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湖北省各地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湖北省各地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8 22:3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秋·湖北宜昌·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
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细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上方,适当调节放大镜的高度,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的细小物体了。这一做法符合下列哪个器材的工作原理(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
3.(2022秋·湖北黄冈·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与光的折射无关的是(  )
A.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
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色光
C.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
D.站在岸边看到水面下的石头
4.(2022秋·湖北宜昌·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2022秋·湖北孝感·八年级期末)下列对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显微镜上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B.图B中,雨后天空出现彩虹的原理与湖面形成倒影的原理相同
C.图C中,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得到倒立的实像,它们的成像原理相同
D.图D中,手机扫描二维码,屏幕上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6.(2022秋·湖北十堰·八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丁图,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7.(2022秋·湖北宜昌·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8.(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
9.(2022秋·湖北宜昌·八年级统考期末)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  )
A.投影仪 放大镜 B.投影仪 照相机 C.照相机 投影仪 D.放大镜 照相机
10.(2022秋·湖北宜昌·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11.(2022秋·湖北宜昌·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远镜,它通过两个透镜看到前面远处木棉树的叶子,如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的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物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
B.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C.两透镜互换后再观察叶子,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
D.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
二、填空题
12.(2022秋·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显微镜的物镜是把微小的物体放大成 (选填“虚”或“实”)像,目镜相当于拿放大镜看这个像。望远镜是:物镜把远处物体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也是相当于用放大镜再来看这个像。
13.(2022秋·湖北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老师眼睛成像情况如图甲所示,则在乙、丙两矫正图中,正确的是 图;显微镜物镜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14.(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如图所示。物镜成像特点相当于 ,目镜成像特点相当于 (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离观察者很近,再加上目镜所成像的作用,使得观察的视角 。
15.(2022秋·湖北孝感·八年级统考期末)《血战无名川》讲述了志愿军狙击手英勇作战的故事。狙击手爬伏时,瞄准镜的物镜上覆盖有伪装网,目的是防止光滑的镜片发生 反射暴露目标;狙击手的瞄准镜起到了 (“望远镜”或“显微镜”)的作用;由于人体会辐射出 (“红外”或“紫外”)线,在现代战争中狙击手可以使用热感成像仪寻找目标。
16.(2022秋·湖北宜昌·八年级统考期末)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望远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 (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相似;目镜成的是放大的 (选填“实像”“虚像”)。
17.(2022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末)近视眼的特点是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但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 (选填“凹”或“凸”)透镜做的眼镜。我们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它的物镜的成像原理跟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
18.(2022秋·湖北十堰·八年级统考期末)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 ,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 (选填“实像”或“虚像”)。
参考答案:
1.B
【详解】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正确,综上分析知,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C
【详解】由题意可知,细小物体第1次经水滴放大,应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一规律。第2次成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规律,而这两次成像规律是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A.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故A符合题意;
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色光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玻璃中折射程度不同而导致色光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站在岸边看到水面下的石头是石头反射的太阳光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就看到了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有放大的作用,其中物镜相当于投影仪,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A。
5.A
【详解】A.显微镜上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
B.彩虹是光的色散,它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湖面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
D.手机扫二维码相当于手机对二维码拍摄,手机的摄像头是个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A.甲图中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
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说明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提前会聚);故B正确;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其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因此其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 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C正确;
D.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可解答此题.
8.C
【详解】望远镜的目镜一般是凸透镜,有时也可以是凹透镜,而物镜可以是凸透镜,也可以是凹面镜,故正确的应选C.
9.A
【详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此像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投影仪和放大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故选:D。
11.D
【分析】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
【详解】A.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目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物镜,A错误;
B.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误;
C.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错误;
D.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确.
12. 实 缩小
【详解】[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即将载物台上的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原理与投影仪相似;此时经过物镜所成的像恰好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该像经目镜再次放大,所以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2]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13. 乙 实
【详解】[1]老师眼睛成像情况如图甲所示,成像在视网膜前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矫正,故选乙。
[2]显微镜成像原理告诉我们,物体经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14. 照相机 放大镜 放大
【详解】[1][2]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
[3]由于被观察物体成的实像离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变大,我们感到像变大了。
15. 镜面 望远镜 红外
【详解】[1]瞄准镜的物镜上覆盖有伪装网,变得比较粗糙,防止光滑的镜片发生镜面反射。
[2]瞄准镜可以看到远处的物体,相当于望远镜。
[3]红外线热作用比较强,人体会辐射出红外线,狙击手可以使用热感成像仪寻找目标。
16. 照相机 虚像
【详解】[1][2]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望远镜物镜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望远镜的目镜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
17. 凹 投影仪
【详解】[1]近视眼使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带上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延迟会聚,从而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
[2]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8. 显微镜 倒立、放大的实像 虚像
【详解】[1][2]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相对于显微镜的目镜,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当于显微镜,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
[3]小物体所成的实像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