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半个世纪的等待
公元1793年,一艘远渡重洋的航船驶入了清朝的国境,这艘航船的负责人是英国使臣马嘎尔尼。
目的
(1)双方互遣使者常驻,以贵礼待之;
(2)英国希望中国加开通商口岸;
(3)英国希望中国有固定的、公开的海关税则;
(4)英国希望中国给他一个小岛。
思考:马嘎尔尼使华的目的能否达成?
鸦
片
战
争
第
一
单
元
第
1
课
壹
战争因何而起?
1.英国开辟海外市场
英国是否如愿开辟了新的海外市场?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以满足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和市场。
2.英国商人的失策
在十九世纪以前,外国没有什么大宗货物是中国要买的,外国商船带到中国来的东西只有少数是货物,大多数是现银。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广州十三行
在中西方发生商业往来以后,英国人在一百多年里,从中国进口的最大宗商品确实就是茶叶……到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已经是千万磅计,但是通商的地方只有广州。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英国是如何扭转贸易局面的?
3.鸦片在中国的盛行
面对鸦片的巨大危害,统治者做了什么?
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其初不过纨绔子弟……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
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其初不过纨绔子弟……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
4.朝廷的禁烟
林则徐
(1785-1850)
1839年正月二十五日,林则徐行抵广州。他谕告外国人:“利己不可害人,何得将尔国不食之鸦片带来内地,骗人财而害人命乎。”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林则徐是如何与外国商人博弈的?
5.朝廷的禁烟
虎门销烟
林则徐雷厉风行,数月之内,收缴鸦片110多万千克。并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尽数销毁。道光帝评价林则徐称:“卿之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得伟大胜利
虎门销烟遗址
林则徐
(1785-1850)
虎门销烟后,英国如何回应?
贰
战争因何而止?
1.英国的报复
1840年6月,因禁烟风波,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面对来势汹汹的英国,中国如何应对?
2.中英双方的博弈
(1)查办林则徐
朝廷的做法,有没有解决战争?
“不但终无实际,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朕也。”
——道光帝批林则徐
(2)琦善议和
“上年钦差大臣林等查禁烟土,未能体仰大皇帝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制其罪。”
——琦善
3.中国军民的抵抗
三元里抗英
(1841.5.30)
关天培战死虎门
(1841.2.26)
陈化成血战吴淞
(1842)
中国军民的抵抗,有没有换来战争的胜利?
1842年8月,在英军即将进攻南京之时,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不平等条约开始
(1)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3)赔款:2100万银元;
(4)关税:英伤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定。
《南京条约》却只是一个大纲?
4.不平等条约开始
4.不平等条约开始
1843年,中英双方签订《虎门条约》。
(1)领事裁判权;
(2)片面最惠国待遇;
(3)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中美、中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叁
战争如何评说?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那么战争的责任应该由林则徐一人承担吗?有人说,林则徐不被革职查办,英国人打不进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探究一: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探究二:中国输在哪里
为何投入差距如此巨大,战争结果却恰恰相反?
清朝
人口约4亿
军队总数80万
700多艘战船
耗费2871万两
士兵死亡3000多人
英国
人口约1700万
近2万远征军
29艘战船
耗银1263万
死亡59人
VS
探究二:中国输在哪里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致友人书
林则徐认为这场战争输在技术、器物,你又如何看待林则徐的观点?
鸦片战争到底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你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探究三:鸦片战争怎样改变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1)主权: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2)经济: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3)社会性质: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总体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半个世纪的等待
公元1794年,一艘在中国停留一年之久的航船驶驶离了中国的国境,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带着遗憾踏上了归国的旅途。
结合本课所学思考:
马嘎尔尼使华的目的达到了吗?
我们强大过,也被侵略过
我们曾领先世界,也曾落后他国
鸦片战争,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世界
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可我们不曾屈服,不曾遗忘
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