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必备知识
(1)熟读并背诵课文,学习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2)整体感知,细心品悟,体会作者对景和行的痴迷。
(3)运用知人论世的手法,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思。
2. 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和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细心品悟,感知作者对景和行的痴迷。
2. 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思。
【教学方法与工具】
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教师引导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多媒体、翻页笔、画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曾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过西湖春夏的美。如白居易有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杨柳依依的西湖;再如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明艳妖娆的西湖。可是,古人云:西湖之景,雪湖最胜。那么寒冬大雪下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二、活动一:欣赏一处奇景
什么样的良辰美景,让“我”如此痴迷呢?让我们找到这句话一起来读一读。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品析画作:你们认为哪一幅与张岱笔下雪景图的意境是相似的?
2、请结合下列几个问题再次进行思考:
①请问可以把“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中的“与”字换成顿号吗?
②“惟”字可以删掉吗?
③“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是否可以换成“两三粒”、“一芥”、“一点”、“一痕”?
3、学习白描的手法
三、活动二:认识一位痴人
1、播放视频《湖心亭简介》
2、自主思考:天地苍茫的雪景令张岱心驰神往,可是天下那么多美景,他为什么偏偏选择前往湖心亭赏景呢?
因为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他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脱俗······
四、活动三:读懂一份痴情
1、背景资料助读
背景资料一: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崇祯5年(1632年),张岱前往湖心亭赏景。崇祯17年(1644年),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顺治元年(1644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于是他逃入山中著书,著有《陶庵梦忆》。1647年左右,张岱写成《湖心亭看雪》。
背景资料二:亭中人为“金陵”人,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背景资料三:张岱作品中常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时时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的一篇。
2、合作探究:“问其姓氏,是金陵人”,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这里是张岱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请同学们借助背景资料思考这一问题。
3、小结: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向我们勾勒了一幅天地苍茫的雪景图,文中的“我”钟情于山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更痴迷于一份故国之思,文章巧妙地表现出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 。
五、拓展延伸
1、链接柳宗元的诗作《江雪》
2、思考:假如淡泊名利、终生不仕的张岱在湖心亭遇到的是柳宗元,他们会成为知己吗?
六、作业设计
必做:熟读《湖心亭看雪》,读出张岱的痴情。
选做:请同学们尝试用白描的手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用文字述说你对校园的深情。
青青校园,朗朗书声。当我迈着轻快地步伐走进校园时,映入眼帘的是: ; ; 。
这就是我的校园,处处充满着 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