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解三角形综合
一、选择题
1.在中,若,,,则( )
A. B. C. D.
2.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角( )
A. B. C. D.
3.(2023高一下·资阳期末)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则( )
A. B.
C. D.为钝角三角形
4.已知的外接圆半径为1,,则( )
A. B.1 C. D.
5.(2023高一下·莲湖期末)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则( )
A. B.3 C.6 D.
6.(2023高一下·汕尾期末)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则( )
A. B. C. D.
7.(2023高一下·临泉月考)在△ABC中,已知,且满足ab=4,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A.1 B.2 C. D.
8.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面积为,,,则( )
A. B. C.4 D.
9.在中,若,则C等于( )
A.45° B.60°或120° C.135° D.45°或135°
10.在中,角的对边满足,且,则( )
A. B. C. D.0
11.已知分别为三个内角的对边,且,则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12.在中,若,则该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
13.(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在中,已知,且,则该三角形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14.(2023高一下·联合期末)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为钝角三角形,且,则c的取值不可能的是( )
A.3 B.4 C.9 D.12
15.(2023高一下·绍兴期末)在锐角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6.(2023高一下·深圳期中)在锐角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7.(2023高一下·深圳期中)在中,已知,则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18.(2023高三下·吉林)如图,在所在平面内,分别以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和正方形.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面积为,已知,且,则( )
A. B. C. D.
19.(2023高一下·吉林期中)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若,则的最大值是( )
A.3 B. C. D.
20.(2023高一下·广西月考)已知点是外接圆圆心,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有,若,则实数的值为(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21.(2023高二上·朝阳开学考)在中,,,请给出一个b的值,使得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恰有两个,则b的一个值是 .
22.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的外接圆半径为1,,若边上的一点满足,且,则的面积为 .
23.(2023·海盐开学考)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S,且a=1,,则△ABC外接圆的半径为 .
24.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角的平分线与交于点,且,则的值为 .
三、解答题
25.(2023高二上·朝阳开学考)在中,.
(1)求;
(2)再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使得存在且唯一,求的面积.
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AB边上的高为.
注:如果选择多个符合要求的条件分别解答,接第一个解答计分.
26.△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A;
(2)若,求△ABC周长的取值范围.
27.在ABC中.a,b,c分别是内角A,B,C所对的边,
(1)求角C:
(2)若,求锐角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28.(2023高一下·合肥期末)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设的面积为,满足.
(1)求角;
(2)若,求周长的最大值.
29.(2023高一下·炎陵期末)如图,在平面四边形中,,,.
(1)若,求的面积;
(2)若,,求.
30.(2023高二下·联合期末)在①,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解答问题.
已知向量,且满足____.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求的面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数量积的定义结合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为 ,则,
由余弦定理可得,
且,所以.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已知条件,由正弦定理得,即,由,所以或,故三角形有两解,再分情况讨论:
当时,,由,解得;
当时,,由,解得;
综上可知,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正弦定理可求得或,故三角形由两解,排除AB选项,再分情况利用正弦定理讨论CD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答】由正弦定理可得:,
∴AB=2sinC,AC=2sinB,
则
故答案选:D.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再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解.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 由A+C=2B结合A+C+B=π,可得,
则
化简整理得
由余弦定理可得,
即
故答案为:B.
【分析】 由A+C=2B可得,进而求出,再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出b的值.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
又因为,可得,
由余弦定理可得:.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正弦定理进行角化边可得,再结合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7.【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
∴,
∴.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正弦定理得出,从而计算出cosc、sinc,计算该三角形面积即可.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
又
故答案为:D.
【分析】先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和已知得到ab的积,再根据余弦定理得出c的值。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求得,由正弦定理得,求得,或.
故答案为:D.
【分析】 在中,利用正弦定理求得,再结合角的范围求得或.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 所以,所以,由正弦函数的恒等变换可得,所以,结合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得.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及正弦定理得,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化简,即可得解.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得,因,所以,所以,即,所以或,故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结合三角形性质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可得,最后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正弦定理即可求解.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余弦定理化简可得,即,故,又因为,所以,即为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余弦定理化角为边可得,即,从而可得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13.【答案】C
【解析】【解答】由余弦定理知,又,,,
由得,,又, 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由 结合余弦定理得,利用三角恒的变换化简 得,进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14.【答案】C
【解析】【解答】因为,则,
又因为为钝角三角形,可得:
若C为钝角,则,即,解得;
若B为钝角,则,即,解得;
综上所述:.
可得,
所以ABD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C为钝角或B为钝角,结合余弦定理和三角形性质列式求解.
15.【答案】C
【解析】【解答】解:∵,
∴,
又∵,
∴可得,
即,
∵角A,B,C均为锐角,
∴A-B=B,即A=2B,C=π-3B ,
∴,
∵角A,B,C均为锐角,
∴
∴,
∵恒成立,
∴,
∵,
∴,
∴,
∴令,则恒成立,,
∴或,
∴,
故选:C.
