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横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1.(2023高三上·新疆月考)有证据表明,大约距今6000年前后,中国先民采集野生果实的数量大大下降,种植粟和大豆的比例逐渐上升。这表明( )
A.国家雏形开始形成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早期文明获得发展 D.定居生活开始出现
2.荀子主张“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治理),夫是谓能参(与天地相配合)”。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尊法敬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崇德重法 D.五行“相生相胜”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胡饼深受南北方人们喜爱,王羲之曾“坦腹东床吃胡饼”,晋朝王长文“于成都市中蹲踞吃胡饼”。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B.民族交融加强
C.南北方人饮食习惯相同 D.对外交流频繁
4.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打球、骑马、射箭、弈棋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奢靡之风盛行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重视商业发展
5.《宋史·职官》中记载“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该材料反映出宋朝(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防止武将兵权
C.增加财政 D.重文轻武
6.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中枢决策发生根本变化 B.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C.宰相制度实际得到恢复 D.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
7.林则徐看到旧式师船无法抵抗坚船利炮后,主张购买和学习制造西式战舰。他从“权宜之计”走向“长久之计”,提出制造“外海战船”,并认为要形要求成规模,“坚厚战船,以资制胜”,这表明林则徐( )
A.初具近代海防思想 B.看到晚清积重难返
C.反思现存社会制度 D.提倡建立新式军队
8.辛亥革命后的半年内,全国报纸猛增至500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命名。读报者虽限于知识分子,但报纸发表意见,由“公众的或者私人的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 )
A.清政府完全陷入了孤立 B.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
C.辛亥革命实现民族解放 D.知识分子拥护民主共和
9.(2023·长春模拟)1939年,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再论持久战”,撰写了《当前时局的最大危险》,并在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做了相关报告,提出“反对投降”、反对美英主导的对日“议和”,坚持“团结和抗战”,并指出党要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和行动( )
A.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B.制止了反动势力的投降活动
C.增强了对日斗争的定力 D.扩大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10.1965年高教部直属高校内迁一览表据上表可知高教部直属高校内迁( )
迁出高校 专业 迁入地
清华大学 无线电电子、机械、自动控制等 四川绵阳
华东化工学院 放射化工、稀有元素、石油天然气等 四川自贡
北京大学 无线电、雷达、物理等 陕西汉中
南京大学 数学、物理、化学等 湖南常德
A.巩固了经济调整成果 B.实现了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
C.适应了国际形势变化 D.源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11.中古早期,庄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13世纪,领主更多使用雇工耕种自营地并出卖谷物。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自营地流行于西欧大部分地区。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欧( )
A.庄园组织的严密 B.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城市自治权的获取
12.(2023高二上·青羊开学考)新航路开辟后,甘蔗传入美洲并大量种植。《舌尖上的历史》一书中描述:“如果说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该书作者认为( )
A.哥伦布的贡献在于促进了物种大交流
B.高产作物玉米的价值高于甘蔗
C.物种交流给欧洲和美洲带来不同影响
D.甘蔗的种植是奴隶贸易的根源
13.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如伏尔泰改编的剧本《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持不同看法,但却共同关注中国的目的是( )
A.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依据 B.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
C.寻找推翻法国君主制的良策 D.热衷于吸收博大的东方文化
14.(2023高一下·黔西期末) 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至37.8%,1851年上升到50.2%。材料反映了( )
A.英政府注重投资城市化建设
B.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C.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缩小
D.三角贸易促使城市人口快速增加
15.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多次采用政府补贴或关税壁垒等方式来扶持和保护国内特定的企业和产业,但在面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采用类似的做法时,它们却高举“贸易自由化”的大旗,罔顾世贸组织的规则和惯例,对这些行为大加斥责。以上现象主要说明当前( )
A.贸易自由化仍未能实现 B.发达国家阻碍经济全球化
C.霸权主义威胁经济安全 D.全球治理方案仍有待完善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共55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的形成都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这个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地域文明的产生。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如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盆地以及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等,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区。
——摘编自张宁、张纯成《浅述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bū)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逋遣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摘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九》
材料二: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摘编自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隋唐统治阶级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举措。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大量生产,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如:变种小麦。在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
——摘编自《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它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食物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前期发生的重要史事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末 戊戌维新运动 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推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20世纪前期 新文化运动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宣扬“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等。
