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细腻的语言,体会伟大而深沉的母爱;
2.理解“好好儿活”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观。
【教学重点】
品味细腻的语言,体会伟大而深沉的母爱。
【教学难点】
理解“好好儿活”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猜读,激活探究欲望
这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18岁下乡插队,21岁生病,剥夺了他走路的权利,奔跑的权利,跳跃的权利,他瘫痪了,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
屏显作者照片与文字: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史铁生
二、初读,感受“我”的不幸
过渡:那接下来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1.“不想活”。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瘫痪后的心理状态和表现的语句。指导学生重读“突然、砸碎、猛地、摔、狠命、捶打”,体会其内心的绝望之情。
师补充资料:
死,对我曾是诱惑……每天早晨醒来,都很沮丧,心说我怎么又活过来了.
三、细读,体会伟大母爱
——是谁“要我活”?你从哪些细节中体会到深深的母爱?
1.引导生抓住第一段和第3段,抓关键词去品读,感受母亲要我好好活的良苦用心,体会其浓浓的母爱。
①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是怎样做的呢?抓住第1段后半部分,体会母亲理解、忍让的性格,对比体会作者的语言形式美。
探究:
改文:母亲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走进来,看着我。
原文: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②生分角色朗读第3段,注意抓关键词句,去体会表达效果。师适当出示范例:一个“挡”字,可看出母亲之细心,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
探究:
注意体会不同的语言形式流露出的情感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我可活什么劲儿!”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③补充资料: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与地坛》
2.结合文中2、4、5段对比体会母亲忍住病痛,心里依然想着儿子生活的艰辛,初步感受“我”的愧疚之情。结合课后第四题,引导孩子抓住“一直、再也、绝……竟”等关键词去体会。
补充资料: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与地坛》
四、悟读,理解生命花开
1.母亲离去后,他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呢?请齐读第七段,回答:作者为什么写菊花?这烂漫盛开的仅仅是菊花吗?
2.我和妹妹懂得了什么?请用笔替作者补写出来。
师补充其《病隙碎笔》中的语段,生感受其后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3.我们该怎样好好活?
五、拓读,悦读走向深入
推荐阅读《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