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习近平赞扬张謇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时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封建主义 OR 资本主义
手工生产 OR 机器生产
指的是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快速阅读P120—121,结合下图民族资本主义有关时间,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几个阶段?找出发展情况的关键词,总结其特点。
19世纪
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
(1895年)
辛亥革命后
(1912年)
一战结束
(1918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产生
受挫萎缩
发展
曲折前进
一战开始
(1914年)
热潮
短暂春天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洋务运动的刺激
2.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原因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大生纱厂
张謇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创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
结合所学,判断材料一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这一条约的签订对当时的中国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一:
第二条: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澎湖群岛之权······所及公有物永久割让给日本。
······
第四条:中国支付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约3亿日圆),分作八次交完。
······
第六条: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口岸,及认可日本最惠国待遇。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马关条约》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张謇日记
“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材料二:“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条陈立国自强疏》
工业建设
根据材料二,指出张謇认为外国民富国强的根本是什么?并结合教材回答,他找到了哪条救国之路?
实业救国
材料三:
(1895年)父亲奔走南京、湖北等地,白天谈论、写信……夜间又苦心焦思……寝不安枕。
官绅的接洽说话,一天几变……有钱人的面孔更是难看,推三阻四……上面的总督虽然赞助,而底下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拆台。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
从材料三描述的张謇办厂的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私人办厂的艰辛
江苏南通大生纱厂
“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经》
自1912年至1921年,大生纱厂的利润率平均水平高达44.44%,10年盈利累计1161万9千两,足以再建一个颐和园。
——上海新闻快报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作为一国之政府不但不支持,反而与民争利……大生纱厂顿时转赢为亏,损失巨大,外负债多达400万两。
——《张謇和胡雪岩的人生沉浮》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刚才所学,归纳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社会环境
政府政策
3.热潮和“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12、(1914—1918)】
原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内因
外因
荣宗敬、荣德生
短暂的春天
荣宗敬
一战期间,福新面粉厂获得厚利,企业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庭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荣德生
荣氏兄弟1912年在上海创办面粉公司
4.枯萎萧条
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内因
外因
时间:一战结束后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
(1895年后)
2.发展
3、“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14—1918)
4.萧条发展
20世纪
二三十年代
思考: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实业家的投资 ②统治阶级的政策
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④封建势力的阻碍
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纺织业
面粉业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材料三: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分布(见右图)
总体比较落后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
分布不平衡
根本原因: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1860 1912 1914 1919
发
展水平
时间
艰难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萎缩凋零
洋务运动
甲午战后
一战期间
一战过后
民国建立
知识回顾: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发展热潮
根据材料,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有哪些?(经济;思想;政治)
材料: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相、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建新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
①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奠变了物质基础;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③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交 通 工 具
1、传入时间:
19世纪70年代以后
2、应用:
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等新式交通、通信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近代铁路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3、影响:
方便人们的出行,促进商品的流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装束变化:剪辫、易服、劝禁缠足;
礼仪变化:以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
称谓变化:以“先生”取代“老爷”“大人”的称谓。
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溥仪剪辫装
跪
拜
握手
近代生活方式的变化
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崇洋逐新的趋向。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材料:
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圣诞、复活节等洋节时,内地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人们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当商人、企业家、知识分子等群体中的不少人成为领导时代的弄潮儿时,普通市井小民、杂役及乞丐等下层社会人员……被排斥在近代文明之外。
——摘编自扶小兰《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
根据材料,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地区发展不平衡
阶层发展不平衡
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总体看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什么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这些不平衡体现在哪些方面?
沿海地区>内陆地区
东南各省>西北各省
大中城市>广大乡镇
教育程度高>教育程度低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归纳对比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何共同点?
分组探究:
综合起来,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内容 民族工业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化
背景 外资企业的刺激 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传入
过程 曲折 缓慢
特点 不平衡 不平衡
作用 促进经济近代化 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被动接受新事物
新事物发展过程曲折
新事物最终取代旧事物
课堂反馈
1.(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近代,一位著名人物病逝,世人纷纷赠送挽联纪念,其中一幅是:“是实业大家,是教育专家,中外咸钦,岂仅鸿胪传第一;有文章翼世,有道德淑世,江淮共仰,永怀国士叹无双!”该挽联纪念的人物是( )
A.谭嗣同 B.张謇 C.宋教仁 D.胡适
B
课堂反馈
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反映了1912-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辛亥革命创造的有利条件 B.五四运动范围的扩大
C.《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 D.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A
课堂反馈
3.(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竹枝词是一种以吟咏社会风土人情为主的文学体裁。20世纪初电车刚进入北京时,有竹枝词写道:“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荣祸多。”后来,有人赞叹:“人坐(电)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这说明( )
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由排斥到认可
B.沿海地区更易感受到社会生活变化
C.居民对电车破坏自然环境强烈不满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A
课堂反馈
4.(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记载了北京的风俗,比如《超度孤魂》等。20年之后却受到了批判,《北京画报》里记载“七月十五是鬼节,烧法船……这种有碍风化的事情,警厅应当管一管”。这一变化说明( )
A.时人崇洋媚外 B.地区发展有差异
C.社会性质的改变 D.科学思想的传播
D
课堂反馈
5.(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内以1903-1908年开设的厂矿最多,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大战期间,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有41.3家,1916-1919年则达到了每年124.6家,这说明一战期间( )
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民族工业发展严重受挫 D.民族工业结构完善
B
课堂反馈
6.(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北大任教的辜鸿铭梳着小辨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国民思想仍存在的问题是( )
A.封建专制观念根深蒂固 B.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出现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科学思想成为主流
A
课堂反馈
7.(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1913年中国纺纱业共有纱锭65万枚,到1919年增为118万枚。在1896至1912年的17年间,民族资本开设面粉厂47家,1913至1921年的9年间设立105家,推动这些行业快速发展的事件主要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B.《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官僚资本的扩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