根据材料所列史事,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阐释符合逻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国家初始形态尚未出现,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体现贫富分化现象,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大约距今6000年前后,中国先民采集野生果实的数量大大下降,种植粟和大豆的比例逐渐上升”可知,当时粮食品种增多,农业文明获得进步,这是早期文明得以发展的重要标志,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定居生活在当时已经形成,“开始”一词与史实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早期农业文明产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尊法敬天与材料无关,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治理),夫是谓能参(与天地相配合)”体现的是荀子主张对自然规律的利用,即制天命而用之,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体现不出崇德重法的特点,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五行“相生相胜”是邹衍的主张,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荀子的思想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答案】B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涉及商业发展,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胡饼深受南北方人们喜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南北方人都可以吃到胡饼,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南北方人饮食习惯相同,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涉及对外交流的信息,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打球、骑马、射箭等活动不属于奢靡的活动,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强调的是唐朝的妇女,而民族政策针对的主要是少数民族,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唐朝时妇女广泛参与体育活动,说明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属于唐朝的社会生活,不属于商业发展的内容,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答案】A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信息是宋朝在各州设置通判,根据“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作用是分割地方长官知州知府的权力,彼此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正确;B、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不是防止武将兵权,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未涉及加强财政的相关信息,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通判和知州知府都是文官,两者的关系体现不出重文轻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答案】D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废除氶相后,军国大事的裁决完全取决于皇帝,同时皇帝在决策过程中或多或少仍然需要大臣的辅助,而后出现的票拟、廷议等决策方式吊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臣下对决策的影响,但没有根本上改变皇权专制,仍然是皇帝决策,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氶相的废除和票拟等制度的出现加强而非制约了皇权,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内阁制度是在宰相制度废除的背景下出现的,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除氶相,重要政务都亲自处理决定,之后为了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出现了票拟、廷议、廷推等制度,无论是丞相的废除,还是票拟等制度的出现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服从皇权需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7.【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表现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主张购买和学习制造西式战舰”可知,林则徐认为中式船无法抵抗西方战船,主张购买和学习制造西式战舰,以战胜外国海军,表明他具有一定的近代海防思想,故A正确;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林则徐只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并未看到清政府积重难返,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林则徐并未反思现存社会制度,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涉及主张建立新式军队,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林则徐的思想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8.【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无法得出清政府完全陷入了孤立,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的半年内,全国兴起一股办报潮,并且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命名,由此可知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宣传了民主共和的主张,材料涉及现象是辛亥革命影响到舆论传媒领域的体现,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主要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辛亥革命并没有实现民族解放,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知识分子拥护民主共和的说法片面,并非所有知识分子都拥护民主共和,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辛亥革命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9.【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毛泽东思想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1939年正面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外美英主导对日“议和”,国内的蒋介石集团也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再这种情况下,毛泽东重申“ 论持久战 ”,增强了人们抗日的信心,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军民对日斗争的定力,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A项;
制止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建立于1942年,材料时间为1939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解答本题需根据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措施和影响进行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现代中国学校教育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1961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了“八字方针”,重在调整农轻重比例,三线建设重在国防,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的东西部教育并未形成均衡发展局面,差距仍然比较大,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同时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中国面临着非常不利的国际形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展了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实力,适应严峻的国际形势,表格中的迁出专业、迁入地也能说明这一点,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西部大开发战略始于21世纪初,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中国时期高校迁移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答案】C
【知识点】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庄园使用了有一定自由的雇工,说明其组织形态有所松动,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表述的是经济方面的变化,未涉及政治上的封君封臣制度,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庄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到“13世纪,领主更多使用雇工耕种自营地并出卖谷物。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自营地流行于西欧大部分地区。”的信息可得出,使用了有一定自由的雇工,谷物拿到市场出卖,之后流行;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雇工耕种自营地并出卖谷物”涉及的是农村,未提及城市,更未提及政治上的城市自治权,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西欧庄园经济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2.【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食物物种的交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如果说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分析可知,材料可知哥伦布的远航,促进了玉米、甘蔗等农作物的交流,给欧洲和美洲带来了不同的影响,C正确;
A错误,与材料主旨不相符;
B错误,材料作物不具有可比性,二者都有其自身价值;
D错误,奴隶贸易的根源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交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如果说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
13.【答案】A
