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07 19: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的思想主张:
A民本思想(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B仁政(关注民生 施恩于民 赢得民心 得天下 仁者无敌)
C道德伦理(道德规范:仁 义 礼 智)
(人伦关系:君臣有义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及其政治主张。
2、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内容。
3、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画像知信息感知 《孟子》是孟子及其
弟子万章等著。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
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
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
争。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 《论语》 《大学》
《中庸》合成“四书”。知听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读自由朗读课文齐读课文朗读节奏举例: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读音举例
夫 郭
粟 寡
戚 畔
fúguō
sù gu?
qipàn读译要求:
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2、组内对译课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释义、翻译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
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本段从攻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古义: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译文;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
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形势。 天时而环攻之地利不如不胜胜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攻城:守方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本段从守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泛指粮食。 多:充足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
去,古义:离开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
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
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守城:城高池深兵革利米粟多守方地利攻方委而去之败胜人和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
(从防御一方而言)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 至,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古义:限制。 以:凭,靠。
本句话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巩固国防。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亲戚 ,内外亲属 畔,通“叛”,背叛。
之:他,代词。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故,所以。分析结构 课文按“总——分——总”可分为三部分(一)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
(二)、运用战例证明论点。

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总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析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问题讨论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析战争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主张(结论)论点范围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论证: 战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进攻 “不胜”-------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 “去之”-------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道理论证: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需要 “人和”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点拨归纳本文论证思路: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第1段,开门见山
提出中心论点,接着2、3段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实词含义 天时 : 固国 :
地利 : 威:
人和 : 至:
郭 : 道 :
环 : 寡 :
池 : 亲戚 :
坚利: 兵革:
米粟: 畔 :
委 : 顺:
去 :
域 :
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优势
包围武器装备护城河坚固锐利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外城泛指粮食离开震慑限制巩固国防极点泛指内外亲属同“叛”, 背叛归顺放弃施行仁政少虚词解释 1、环而攻之而不胜
第一个“而”表修饰,解释为“着、地”。第二个“而”表 示转折,解释为“但是、却”
2、夫环而攻之
3、然而 不胜者

4、三里之城

5、亲戚畔之

6、寡助之至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句首发语词,表示下面发议论这样,可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代词,他动词,到
介词,解释为“凭、靠”1、解释词语
委而去之 环而攻之 池非不深也 亲戚畔之
兵革非不坚利 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3 、作者以战争为例得出的结论是( )
4、写出与“和”有关的成语测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



录拓诗句默写1、牙璋辞凤阙, 。
2、 ,对影成三人。
3、 ,我舞影零乱 。
4、可怜后主还祠庙, 。
5、马毛带雪汗气蒸, 。
6、 ,雪拥蓝关马不前。
7、共看明月应垂泪, 。
8、角声满天秋色里, 。
9、报君黄金台上意, 。
10、 ,谁言天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