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桂花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9 19: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桂花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生字及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2 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母亲说的话和结尾部分,初步了解作者借助桂花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课:桂花雨,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多么富有诗意的题目,再把课题美美地齐读一遍。就让我们伴着这美美的桂花雨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首先来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请看这个红色的字(箩),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仔细观察一下, 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呢?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跟老师一起在田字格里书写这个字。在本子上把这个字工工整整地写四遍,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生写,师巡视)师生评价(展示台)小结:写字就是这样,先观察这个字的结构和笔画,再工工整整地去写。
3.学生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掉字,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一想(课件):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板书:回忆)(1)读后正音。(2)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呢?(指名说:爱桂花、摇桂花、 恋桂花)
同学们说,老师写下来,桂花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是(板书): 爱 摇桂花念
三、研读课文
1.桂花给作者带来了这么美好的回忆,那桂花树是什么样子的呢?自由朗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1)桂花树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请看大屏幕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桂花树的样子?(课件:对比)谁和谁对比?(桂花树和梅树)桂花树和梅树各是什么样的?明明是写桂花树,作者为什么还要梅树做对比呢? (更突出了桂花树笨笨的特点)小结:作者把桂花树和梅树做对比,是为了更突出桂花树样子笨笨的特点,我们以后写文章,为了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也可以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 (板书:对比)(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你觉得好看吗?那作者为什么还单单喜欢桂花呢?谁能用文中的话回答?(课件出示: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课件“迷人”变红)迷人是什么意思?就让我们把作者对桂花香气迷人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2.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 都闻 到迷人 的桂花 香了,是 怎样迷人 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6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桂花香气迷人的句子,用“”画出来。(1)你找出了哪一句?(课件出示):“桂花盛开 的时候 ,不说 香飘十 里, 至少前 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 浸在桂花 香里的。”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从哪些词读出来的?预设一:“ 香飘十 里”(课件变红)是什么意思?真的香飘十里吗?这个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板书:夸张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更生动地写出桂花香味很浓)香飘十里呀,想象一下都飘到了哪里呢?(田野里、小河里、树林里...... )预设二:还飘到了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教室,桂花的香气无处不在,已经沁入家乡的角角落落 !还 从哪些词读出来? “没有不”(课件变红) “ 没有不”是个双重否定词,等于肯定,”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
预设 三:一个双重否定词也让我们读出了桂花的香气迷人,还从哪个字可以读出来?“浸”(课件变红)是什么意思?(泡)同学们,看“浸”这个字是什么部首?(三点水)我们一般都 把东西 “浸泡 ”在哪里?(水里)东西浸泡在水里,水能看得见吗?(看得见)摸得着吗?(摸得着)那香味能看得见吗?(看不见)能摸得着吗?(摸不着)能感觉得到吗?(能)作者在这里是把”香气”当作什么来写的 (水)同学们想象一下,桂花的香气像水一样浸泡了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说明什么?一个“浸”字就把 香味 写得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 这个字用得真好。 就让我们把桂花的香气迷人读出来吧,谁来读。(深吸一口气)好香呀,谁再来读?香到老师的心里去了, 一起读。桂花的香气随着同学们的朗读都飘进我们的教室了,所以作者说,齐读(课件出示):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2)还从哪些句子读出了桂花香气迷人?(课件出示)“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全年)是春天吗?夏天吗?秋天吗?冬天吗?对,都不是,而是一年四季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还从哪个词读出来?(整个)是一家吗?两家吗?三家吗?对,都不是,而是所有的人家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桂花八月盛开,开完就谢了,怎么会全年 ,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香里呢?谁能联系 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全班交流。同学们能联系 上下文来回答问题,真会学习! 从这句话,我们不仅可以读出桂花的香气迷人,还可以读出什么?(乡情、亲情)板书:亲情乡情对,正因为母亲把桂花分享给了家乡的左邻右舍,才会一起读(课件出示):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桂花飘香了四季,飘香 了家乡,所以作者说,读(课件出示):可是桂花的香气 ,太迷人了。