【知识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如伏尔泰改编的剧本《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可知,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描述截然相反。结合所学可知,二者都是启蒙思想家,都主张改变当时的社会政治,解放人们的思想,建立一个理性王国,所以他们有其各自的主张,说明他们对中国不同的描述是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故A正确;B、结合所学知识,两者都不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二者对中国不同的描述并不是探寻推翻法国君主统治的对策,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信息体现不出两者热衷于吸收东方文化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4.【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无法得知英国政府的态度,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恰恰是工业革命进行时期,英国的城市化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加大,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而不是三角贸易,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5.【答案】D
【知识点】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主要不是强调贸易自由化,而是强调当今世界贸易中的不公平现象,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发达国家阻碍经济全球化”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不涉及霸权主义,只涉及经济领域不公平现象,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采用双重标准,发展中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说明全球治理方案仍有待完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全球治理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6.【答案】主题: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
论述: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最初的文明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农耕文明、古代希腊的海洋文明等。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欧亚大陆的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食物生产与生活;农业产生后的生产关系变化;两河流域的食物生产与生活;尼罗河流域的食物生产与生活;古希腊的食物生产与生活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材料“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地域文明的产生”“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如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盆地以及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等,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区”等信息,可拟定论题为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
其次,结合各文明产生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作答。如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人类文明发展呈现多样性,四大文明古国的农耕文明、古代希腊的海洋文明等,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影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代文明产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7.【答案】(1)方式:迁徙人口;战争;和亲;
(2)举措:平定突厥叛乱;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机构;册封渤海郡王;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和亲;长庆会盟等等。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汉武帝疆域开拓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1)设问是概括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由材料一中“发诸尝逋(bū)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逋遣戍”可知,迁徙人口戍边;由材料一中“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可知,北击匈奴,进行战争;由材料一中“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可知,王昭君入塞,汉与匈奴和亲。
(2)设问是列举隋唐统治阶级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举措。由材料二“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为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采取以下举措:平定突厥叛乱;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机构;册封渤海郡王;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和亲;长庆会盟等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识记隋唐统治阶级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举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8.【答案】(1)原因:①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②殖民扩张使食物品种相互交流。③工业文明的需要和促进。
作用:①世界各地的食物品种增加,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②世界物种的广泛交流,打破了食物品种的地域限制。③有利于餐饮礼仪的进步和发展。④加强了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2)途径:全球航路开辟。
影响:①使欧洲形势发生了改变,军事技术得到发展。②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③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④欧洲传来的疾病导致美洲人口大幅减少。⑤奴隶贸易导致非洲青壮年劳动力锐减。⑥美洲、澳大利亚等地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知识点】全球航路的建立;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食物物种的交流;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1)设问是概括欧洲“食物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原因:①结合美洲的发现可分析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②根据材料“”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可分析出殖民扩张使食物品种相互交流。③结合工业革命可分析出工业文明的需要和促进。
作用:①根据材料“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可分析出世界各地的食物品种增加,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②结合物种的交流可分析出世界物种的广泛交流,打破了食物品种的地域限制。③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有利于餐饮礼仪的进步和发展。④根据材料“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可分析出加强了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2)设问是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途径:根据材料“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可分析出全球航路开辟。影响:①结合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可分析出使欧洲形势发生了改变,军事技术得到发展。②结合金银大量运往欧洲可分析出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③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④根据材料“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可分析出欧洲传来的疾病导致美洲人口大幅减少。⑤根据材料“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可分析出奴隶贸易导致非洲青壮年劳动力锐减。⑥根据材料“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可分析出美洲、澳大利亚等地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9.【答案】主题: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
论述: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生产技术,探索中国早期现代化,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那样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于是,新文化运动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
