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桃州高二备课组 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课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独立战争;理解凯末尔改革的内容,影响。
过程与方法:材料分析,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时势造英雄;凯末尔改革的局限性是其阶级本质决定的。
重点: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凯末尔改革。
难点:凯末尔改革的实质特点、局限性一、独立之路
二、凯末尔改革第2课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土耳其之父国名:土耳其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rkey共和国日独立日:10月29日(1923年) 国歌: 《独立进行曲》 简史:土耳其人发源地是中国新疆阿尔泰山一带,史称突厥。7世纪东、西突厥汗国先后被唐所灭。8—13世纪,突厥人西迁至小亚细亚。14世纪初建立奥斯曼帝国。15、16世纪进入鼎盛期,版图扩及欧、亚、非三洲。16世纪末开始衰落。20世纪初沦为英、法、德等国的半殖民地。1919年穆斯塔法·凯末尔发动民族资产阶级革命,1922年战胜外来侵略军,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当选总统。1924年3月,废除了奥斯曼哈里发(前伊斯兰教领导人君主)的王位。 17世纪末的奥斯曼帝国疆界 ①建立: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国家名称──奥斯曼土耳其。
②政权特点:军事封建帝国
③国教:伊斯兰教
④都城: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攻占)
⑤影响: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臻于鼎盛。
⑥16世纪末开始,帝国迅速衰落下去,17-18世纪帝国日见瓦解。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扩张及衰落知
识概览:⑦在19世纪,原属帝国版图的欧洲国家,如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纷纷独立或自治,有的地区为俄、奥、英所占有。
⑧1914年,土耳其参与了一战,因战败而濒临灭亡的边缘。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签订城下之盟《摩德洛斯停战协定》。
⑨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1881-1938)的领导下,发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于1923年10月29 日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从而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统治。2007年5月13日,约150万土耳其示威者聚集在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市,拥护国父凯末尔留下的世俗体制。 土耳其里拉
凯末尔(1881~1938),1919~1923年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土耳其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1923~1938)。1934年被授予“阿塔图尔克”(土耳其之父)的称号。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一、独立之路1、凯末尔的成长经历
2、军事上崭露头角:
3、凯末尔民主革命
(1)背景:
(2)过程:“不独立,毋宁死”
(3)意义:
(4)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 一次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奥集团方面作战。土耳其成为德国的财政和军事附庸。大战期间土耳其有60万士兵战死或被俘,200万人受伤,国债高达44,800万金里拉,经济陷于崩溃。
1898年被迫签定丧权辱国的《摩德洛斯停战协定》。昔日的殖民地被瓜分干净。英国还鼓动希腊等国,妄图将土耳其肢解分裂说明土耳其面临怎样的情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凯末尔在战斗前检阅他的部队.土耳其人在士麦拿城外围着一面巨幅国旗庆祝胜利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是历史的进步。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推动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实际亚非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这一趋势的先声。土耳其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民族国家后,什么成了土耳其
共和国的当务之急?进行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的改革。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
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二、凯末尔改革1、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政治方面:教育改革:法制改革:经济方面社会改革文字改革消灭素丹制度 1922
建立共和国 1923
废除哈里发 1924实行政教分离二、凯末尔改革1、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政治方面:教育改革:法制改革:经济方面社会改革文字改革颁布改革服饰和其它象征传统物的法令二、凯末尔改革1、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政治方面:教育改革:法制改革:经济方面社会改革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二、凯末尔改革1、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政治方面:教育改革:法制改革:经济方面社会改革文字改革二、凯末尔改革1、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政治方面:教育改革:法制改革:经济方面社会改革文字改革二、凯末尔改革1、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政治方面:教育改革:法制改革:经济方面社会改革文字改革以苏俄为师,实行民族国家主义的资本主义二、凯末尔改革1、凯末尔改革的内容政治方面:教育改革:法制改革:经济方面社会改革文字改革以“世俗化”为核心的资产阶级现代化改革六大原则:
共和主义——反对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族主义——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
平民主义——公民主权,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国家主义——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世俗主义——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
改革主义——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凯末尔主义”二、凯末尔改革1、凯末尔改革的评价(1)性质:凯末尔推动和引导的改革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2)作用:促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在政治方面,政权、法律同宗教的分离,有助于巩固民族独立和共和制度;经济方面,基本上摆脱了封建的半殖民地的生产方式,初步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的改革,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民族自信心。是同时代亚非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
(3)局限性:改革中存在明显的不彻底,经济上国营企业管理不善,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最大资源的开发。
(4)特点:以世俗化为核心,向西方学习,迈向现代文明1. 《洛桑和约》最重要的意义在( )
A.使土耳其获得民族独立
B.废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
C. 废除外国在土耳其的特权
D. 使土耳其沦为半殖民地A2. 凯末尔被称为“伊斯坦布尔大救星”是因为他 ( )
A 通过改革,使伊斯坦布尔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 在独立运动中赶走了德国侵略者
C 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取得大捷
D 通过《洛桑和约》收回了伊斯坦布 C3一战后,使土耳其获得新生的文件是 ( )
A.《凡尔赛和约》B.《色佛尔条约》C.《洛桑和约》 D.《九国公约》
4.凯末尔改革在政治上的重大举措是 ( )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开始政教分离 C.集大权于一身 D.废除伊斯兰教CB5、下列关于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同苏丹政府决裂,建立新议会和临时政府
B.推翻苏丹政权,打败外国入侵军队
C.签定《色佛尔条约》,收回国家权利
D.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当选为总统并推行改革C6、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 )
①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坚决抵抗外来侵略 ②反封建斗争较为彻底,废除了苏丹制度,结束了帝制 ③凯末尔的正确领导及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④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