3.桂花是芳香的,桂花是迷人的,可是令作者难以忘怀仅仅是桂花的香气吗?那还有什么?(摇桂花的快乐)是呀,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课件出示)接着读“我总是缠着母亲 问:“妈,怎么还不
摇桂花呢?”。一个“大事”,一个“缠着”把作者对摇花期盼、急切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等啊,盼啊,终于等到了摇桂花。(课件出示)“这下,我可乐了”接着读“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你能想象一下当时摇桂花的情景吗?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快乐,开心、高兴......)引读一:我高兴 ,我快乐,我兴奋,我抱着桂花树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老师走到学生身边,指身体部位)落到了你的(老师抚摸学生的头)学生回答:头上。老师引读:你高兴地喊(课件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落到了你的(老师指学生的脖子)学生回答:脖子里。老师引读:你兴奋地喊(课件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落到了你的(老师指学生的鼻子)学生回答:鼻子上。老师引读:你 开心 地喊(课件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让我们一起尽情地喊(课件出示)“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引读二: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摇桂花,让我们加上动作抱着桂花树和作者一起来感受摇花的快乐,一起读(课件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 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桂花雨是快乐的雨,所以作者说,读(课件出示):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4.(课件出示)师读:后来,全家搬到了杭州,杭州一处小山上,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却说(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在不同的地方,香味会不一样吗?那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家乡的桂花不仅有香味,还有亲情,乡情)家乡的桂花里不仅包含着迷人的香气,更包含着浓浓的乡情和亲情,母亲嘴上说的是桂花,其实心里想的是---家乡,所以母亲说,读(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5.乡情难忘,童年难忘,都化成了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永远萦绕在作者的心中,就让我们把作者的心声读出来吧,读(课件出示最后一段):“于是,我 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思乡之情,思亲之情)
小结:体会的真好!作者的这种思乡之情是借什么来表达的呢?(借桂花)作者借桂花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借物抒情(板书)
四、拓展阅读
就让我们把这阵阵的桂花雨留在心底,把这淡淡的乡情留在心底吧。请同学们读读下面这篇文章:《六月槐花香》,看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借什么来表达的? 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学生拿出补充的阅读材料)全班交流。
五、布置作业
作者借槐花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这也是借物抒情,我们以后写文章也可以运用这种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琦君的两本书:《一对金手镯》和《下雨天真好》,愿同学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找到一份读书的快乐。板书:3 桂花雨爱 对比夸张思乡之情回忆摇桂花亲情乡情思亲之情恋借物抒情怀念童年附补充阅读材料六月槐花香看见街上有人摆摊兜售“洋槐蜜”,我不由得想起故乡山村里的那些洋槐树。在我故乡的山村里,随处都能看到洋槐树。这种树长得粗大结实,材质坚硬。农历五月春夏之交,洋槐树就开花了,花期大约能维持一个月。它的花朵很小,只有人的手指甲那么大,花柄青绿,花瓣雪白,一朵朵花儿就如同一个小小的酒盅儿。花也是一串一串的,但是比叶串繁复得多。一棵大树上往往无数白色花串互相拥挤着,远远望去,仿佛落上了厚厚的白雪,与绿叶相映,煞是好看。 每当槐花盛开的时候,村子的空气里就弥漫着花香,那 种浓郁的芬芳里还带着一股甜味儿,直往你的鼻孔里钻,闻了让人陶醉。往往有些吃不饱的小孩子禁不住花香的诱惑,从树上捋下一把槐花送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白天,树上总有鸟雀啁啾,蜂飞蝶舞;夜晚,人们坐在树下纳凉休息,沐浴着花香,看着星星,拉拉闲呱。这是乡村最美的季节。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洋槐花也是一种充饥的粮食。每年夏天槐花盛开的时候,母亲都会让我们拿着竹篮采槐花。不用爬树,只要把镰刀绑在大竹竿上,钩下几根细树枝就足以捋满一竹篮,然后拎到门口小溪里淘一下,交给母亲,我们就完成了任务。母亲用 开水焯一下,略晾一晾,就可以用来做我们喜爱的美食了。每当春夏时节青黄不接时,槐花能让我们单调的餐桌上有了些新鲜,怎不令人欣喜 而今,又到了槐花飘香的时节,我要快快回家,再闻一闻故乡那醉人的槐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