 现象,后者是光的 现象.
21.(2022秋·湖北恩施·八年级统考期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太阳距地球1.5×1011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 s才能到达地球,太阳光经 镜可分解成 橙、黄、绿、 靛、紫等色光。
三、作图题
22.(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请根据两人影子的位置画出灯泡S的位置。
23.(2022秋·湖北孝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利用针孔摄像机拍摄照片的场景,请在图中画出成像光路图并找出针孔的位置。
四、实验题
24.(2022秋·湖北黄石·八年级期末)小明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空易拉罐做了一些物理小实验。

(1)如图1所示,将两个去掉上部的易拉罐用棉线相连做成一个“土电话”,用来说明固体可以 ;
(2)剪去易拉罐底部,蒙上橡皮膜,并把橡皮膜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如图2所示,会看到近处火焰被吹灭,中间摇向一侧,远处火焰不受影响,这不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还能说明声音 在空气中传播(选填“能”和“不能”);
(3)如图3甲所示,同学们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如图3乙所示,为 ℃;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由此说明加盐能 冰的熔点(选填“降低”或“升高”);
(4)小明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纸,如图4。在半透明纸上能看到窗外景物AB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将小孔由圆形改为小三角形,景物AB的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25.(2022秋·湖北荆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屏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探究“像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物距的关系”。
(1)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光屏上成的像 ;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让 不断改变,用刻度尺测量,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他的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
(3)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外筒(足够长)和内筒的筒壁均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外筒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不足是 。(写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小孔成像原理,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光源的形状有关,太阳是圆形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A.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运动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运动员在百米跑的过程中要经过起跑、加速、冲刺等几个过程,所以运动员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故C正确;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CD.像的大小既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又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与孔的形状是无关的;人走近小孔,物距变小了,则像变会变大,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01cm,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4km/h,故B符合题意;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0m/s,故C不符合题意;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3.0×10 8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闪电,水母,太阳是自然界中自身就存在的光源,它们是自然光源;灯光不是自然界中自身就存在的,而是经过人的加工才存在的光源,是人造光源。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A.射击瞄准是利用“三点一线”来瞄准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手挡住了光线而形成的阴暗区域,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挖掘机,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
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从路灯经过头顶的光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短,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从路灯经过头顶的光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小,影子越来越长,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A.声音的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不变,故A错误;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错误;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距离起点的发令枪100m,发令枪声传递到计时员需约0.3s的时间,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为了计时准确,计时员应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故C正确;
D.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是指不要大声说话,这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合3×105km/s,故A正确;
B.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B错误;
C.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
D.光年指光在一年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所以是长度单位,故D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A.由题意可知,这是小孔成像,该实验的成像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正确;
B.由于蜡烛的烛焰所成的像,亮度较低,为了看清薄膜上的像,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B错误;
C.小孔成像时,像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说该实验对孔的形状没有限制,但是孔的大小会影响像的大小,孔大不成像,光屏上得到的是和孔形状一样的光斑,所以说该实验对孔的大小有限制,C错误;
D.薄膜上呈现的像是实际光线相交所成的像,这是实像,D错误。
11. 光速大于声速 1020
【详解】[1]在电闪雷鸣的时候,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发生雷电处到他的距离
12. 直线传播 乙
【详解】[1][2]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月掩天王星、日月合璧、红月亮等景观。从物理角度讲,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月食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阴影又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现象能正确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图2乙。此时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部分或全部在地球的影子里面。
13. 乙 B
【详解】[1][2]日食是我们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是由于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日食,这时人应该位于乙处,此时月亮在B处。
14. > 声音 850
【详解】[1]小明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为,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所以。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已知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m/s,听到雷声的时间为2.5s,所以响雷处距小明大约为
15. 同种均匀介质 不相同的
【详解】[1][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路径不会发生偏折。故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相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玻璃和水中的传播速度。
16. 高 远大于
【详解】[1]弦乐器,如二胡,弦绷得越紧,振动的频率越高,其发出的声调越高。
[2]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同地发生,当有闪电发生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
17. 振动 大于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爆竹爆炸时产生的噪声是由于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2]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总是先看到亮光后听到声音。
18. 光的反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详解】[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
[2]影子的形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19. 不是 大
【分析】我们把自己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视角与人眼到被观察物体的距离和物体的大小有关.
【详解】[1]月亮只是反射了太阳光,本身不能发光,所以超级月亮不是光源.
[2]由于超级月亮看起来比平常大,所以它的视角比平常要大.
20. 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详解】掌握三种光现象:①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折射现象.
21. 3×105 500 三棱 红 蓝
【详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即3×105 km/s。
[2]太阳距地球1.5×1011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

才能到达地球。
[3][4][5]太阳光是复色光,经三棱镜可分解成红、 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
22.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将两人头顶和影子的末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点S就是灯泡的位置,如图所示:
23.
【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鲜花反射的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在光屏上会聚成倒立的实像,光路图及小孔位置如图

24. 传播声音 能 ﹣4 凝华 放出 降低 实 不改变
【详解】(1)[1]如图1所示,将两个去掉上部的易拉罐用棉线相连做成一个“土电话”,用来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2)[2]剪去易拉罐底部,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膜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如图2所示,会看到近处火焰被吹灭中间摇向一侧,远处火焰不受影响,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还能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3)[3]如图3甲所示,同学们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如图3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
[4][5][6]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加盐可以降低熔点。
(4)[7]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倒立的实像。
[8]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和景物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若将小孔由圆形改为小三角形,景物的像的形状不改变。
25. 答案见解析如图 物距 控制变量法 无法改变物距的大小
【详解】(1)[1]物体AB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物体上下的两点反射的光线直线传播通过圆孔后的像。如图所示
(2)[2][3]探究“像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物距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控制像距和物高一定,改变物距的大小,然后测量像的高度。
(3)[4]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另一名同学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物距的变化,通过图乙可知,该实验装置无法改变物距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