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和平天使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他们在做什么?
代表什么方面力量?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各国人民渴望和平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威胁人类文明局部战争的存在美苏冷战的威胁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增强。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知道《国际和平年》的通过和纪念国际和平日的确定
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摘录)
我们要求原子能使用只限于为和平目的的人类福利……
我们斥责战争的歇斯底里,斥责种族仇恨和民族仇恨……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布今后保卫和平是各国人民的义务……提问:材料提出了哪些重要的反战主张?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不同种族、民族之间的和平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义务中国派代表参加了1949年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理事会提出的原则:
世界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
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以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
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提问:材料提出了哪些重要的反战主张?不同的制度国家和平相处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民族自决的原则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第1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49,巴黎和布拉格
——呼吁和平合作;要求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2、第2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0,华沙
——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和平共处”原则
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画的“和平鸽”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我们将结束人类的生存呢,还是人类将结束战争? ——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思考:
1、宣言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2、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表的?
3、该宣言的发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发表:1955年2、内容:
指出核战争的危险;倡导和平解决争端
3、背景:
①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使人们觉悟,形成一股强大的制约战争的力量;
②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使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③两极对峙,美苏军备竞赛使世界面临核战争的威胁;
④科学家、思想家等社会各界人士主动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影响:
①和平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强化了人们的反战意识;
②壮大了世界保卫和平的力量。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罗素的趣闻轶事:报复记者
罗素于1920年曾来过中国。可到中国后生了一场大病。病后,他拒绝任何报人的采访,一家对此很不满意的日本报刊谎登了罗素已去世的消息。后虽交涉,他们仍不愿收回此消息。在他回国的路上,罗素取道日本,这家报社又设法采访他。作为报复,罗素让他的秘书给每个记者分发印好的字条,纸上写着:“由于罗素先生已死,他无法接受采访。” 简述罗素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的主要贡献①1954年发表《人类的危机》著名演说;
②1955年与爱因斯坦共同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③反对本国的核武器研制;
④倡导成立“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
⑤成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⑥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罗素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的主要贡献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1、开始:
由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抵制征兵,反对侵略战争开始
2、概况:
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拒绝服兵役,反对侵略战争;
②1967年月10月,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
③1970年,美军进入柬埔寨,激起大学生的抗议活动。
3、多种多样的反战形式
——游行示威、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逃往国外、极端自焚等
4、特点
——阶层多,时间长,规模大
5、影响:
——构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运动波及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
血腥的越南战争反对越
南战争反战者向枪口插鲜花美国著名反战人士,影星简·方达和越南人民军战士一起在nghe An省行走,简·方达要求不搞特殊,和战士们同吃同住。(1972)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马丁·路德·金介绍:1963年8月23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他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发出呼号。马丁·路德·金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纳西州被暗杀。四、国际和平年1、国际和平年:1986年(1982年,第3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2、国际和平日:9月21日(从2002年开始)
中国为国际和平年发行的纪念邮票纪念国际和平日
9月21日(始于2002)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意义)1.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①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
③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2.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意义):
①对制止战争、对限制军备竞赛、对裁军起了积极作用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
③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花朵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