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振新国际学校初中部七年级语文学科7+3高效课堂导学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主备人: 柯小丽 审核人: 使用日期:3.8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数: 2 导学案编号: 1 七( )班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3、体味文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所表现的主题和蕴含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资料链接】1.题目解读: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百草园,绍兴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地方。2.走进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预习案 第1课时【预习目标】1、熟悉作者以及相关文学常识。2、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3、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并解读题目信息。【预习过程】1、朗读训练 1)听录音,正音。2)自由读,读熟。自由熟读课文,并独立完成以下2——6题2、掌握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本名 ,浙江 人,伟大的 、 、 。其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_____集《朝花夕拾》,集名的意思是_______。课文主要通过________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满。3、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确凿( ) 油蛉( ) 倜傥 ( ) 臃肿( ) 菜qí( ) jiàn( )赏 bǐ( )谷 攒成( ) 收敛( ) 脑髓( )4、词语解释 确凿—— 轻捷——人迹罕至—— 觅食——渊博—— 宿儒——人声鼎沸—— 高枕而卧——5、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6、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 的百草园”;“ 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三、议:组内合作探究 (合作的力量无穷大(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上述问题,寻求正确理解和答案并做好记录。)(3分钟)四、展:展示反馈 (亮出你的风采,看哪个小组展示更快、更准、更全面。(10分钟)五、评:精讲点拨(8分钟)根据展示情况,同学们互相评价、补充和纠正,老师稍作点评。六、助:组内帮助 (2分钟)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在小组中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七、测:课堂检测 我肯定能达标 ( 5分钟 )【反思纠错】这节课我最大收获是什么: 存在问题有哪些(或需要纠错的内容): 3、解决办法有哪几种(必须记住已纠正的内容): 【课后预习】熟读课文并分析文章结构【自助餐作业】将以下作业写在词语本上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部分词语带拼音写5遍。解释下列词语确凿—— 轻捷——人迹罕至—— 觅食——渊博—— 宿儒——人声鼎沸—— 高枕而卧—— 导学过程 第2课时【学习目标】熟悉本文故事情节,会划分文章结构。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3、体味文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所表现的主题和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体味文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所表现的主题和蕴含的思想感情。一、导: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二、思:自主学习。(温馨提示:遇到难题先放下来,等“议”的时候在小组内解决。)(12分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2、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哪些局限?4、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议:组内合作探究 (合作的力量无穷大(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上述问题,寻求正确理解和答案并做好记录。)(3分钟)四、展:展示反馈 (亮出你的风采,看哪个小组展示更快更准更全面。)(10分钟)五、评:精讲点拨 (8分钟)根据展示情况,同学们互相评价、补充和纠正,老师稍作点评。六、助:组内帮助 (2分钟)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在小组中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如果小组不能解决,请求组外同学帮忙解决。七、测:课堂检测 我肯定能达标 ( 5分钟 )选择。联系背景知识,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A.此句中“似乎”“确凿”二词语意矛盾,显然是鲁迅先生的一次笔误。B.这句话是作者写作此文时,用成人的眼光看的。“确凿”是现在断定其中不含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是因为时间已隔了七、八年,对这断定又有点踌躇,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肯定,所以并不矛盾。2、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A.先生所谓的方正、质朴、博学,只是传言而已,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从作者渗透全篇叙述倾向看,先生其实只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B.先生是一个深受毒害的长期执行封建教育路线的下层知识分子。鲁迅对其虽有批判和讽刺,但在感情上还是饱含敬重,因为他毕竟比较和蔼,严而不厉,是比较开明的。课后巩固提升(三突出):【反思纠错】这节课我最大收获是什么: 存在问题有哪些(或需要纠错的内容): 3、解决办法有哪几种(必须记住已纠正的内容): 【课后预习】精读课文第2自然段并思考第3课时问题【自助餐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第一大题 导学过程 第3课时【学习目标】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难点】如何品味文章语言课内精读: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文段开头“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强调的重点在哪一句 这样写有何作用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作用是什么 3、“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个句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覆盆子的 4、请概括文段中“我”在百草园所做的几件趣事。 5、文段为什么要写到关于吃像人形的何首乌根可以成仙的内容 三、议:组内合作探究 (合作的力量无穷大(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上述问题,寻求正确理解和答案并做好记录。)(3分钟)四、展:展示反馈 (亮出你的风采,看哪个小组展示更快、更准、更全面。)(10分钟)五、评:精讲点拨 (8分钟)根据展示情况,同学们互相评价、补充和纠正,老师稍作点评。六、助:组内帮助 (2分钟)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在小组中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如果小组不能解决,请求组外同学帮忙解决。七、测:课堂检测 我肯定能达标 ( 5分钟 )创新表达: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选取了几个片断?你如何评价童年鲁迅的这段私塾教育? 课后巩固提升(三突出):【反思纠错】这节课我最大收获是什么: 存在问题有哪些(或需要纠错的内容): 3、解决办法有哪几种(必须记住已纠正的内容): 【课后预习】预习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助餐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第二、三大题教师批改评语: 备注:
PAGE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