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8 22:2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目前,生活在泰国的华人约有1000多万,其先辈大多“下南洋”后留在当地繁衍生息。下表示意中南半岛部分国家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读表,完成1-2题。
国家 国土面积/万km2 人口数量/万人
泰国 51.3 6617
柬埔寨 18.1 1600
越南 33.0 9847
缅甸 67.7 5417
1.表中四国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泰国 B.柬埔寨 C.越南 D.缅甸
2.泰国华人的先辈大多来自我国的( )
A.粤、闽 B.云,琼 C.鲁、冀 D.湘、赣
2023年9月初,新疆“海鲜”突然蹿红。新疆“海鲜”以分散养殖为主,在满足当地消费需求的同时,也销售到其他省份,甚至出口至海外。据此完成3-5题。
3.新疆“海鲜”突然蹿红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A.品种具有独特性 B.“海鲜”品质优良 C.日本核污水排海 D.短视频宣传推广
4.当前,新疆冷链运输网络建设相对较慢,主要原因是新疆( )
①市场规模有限 ②地广人稀 ③航空运输发达 ④生态环境恶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新疆发展海水养殖的突出优势是( )
A.多内流河 B.多内流湖 C.水域广阔 D.水质较好
位于江西省中部的吉水工业园区属省级工业图区,2003年7月启动建设,以电子元器件生产和食品加工为主。多年来,园区坚持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重点扶持和发展电子电镀、林化香料、冶金建材等产业,先后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江西省民营科技示范园,现有入园企业170余家。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三期工程。据此完成6-7题。
6.近年来,吉水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电镀产业,主要目的是( )
A.开拓当地市场 B.延长产业链 C.降低运输成本 D.增加就业机会
7.在“双碳”背景下,吉水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可能趋向( )
①智能化 ②绿色化 ③低碳化 ④规模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面图1为澳大利亚轮廓图,图2为图1中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读图,完成8-10题。
图1 图2
8.图1中四地符合图2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结合图2所示信息可知,此日前后( )
A.北京昼短夜长 B.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C.巴西日出东北 D.南极圈内观赏极光
10.图2所示季节,乙地( )
A.盛行东南风 B.炎热干燥 C.盛行东北风 D.高温多雨
怒江河谷曾是狭窄谷地,在内外力作用下演变成如今的多级阶梯状台地。台地主体在冰期形成,其中IV级台地沉积物规模巨大,湍急的怒江从阶梯状台地侧面流过,却无碍台地主体的保存。下图示意该段河谷阶梯状台地分布。读图,完成11-12题。
11.与洪积扇沉积物相比,怒江IV级台地下部冰碛沉积物( )
A.棱角较分明 B.磨圆度较高 C.大小较均匀 D.分选性较好
12.怒江阶梯状台地的演化过程表明该地区地壳( )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保持稳定
根据我国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NINO3.4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值高于0.5℃/低于—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下图为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南方NINO3.4指数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3-14题。
13.2022年下列洋流势力呈减弱趋势的是( )
A.秘鲁寒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南赤道暖流 D.赤道逆流
14.若2023年10~12月NINO3.4指数保持图示趋势,则( )
A.我国出现“冷冬” B.澳大利亚东部洪灾增强
C.沃克环流减弱 D.秘鲁沿海旱灾加剧
纳板河(下图)位于西双版纳境内,流域内旱雨季节明显,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纳板河流域内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主要有自然带I、Ⅱ两种。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自然带Ⅱ的名称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6.自然带I、Ⅱ分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1年12月13日,站立千万年、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的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排石网红景观“桌子腿”(涨潮时淹没,退潮时出露)被发现倒塌,如今仅剩一滩乱石(下图)。
(1)说出“桌子腿”主体岩石类型的基本特征。(2分)
(2)据材料简述“桌子腿”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3)推测图中岩壁位置未来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
(1)判断图示区域所属半球,并说明理由。(4分)
(2)指出甲、丙两锋面降水的主要区域。(4分)
(3)简述M、N两气压中心气流运动方向。(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韩江流域,是广东省第二大流域,范围涉及广东、福建、江西3省,汛期主要集中在4-9月。调查发现,韩江上游的梅江河段径流量小于汀江河段。下图为韩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1)分析韩江流域河流汛期长的原因。(6分)
