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必修上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双文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必修上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双文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9 13:0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必修上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双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芣苢》《插秧歌》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两篇课文,单元主题为“劳动”。《芣苢》选自《诗经·周南》,是周代南方妇女在劳动中即兴口唱的民歌;《插秧歌》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生动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苗的情景。这两首古诗都通过生动的劳动画面描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忘我的劳动热情。
本设计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从描写主体、劳动场景、情感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赏析,通过反复吟诵,带领学生走进古代劳动人民生活,感受古代劳动的场景,从中领悟劳动的价值。
【课前准备】
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两首诗歌表达的内容,想象诗歌所展现的劳动画面。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体会诗歌形式特点,理解相关词语的意义。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劳动热情和欢乐,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4.理解两首诗歌的劳动之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教学重点:
通过涵泳诵读诗歌,体悟两首诗歌的劳动场景和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劳动者的情感,认识劳动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 讨论 对话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诗歌就对劳动有着极为生动的记载和描述,简单的劳动可以形成富有文化意味的声音。比如:鲁迅曾说原始人共同劳作时喊的“杭育杭育”就相当于一种创作;《击壤歌》所描写的农耕生活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歌谣;等等。不管“杭育”也好,歌谣也罢,劳动不辍,诗歌就会永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两首不同时期表现劳动的诗歌。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悟。
1.学生初读《芣苢》和《插秧歌》
(1)学生初读《芣苢》和《插秧歌》,注意语音节奏。
《芣苢》(fú yǐ)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dōu móu)/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shì)/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2)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词语意义,试试翻译诗歌内容。
学生阅读和识记课本53页相关注解,点名翻译诗歌内容。
《芣苢》译文: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插秧歌》译文:
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住秧苗,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种下秧苗。
斗笠当做头盔,蓑衣当做铠甲,雨水从头上流入,弄湿了肩胛。
农妇呼唤农夫吃早饭,休息一会儿,农夫弯腰低头劳作,没有答应,只是说道:秧苗根部还不牢固,这块田里的秧苗还没有插拆完毕,你回家一定要提防好小鹅小鸭(不要让他们来破坏秧苗)。
(3)学生再朗读诗歌。
2.再读诗歌,感悟诗歌的内容。
提问:说说这两首诗歌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采用怎样的形式来描写的?
明确:《芣苢》描写再现了农家妇女采芣苢时的欢快场面,通过一连串的动作(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来描写;《插秧歌》描写了一户农家全家在农忙时节辛勤插秧的繁忙情形,采用了绘行(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绘声(唤、不答语言对话)来描写。
3.两首诗歌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由什么人吟唱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芣苢》是农家妇女采芣苢时的吟唱,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通过换用不同的动词,展现她们采摘的过程;同时运用重章叠句,即简单诗句重复,着重于细节刻画,反复叙写劳动的过程,在不断地吟诵中表现劳动的美感。
《插秧歌》是一家人在田间插秧时唱出的歌,以白描为主。诗歌的前四句,描绘了全家总动员的劳动场景,极富表现力;诗歌的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聚焦农夫忘我的劳作,绘形绘声,逼真鲜活。由面到点,既有全貌的概览,又有细节的雕琢,再现情境,如亲历者娓娓道来。
三、文本研读:合作探究,体悟诗境。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这两首诗歌的不同之处。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分为四组来讨论。
第一组:分析两首诗的劳动主体。
问题:这两首诗的劳动主体一样吗?
第二组:分析两首诗的劳动场景
问题:这两首诗的劳动场景有什么不一样吗?
第三组: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情感
问题:这两首诗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一样吗?
第四组:分析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成果展示:
第一组:
《芣苢》的劳动主体是:一群农妇们,在原野中采撷芣苢草。《插秧歌》的劳动主体是:一家四口人,农夫、农妇、小儿、大儿。在水田中插秧苗。
问题:为什么要采摘芣苢草?
明确:芣苢,即“车前草”,常见于车前马下,最易采得,中医认为车前草入药具有“利水祛痰、清热明目”的功效,而《毛诗传》则特谓此草“宜怀任(妊)”,能够助孕。这样的说法看似荒诞不经,却恰恰和女性采摘者的身份相符。①芣苢在车前路边随处可见,生命力强;②芣苢每株都结着非常繁密(采采)的籽,多“籽”是“多子”的象征;③“捋之”“襭之”的动作,与母亲孕育生命的形态非常相似。如果说芣苢是生育和生育力的象征,那么采摘芣苢便寄托着女子孕育、求子的美好愿望,寄托着先民对生命之力的崇拜和信仰。
第二组:
《芣苢》的劳动情境是:一群农妇们集体在田野中采摘芣苢苗,反复写集体采摘的过程。《插秧歌》的劳动场景是:一家人在水田中插秧苗,突出农家人的紧张忙碌,是一幅农忙时节的劳动图。
第三组:
《芣苢》的思想情感:农妇充满了对劳动的欢欣和对劳动的热情。《插秧歌》的思想情感:诗歌突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同时字里行间所洋溢的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精神,农人对劳动的热爱和劳动的辛苦,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学生重点读诗句:
《芣苢》中的动词:薄言有/掇/捋/袺/襭之
《插秧歌》中的动词:抛秧/接/拔秧/插/低头/折腰/不答;笠是兜鍪(dōu móu)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
第四组:
《芣苢》的表现手法:
(1)重章叠句,即简单诗句重复,着重于细节刻画,反复叙写劳动的过程,在不断地吟诵中表现劳动的美感。
(2)采用“赋”的形式,通过换用不同的动词,展现她们采摘芣苢的过程。
学生齐朗读《诗经》中《关雎》、《蒹葭》感知重章叠句。
《插秧歌》的表现手法:
(1)白描手法。运用“抛”“拔”“插”等动词来展现一家人插秧劳作、繁忙而辛劳的场景。
(2)比喻手法。“笠是兜黎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脚”,诗人巧妙地叠用两个比喻,把农人头上戴的斗笠比作头盔,身上披的蓑衣比作铁甲,突出了劳动的紧张气氛。
(3)侧面烘托。通过家人呼唤与应答的侧面描写,表现出一家人忙碌、充实、和谐的生活状态。
四、悟读:深味诗旨
这是两首不同时代、不同特征的诗歌,我们比较了它们的诸多不同,而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表现了集体劳动的场景,其中的劳动者们都干得热火朝天而且秩序井然;两首诗歌的内容富有生活气息,自然真实,充满情趣,尤其是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具有了文化意味。
通过诵读与赏析,你是否对“劳动”一词有了新的理解?请谈谈你的认识。
点拨:可以从“劳动与文化”“劳动与时代”“劳动的时代意义”“人与自然”等角度思考。
参考:
示例:从劳动与文化角度来看,两首诗都是表现劳动之美的经典作品。《芣苢》中表现了农妇们劳动的青春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插秧歌》中表现的是劳动时的奋斗之美、劳动者之间的人情之美。两首诗歌的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场景刻画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和人性的温度,映射出了华夏人民勤劳乐观、奋斗自强的民族性格,展现了他们追求饱暖自足、幸福和谐的生活理想。
(说明: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学生可各抒己见,能感悟出劳动之美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五、布置作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网上搜集有关劳动的诗词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