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魔法师的弟子
音乐与故事
——迪卡斯
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法国作曲家迪卡斯创作于1897年。翌年5月1日在巴黎国民音乐协会管弦乐演奏会上首次演出,作者亲自指挥。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故事情节:魔法师的徒弟经多次窥察,从师父那里听得一句咒语,能使扫帚代人取水。一日,师父外出,徒弟趁机念起咒语,随后……
背景资料
音乐与魔法邂逅
序曲
声音的象征意义
声音的象征意义
不同声音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小扫把主题演奏
第三次出现
第二次出现
第一次出现
音乐中声音的加入强化故事主题
小徒弟的魔法显灵了,心情怎么样?
音乐与魔法融合
音乐里多了哪种声音?
通过音乐表达魔法的创造性元素
哪一个声音让你感受到水溢出来了?是哪个乐器演奏的?
音乐与人生交织
音乐是如何来表现大水泛滥的?
音乐结构与故事发展
怎样处理小扫把?结尾音乐如何变化?
乐曲结构如何反映故事的起承转合
师傅是什么时候回来?
铜管乐器吹奏出的号角性的音调
音乐与魔法创意
音乐发生什么变化?
音乐是如何让我们关注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
故事的结尾
谐谑曲
序曲
尾声
作曲家是如何将音乐用于创意艺术的?
迪卡斯(1865—1935)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魔法师的弟子》是其最具独创性的代表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魔法师的弟子》是他创作于1897年,分序奏、谐谑曲及结尾三部分。
迪卡斯还是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老师。
欣赏了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音乐感悟人生
课后作业
1.请你随着《魔法师的弟子》音乐片段编创音乐短剧并进行表演。
2.仔细聆听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扫帚拎水主题在全曲中出现的次数。
同学们 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