(2)据图推测梅江河段径流量小于汀江河段的原因。(4分)
(3)韩江流域上游河段含沙量较大,试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原因。(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域植被覆盖状况。NDVI越高,反映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地处四川、西藏和云南三省交界地带,海拔介于89~6826m之间,以山地、丘陵以及高原为主。受特殊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影响,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属于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域。下图示意2000~2019年西南高山峡谷区及其四大分区NDVI变化情况。
(1)指出西南高山峡谷区四大分区中植被覆盖度最低的区域,并说明主要原因。(6分)
(2)从整体性的角度,说明西南高山峡谷区NDVI变化的意义。(6分)
河南省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
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A B B C B A D A A D C C B
1.【答案】D
【解析】人口密度=人口数量÷面积。根据表中各国的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可知,人口密度最小的是缅甸,其次是柬埔寨,然后是泰国、越南。
2.【答案】A
【解析】古代,我国“下南洋”最多的省份主要是广东、福建等南方人口密集且距离较近的沿海地区。泰国华人的先辈大多来自粤、闽。古代,我国云南和海南地区人口稀少。
3.【答案】C
【解析】2023年8月底,日本核污水排海,引起轩然大波,我国海产品将在不久的将来受到严重威胁,而我国海产品需求大,此时正值新疆“海鲜”上市,因此引发巨大讨论,使其突然蹿红。新疆“海鲜”品质优良,之前却未蹿红,说明和其关系不大;短视频宣传推广推动了新疆“海鲜”突然蹿红,但并非最直接的原因。
4.【答案】A
【解析】由于新疆地处内陆且地广人稀,农业产品较为分散,冷链设施相对薄弱,冷链运输网络需求相对较小,从而使得冷链运输网络建设相对较慢,①②正确;航空运输发达、新疆生态环境恶劣与其冷链运输网络建设相对较慢关系不大,③④排除。
5.【答案】B
【解析】题干强调“海水”养殖,意指新疆拥有众多盐度较高的内流湖,适宜发展“海水”养殖。内流河大多为淡水河,不利于用来发展“海水”养殖;水域广阔、水质较好与发展“海水”养殖关联不大。
6.【答案】B
【解析】近年来,吉水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电镀产业,主要目的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其目标市场主要面向全国;与降低运输成本关系不大;增加就业机会并非其主要目的。
7.【答案】C
【解析】在“双碳”背景下,吉水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可能趋向绿色化、低碳化。
8.【答案】B
【解析】根据图2可知,此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南方位,说明该地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图中只有乙地符合要求。
9.【答案】A
【解析】根据图2分析可知,该日日出东南方位,日落西南方位,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北京昼短夜长,巴西日出东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不易观赏极光;此时无法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故无法判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10.【答案】D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的可能性最大。乙地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在北半球冬季,该地区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海洋携带大量水汽,故此时乙地高温多雨。
11.【答案】A
【解析】怒江Ⅳ级台地下部沉积物为冰碛物。与洪积扇沉积物相比,冰碛物大小混杂、棱角分明、磨圆度和分选性差。
12.【答案】A
【解析】在大规模拾升之前,河流侧蚀,河谷展宽,冰碛物、洪积物在地势较低的谷地沉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台地,多次往复,形成阶梯状台地。
13.【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2022年是一个拉尼娜年。拉尼娜年,东南信风势力增强,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势力增强;东澳大利亚暖流来源于南赤道暖流,随着南赤道暖流势力增强,其势力也随之增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势力增强,使得太平洋东部海域温暖海水大量向西流动,使得向东流的赤道逆流势力减弱。
14.【答案】C
【解析】若2023年10-12月保持前期发展趋势,则会出现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出现“暖冬”;澳大利亚东部沿海降水减少,易出现旱灾和火灾;厄尔尼诺发生时,东南信风减弱,导致沃克环流势力减弱;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沿海气温升高,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15.【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纳板河流域位于热带地区,且该地区旱雨季节明显,说明该地区低海拔河谷地区的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即自然带I为热带季雨林带;自然带Ⅱ海拔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发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即自然带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6.【答案】B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自然带I、Ⅱ分别为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且热带季雨林带位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位于地势较高的山地,其分异符合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答案】(14分)
