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噪声及其控制》课时作业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噪声及其控制》课时作业设计(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9 11: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噪声及其控制》课时作业设计(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2.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如下图,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
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 D.工厂员工戴防噪声耳罩
3.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
A.绿化居住环境 B.减弱热岛效应 C.减少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4.在图书馆中,你经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提醒在此读书的人们保持室内的安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B.从声音的传播分析,说话人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到他人耳中的
C.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标志牌中的提示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标志牌中控制噪声的方法与“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的方法相同
5.广场舞是居民以健身为目的,自发地在开敞空间进行富有韵律的舞蹈,其音乐伴奏通常是分贝高、节奏强。对这一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场舞的伴奏一定是乐音
B.广场附近的噪声检测仪可以有效的减弱广场舞伴奏对其他居民的影响
C.大妈们减小伴奏音量是在声源处减弱伴奏对其他居民的影响
D.大妈们跟着音乐翩翩起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6.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用手捂住耳朵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马路上建造隔声板 D.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学习时,响亮的广场舞音乐声对同学们来说是噪声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晚自习期间有的同学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C.中考考场周边“禁止鸣笛”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D.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也能知道是爸还是妈在说话,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特性
9.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10.陶埙,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中国最原始的吹奏乐器之一。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如埙如篪”,还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如图所示是演奏者正在吹奏陶埙的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是由于陶埙振动产生的
B.用力吹陶埙,改变陶埙声音的响度
C.上音乐课时,音乐老师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D.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二、填空题
1.2008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社会生活噪声指的是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设备、设施所产生的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   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欣欣放学回家写作业时,奶奶为了不打扰到她,将电视机的音量调低了,这是从   降低噪音;妈妈告诉欣欣明天要下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3.2020年10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在河南洛阳如期进行,歌手萨顶顶献唱《左手指月》,她的歌声高亢、空灵。最近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在模仿她,但他们的声音和萨顶顶的最大不同是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我们班文艺委员总是在自习课上哼这首曲子,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
4.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说话声是由人的声带   而发出声音,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的;“轻声”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的。
5.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    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    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三、实验探究题
在学习“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变化。
(1)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   ;
(2)如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如果将乙图实验放在月球上进行,实验者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的变化;
(3)如图丙中   (选填“a”或“b”)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可以看出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
四、综合题
1.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如上左图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1)女孩在甲房间内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玻璃再传到耳朵的,说明了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也能传播声音;在乙房间内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
  (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安装真空玻璃是在    减弱噪声;声音是由
   产生的;
(2)女孩带耳罩是在
   减弱噪声。
2.声现象与社会生活
(1)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的“1”比C调的“1”的音调   (填“高”或“低”);中国古书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简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中的传声速度   ;
(2)如上中图所示,是北京地铁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这里采用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填数字序号)
①防止噪声产生 ②阻断噪声传播 ③防止噪声入耳
(3)如上右图,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答案
一、1.A 2.B 3.C 4.B 5.C 6.B 7.C 8.D 9.C 10.B
二、1.杂乱无章;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2.声源处;信息
3.音色;噪声
4.振动;空气;响度;声源
5.振动;音色;声源;能量;信息
三、(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
(2)频率;低;不能
(3)b;无规则的
四、1.(1)固体;不能;传播过程中;物体振动
(2)人耳处
2.(1)高;固体;快
(2)②
(3)液体;信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