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1-2单元)
一、选择题
1.医用听诊器,就是用管子连接了耳朵和一个空盒。工作时将它空盒的一面贴在人体外,听到人体内的一些声音。这里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来传递到医生耳朵中的。
A.听诊器内的空气 B.听诊器的盒壁、管壁 C.听诊器外的空气
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呼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3.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B.经常用淡盐水漱口 C.空气不良时,外出锻炼
4.听声音时,把手放到耳朵后面是为了增强耳朵中作用的器官是( )。
A.听小骨 B.鼓膜 C.耳郭
5.声音传播的方向是( )。
A.一个方向 B.上下左右 C.四面八方
6.以下乐器中,像二胡一样靠弦发出声音的是( )。
A.竖笛 B.吉他 C.铝片琴
7.用纸卷一个“喇叭”,放在耳洞旁听到的声音会强一些,这个纸卷模拟的是( )。
A.听小骨 B.外耳道 C.耳郭
8.吹奏竖笛时发出的优美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竖笛 B.空气 C.嘴巴
9.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理论,我们每天摄入量最多的食物是( )。
A.蔬菜水果 B.肉类 C.谷物类
10.以下关于鼓膜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B.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C.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二、填空题
11.人说话时发出声音的器官是 ,发声时我们能用手感受到它在 。在耳朵的各部分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
12.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它是由物体 产生的。
13.糖类对人体有利有弊,既不能绝对限制也不能 。
14.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时发出的 会改变。(选填音量、音高)伸出短,振动 ,声音 。(选填慢、快、低、高)
15.吸气,是含有 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 的过程。此时胸腔 ,腹部 。
16.耳廓的作用是 、 的作用是将声音转化成振动。
17.医生听诊器的听诊头有 的作用,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胶管中的空气传到医生的耳朵里。
18.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各种各样的 ,有的变化是 上的改变,有的则生成了新的 。
三、判断题
19.杯子里的水越多,杯子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
20.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需要携带无线电设备交流。( )
21.轻轻拨动拉紧的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
22.米饭、馒头处于膳食宝塔的最底层,要少吃;奶制品、坚果类处于高层,要多吃。( )
23.在平静状态下,人一分钟呼吸次数一般在60~100下。( )
四、简答题
24.人体的消化器官都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至少写三种)
25.科学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26.请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27.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要经过消化器官,请你根据所学科学知识介绍出食物所经过的消化器官和它们所发生的变化?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C
6.B
7.C
8.B
9.C
10.C
11. 声带 振动 鼓膜
12. 波 振动
13.食入过多
14. 音高 快 高
15. 氧气 肺 扩张 收缩
16. 收集声波 鼓膜
17.放大振动
18. 变化 形态 物质
19.√
20.√
21.√
22.×
23.×
24.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任选其三即可。口腔内有牙齿、舌等器官,它们可以切割、磨碎、搅拌食物。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进行消化的重要场所。胃的蠕动能够将食物变成食糜送入小肠。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剩余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由大肠吸收。
25.答:科学膳食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天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定时进餐、少吃零食。
26.先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即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可以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进行实验;再按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的发出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如此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和“快”、“较快”“较慢”“慢”进行记录和描述。
27.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由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变成食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