(1)具有层理构造;(1分)可能含有化石。(1分)
(2)地质时期,海洋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2分)随着地壳抬升,沉积岩层出露地表;(2分)在长时间的外力风化、(海水)侵蚀作用下,形成“桌子腿”景观。(2分)
(3)趋势:向陆地方向后退。(2分)
原因:岩壁岩石由沉积岩组成,岩性较软;(2分)在物理风化、海水侵蚀等作用下不断倒塌,岩壁向陆地方向后退。(2分)
【解析】(1)据图可知,“桌子腿”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且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属于沉积岩。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
(2)根据材料“站立千万年、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可知,“桌子腿”景观是在地质时期海洋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桌子腿”景观涨潮时淹没,退潮时出露,说明其形成的沉积岩层在地壳抬升后出露地表,在风化、海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该地貌景观。
(3)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岩层属于沉积岩层,岩性较软;且该地受海水侵蚀、风化作用影响大,最终在外力作用下向陆地方向后退。
18.【答案】(12分)
(1)南半球。(1分)理由:图中冷锋向北移动,暖锋向南移动(呈顺时针辐合),表明北部气温高,南部气温低,说明该半球位于南半球。(3分,合理即可)
(2)甲锋面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2分)丙锋面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2分)
(3)M:(逆时针)辐散下沉(气流下沉);(2分)N:(顺时针)辐合上升(气流上升)。(2分)
【解析】(1)根据图中冷暖锋符号可知,冷锋气流由南向北移动,暖锋则由北向南移动,说明其北侧气温高,南侧气温低,且该锋面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
(2)据图可知,甲表示冷锋,其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丙表示暖锋,其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
(3)根据图中气压值大小可知,M为高压中心,且位于南半球,其中心气流呈(逆时针)辐散下沉;N为低压中心,在南半球,其中心气流呈(顺时针)辐合上升。
19.【答案】(14分)
(1)韩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锋面雨带来得早、退得晚,雨季漫长,降水丰富;(2分)夏秋季节台风天气影响时间长;(2分)支流多,河流径流量补给来源多,致使其汛期长。(2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梅江河段受地形阻挡,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降水少,径流量小;汀江河段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利于夏季风深入,降水量大,径流量大。(4分,合理即可)
(3)韩江流域上游地势起伏大,流水冲刷作用强;(2分)该地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导致土壤泥沙大量流失进入河流,河流含沙量增大。(2分)
【解析】(1)河流汛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紧密相关。根据图文信息可知,韩江流域所处纬度低,受夏季风影响大,且由于支流及台风的影响,导致其雨季漫长,水量充沛,致使其汛期漫长。
(2)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梅江河段受地形阻挡,导致夏季风不能深入,使得其降水量相对较小,因此入河径流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汀江河段从下游至上游,地形升高,利于夏季风深入,加上地形抬升影响,降水量较大,入河径流多,径流量大。
(3)上游河段含沙量较大,因为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属于集水区,在夏半年暴雨的冲刷下,大量泥沙汇入河流。
20.【答案】(12分)
(1)藏东南高寒高山峡谷生态维护区。(2分)
原因:该区域海拔高,年均气温低,降雨量少;(2分)多年冻土覆盖,土壤贫瘠,不利于植被生长。(2分)(合理即可)
(2)DVI增大,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改善局部地区大气质量;改善河流水质等。(答对三点即可,6分)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藏东南地区NDVI最低。该地区NDVI较低,主要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年均气温低,降雨量少,且多年冻土覆盖,土壤贫瘠,不适于植被生长,因此植被覆盖度较低。
(2)题干要求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在说明其意义时,应从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因素方面考虑。据图可知,2000~2019年,西南高山峡谷区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随着植被覆盖率增加,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植被增加,有利于调节局地气候,改善大气质量;植被覆盖率增加,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