【分析】首先根据正弦定理以及两角和正弦公式证明A=2B,C=π-3B,可将化简,结合该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可以求出B的取值范围,再根据恒成立,得到关于的不等式,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6.【答案】A
【解析】【解答】由 得2sinCcosA= sinB- sinC = sin(A +C)- sinC
则2sinCcosA=sinAcosC+cosAsinC-sinC
故sinC=sin(A- C),
即或
故或(舍)
由正弦定理可得
又由△ABC是锐角三角形,得,解得
则,得,即
故选: A.
【分析】 先根据已知条件化简可得A=2C,再将 化为,结合△ABC是锐角三角形,可得C的范围,进而求解出 的取值范围 .
17.【答案】D
【解析】【解答】 由 得 即
由正弦定理得
由余弦定理得
又,得
故选: D.
【分析】由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化简已知表达式,再结合余弦定理可求出cosC的值,结合C的范围可求出C的值,即可得答案.
18.【答案】C
【解析】【解答】由正弦定理知 ,,
又 面积,,
如图连接,,
则,,,
在中由余弦定理知,.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结合面积公式化简 ,再由余弦定理求解 。
19.【答案】C
【解析】【解答】如图,
由,
,,,
的外接球半径为,点在弦所对应的优弧上运动,
,当,,,三点共线即经过圆心时取得最大值,
,取E为BC中点,则OE=32,ED=12,∴OD=ED2+OE2=122+322=1,
∴ AD的最大值为3+1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求出角A,再利用 △ABC 的外接球,圆内一点D与圆上点A的距离 的最值当AD经过圆心时取得。
20.【答案】D
【解析】【解答】设D为BC中点,则有OD垂直于BC
由 得:
b+c=2a
∴
故选:D
【分析】通过数量积投影得到,对 左右点积得到边长关系,求出.
21.【答案】5(答案不唯一)
【解析】【解答】解:由余弦定理得,即关于的方程有两正根,,,,求得.
故答案为:5(答案不唯一).
【分析】利用余弦定理得,则关于的方程有两正根,进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性质求解.
22.【答案】
【解析】【解答】解:因为 的外接圆半径为,
由题意可得,
如图,因为 , 可知,可得,
则,且,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则,
在中,,
且与互补,则,可得,
则,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 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可得,在根据 和正弦定理可得,进而可得,,再利用面积公式运算求解.
23.【答案】
【解析】【解答】解: ,又,,,又,,设外接圆半径,由正弦定理得,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求角,再根据正弦定理求外接圆半径.
24.【答案】
【解析】【解答】解:由余弦定理得 ,化简得,又,,
又,,,,由题意得是的角平分线,,,,.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求得,结合二倍角公式得,再利用等面积法求解.
25.【答案】(1)解:由已知可得:,
∴,而,
∴.
(2)解:选①②:
∵,,
∴;
由正定理得,∴;
故.
【解析】【分析】(1)利用余弦降幂公式和二倍角公式化简;
(2)选①② ,由条件求出角,利用正弦定理求边,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面积公式求解.
26.【答案】(1)解:因为,所以.
又,
所以.
因为,所以.
又,所以.
(2)解:由(1)可知,,所以.
由,得,则,
则.
因为,所以,,
则,故△ABC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的恒等变换可得,可得,从而求得;
(2)由(1)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因为,所以 ,进而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ABC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27.【答案】(1)解:及正弦定理得,
∴,
∴,即,∴,
∵,∴,∵,∴.
(2)解:设外接圆的半径为,由,
得,即,
则,∴.
的面积.
∵,∴,,∴,
∵,,,∴,∴,∴,
∴,∴,即锐角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分析】 (1) 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三角恒等变换运算求解;
(2)设外接圆的半径为,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利用面积公式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可得 ,进而结合正弦函数的有界性运算求解.
28.【答案】(1)解: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由余弦定理,得,整理,得.
由余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
(2)解:因为,所以根据正弦定理,得,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整理得,
因为,所以,
整理可得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取得最大值是,当时取到,
所以周长的最大值为.
【解析】【分析】(1)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化简可得,由,所以,结合余弦定理整理可知,即可求得角;
(2)由已知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可得,在,根据余弦定理化简整理可得,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大值,从而可得三角形周长的最大值.
29.【答案】(1)解:因为,,,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即,解得,
所以.
(2)解:设,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①,
在中,,,
则,即②
由①②得:,即,∴,
整理得,所以.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由余弦定理求得,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设,在,利用正弦定理可知①,在,根据正弦定理可得②,结合①②化简整理可得,即可求得的值.
30.【答案】(1)解:若选条件①:
由向量,
可得,
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若选条件②:
由向量,
可得,,
所以,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2)解:选条件①:
由(1)得,则,
因为,所以,所以,即,
在中,由余弦定理,
整理得,解得或,
当时,,
当时,,
所以的面积为或.
若选条件②:
由(1)得,则,
因为,所以,所以,即,
在中,由余弦定理,
整理得,解得或,
当时,,
当时,,
所以的面积为或.
【解析】【分析】 (1) 若选条件①:根据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可得,进而可求周期;若选条件②:根据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可得,进而可求周期;
(2) 对于条件①②:由可得,利用余弦定理可得或,进而可求面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