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C A A C A 6--10 D A A C B 11-15 A C C B C
16--20B B D B D 21--25C D C C A 26-30 B C A A B
31.(12分) (1) 木星 金星(2分) (2) 2 太阳系(2分)
(3) B 日冕 太阳风 极光(4分)
(4)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日地距离适中(4分)
32.(14分) (1)乙 丁 丙 甲(4分)
(2)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稀少或干旱(一点1分)
(3)三角洲;河谷深度大,形态多呈V形或岸壁陡峭谷底狭窄(底窄坡陡)(4分)
(4)①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
②水资源:地表水易渗漏,转化成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短缺。(4分)
33.(1)甲地因深居内陆且周围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2分)(位于柴达
木盆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2分)日照时间长。(2分)
(2)有利影响:太阳辐射为木星探测器的工作提供能源。(2分)不利影响:太阳活动
(耀斑、太阳风)可能会威胁探测器的安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2分)
(3)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每点2分)
{#{QQABIYYAggiAAAAAAAgCEwXyCkGQkACACCoOhEAIMAABAAFABAA=}#}东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段考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综合题(本卷共30小题,60分)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到15张类似“蘑菇”的照片,下图为“火星‘蘑菇’照片”,下表为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据此回答1~2题。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 km) 赤道半径(km)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地球 1.496 6 378 1年 23时56分4秒 1 1 23°26′
火星 2.279 3 395 1.9年 24时37分 0.11 0.15 23°59′
1.科学界大多认为图中白色球状物不是火星土壤生长出的“蘑菇”,其主要依据是火星A.无大气层 B.表面光照太强 C.无液态水 D.表面温度太高
2.易对地球上接收火星“蘑菇”照片信号产生干扰的是( )
A.太阳活动 B.火山活动 C.太阳辐射 D.臭氧层空洞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4.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因停电而熄灭,一分半钟之后,停电现象将会遍及整个美国本土东部地区,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遭遇同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6.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发生变化
韩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利用地震波在伊拉克北部的Hawler油盆发现一座新油田。经试开采,油井每天的石油产量为1万桶。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结合下图,完成9~11题。
9.如果地层中含有左图中化石,说明该地层形成时期环境为( )
A.森林 B.沙漠 C.海洋 D.草原
10.右侧化石中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代(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与左图中化石同时代
11.①地层中含有左侧生物化石,②地层中含有右侧生物化石,在未受到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两地层的位置关系是( )
A.①在②下方 B.②在①下方 C.同一位置 D.无法判断
硅化木是几百万年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硅化木来自新疆奇台县等地的茫茫戈壁,树种以柏树(属裸子植物)为主。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地的硅化木主要树种在地质史上迅速发展的时期为(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3.奇台县等地出露有近千棵硅化木,说明该地在硅化木形成前曾经( )
A.火山活跃 B.炎热干燥 C.温暖湿润 D.冰川覆盖
14.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牛轭湖”是“河迹湖”的一种,是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关于牛轭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 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
C.②到③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 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
16.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 )
A.地势较高 B.地形平坦 C.降水较少 D.风沙较大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由图可知,( )
A.该地貌属于侵蚀地貌 B.扇形地上部颗粒较大
C.扇缘带适合种植水稻 D.扇形地下部径流变大
18.该扇形地下部和扇缘带基本无砾石分布,最可 能是因为( )
A.风化物粒径较小 B.降水较少
C.坡度较陡 D.河流较长
19.近年来绿洲分布区表层沙土没有明显增加,可能是因为( )
A.上游地区过度放牧 B.上游来水量减少
C.下游地区植被增加 D.下游荒漠化减轻
多数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形成的,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下图为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风向垂直 ③地面支离破碎 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
A.山东 B.云南 C.新疆 D.广东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3.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
厚田沙漠东临赣江,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达8米/秒,远超西北地区的4.5米/秒。下图为厚田沙漠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沙粒湿度大 B.风力较强劲 C.地形平坦开阔 D.沙粒颗粒小
26.厚田沙漠的沙源地及主要沉积季节分别是( )
A.周边山地、夏秋季节 B.赣江裸露的河床、冬春季节
C.西北内陆、冬春季节 D.东海海滩、夏秋季节
下图为马泉河部分地区景观图(河谷附近分布有显著的新月形沙丘),马泉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河流宽谷地区沙丘地貌广泛发育,以新月形沙丘最为著名。完成下面小题。
27.马泉河宽谷地区的主导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8.马泉河宽谷段沙丘地貌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
A.枯水季的河漫滩 B.当地岩石风化物
C.河源冰川沉积物 D.新疆塔里木盆地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下图示意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①④②③
B.a溶洞的形成与地壳下沉运动有关
C.a溶洞中的石钟乳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
D.图示过程说明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30.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 ②农业活动强度大 ③土层薄
④地表崎岖,坡度大 ⑤樵采导致植被破坏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第II卷(非选择题)
综合题(本卷共3大题,40分)
31.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2分)
(1)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____,②________。(2分)
(2)图中包含________级天体系统。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___。(2分)
(3)太阳黑子形成于图甲中的_______层,图甲中的C层为________,此层的太阳活动____________,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产生_____________现象。(4分)
(4)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图乙中能直观地反映出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4分)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
黄土桥________;海蚀桥____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____;风蚀桥________。(4分)
(2)简述④风蚀桥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2分)
(3)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________,描述戊河流上游地区的河流地貌景观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说明丙图所属地貌类型对土壤和水资源产生的影响。(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年日照时数线(小时)分布图。
材料二: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已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2016年8月、“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木星极轨并随即开展为期14个月的探测工作。
(1)分析甲地日照时数多的原因。(6分)
(2)评价太阳对“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的影响。(4分)
(3)“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