总之,面对着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先进的中国人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层面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反映出在世界潮流的影响下,中国社会不断取得进步的趋势。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为挽救国家危亡进行的近代化的探索,所以主题可拟定为: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围绕主题,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史实进行以及影响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以来,为改变内忧外患的局面,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各阶级都在进行国家出路的探索。清政府进行的洋务运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创办了近代工业、近代海军和新式教育,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希望通过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救亡图存,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还可以补充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针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倒行逆施,新文化运动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起到思想解放作用。这些探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层面不断深化,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 / 1广西南宁市横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1.(2023高三上·新疆月考)有证据表明,大约距今6000年前后,中国先民采集野生果实的数量大大下降,种植粟和大豆的比例逐渐上升。这表明( )
A.国家雏形开始形成 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C.早期文明获得发展 D.定居生活开始出现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国家初始形态尚未出现,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体现贫富分化现象,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大约距今6000年前后,中国先民采集野生果实的数量大大下降,种植粟和大豆的比例逐渐上升”可知,当时粮食品种增多,农业文明获得进步,这是早期文明得以发展的重要标志,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定居生活在当时已经形成,“开始”一词与史实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早期农业文明产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荀子主张“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治理),夫是谓能参(与天地相配合)”。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尊法敬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崇德重法 D.五行“相生相胜”
【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尊法敬天与材料无关,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治理),夫是谓能参(与天地相配合)”体现的是荀子主张对自然规律的利用,即制天命而用之,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体现不出崇德重法的特点,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五行“相生相胜”是邹衍的主张,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荀子的思想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胡饼深受南北方人们喜爱,王羲之曾“坦腹东床吃胡饼”,晋朝王长文“于成都市中蹲踞吃胡饼”。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B.民族交融加强
C.南北方人饮食习惯相同 D.对外交流频繁
【答案】B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涉及商业发展,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胡饼深受南北方人们喜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南北方人都可以吃到胡饼,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南北方人饮食习惯相同,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涉及对外交流的信息,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打球、骑马、射箭、弈棋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奢靡之风盛行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重视商业发展
【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打球、骑马、射箭等活动不属于奢靡的活动,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强调的是唐朝的妇女,而民族政策针对的主要是少数民族,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唐朝时妇女广泛参与体育活动,说明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属于唐朝的社会生活,不属于商业发展的内容,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宋史·职官》中记载“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该材料反映出宋朝(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防止武将兵权
C.增加财政 D.重文轻武
【答案】A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信息是宋朝在各州设置通判,根据“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作用是分割地方长官知州知府的权力,彼此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正确;B、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不是防止武将兵权,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未涉及加强财政的相关信息,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通判和知州知府都是文官,两者的关系体现不出重文轻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中枢决策发生根本变化 B.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C.宰相制度实际得到恢复 D.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
【答案】D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废除氶相后,军国大事的裁决完全取决于皇帝,同时皇帝在决策过程中或多或少仍然需要大臣的辅助,而后出现的票拟、廷议等决策方式吊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臣下对决策的影响,但没有根本上改变皇权专制,仍然是皇帝决策,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氶相的废除和票拟等制度的出现加强而非制约了皇权,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内阁制度是在宰相制度废除的背景下出现的,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除氶相,重要政务都亲自处理决定,之后为了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出现了票拟、廷议、廷推等制度,无论是丞相的废除,还是票拟等制度的出现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服从皇权需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7.林则徐看到旧式师船无法抵抗坚船利炮后,主张购买和学习制造西式战舰。他从“权宜之计”走向“长久之计”,提出制造“外海战船”,并认为要形要求成规模,“坚厚战船,以资制胜”,这表明林则徐( )
A.初具近代海防思想 B.看到晚清积重难返
C.反思现存社会制度 D.提倡建立新式军队
【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表现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主张购买和学习制造西式战舰”可知,林则徐认为中式船无法抵抗西方战船,主张购买和学习制造西式战舰,以战胜外国海军,表明他具有一定的近代海防思想,故A正确;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林则徐只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并未看到清政府积重难返,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林则徐并未反思现存社会制度,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涉及主张建立新式军队,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林则徐的思想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8.辛亥革命后的半年内,全国报纸猛增至500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命名。读报者虽限于知识分子,但报纸发表意见,由“公众的或者私人的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 )
A.清政府完全陷入了孤立 B.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
C.辛亥革命实现民族解放 D.知识分子拥护民主共和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无法得出清政府完全陷入了孤立,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的半年内,全国兴起一股办报潮,并且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命名,由此可知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宣传了民主共和的主张,材料涉及现象是辛亥革命影响到舆论传媒领域的体现,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主要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辛亥革命并没有实现民族解放,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知识分子拥护民主共和的说法片面,并非所有知识分子都拥护民主共和,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辛亥革命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9.(2023·长春模拟)1939年,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再论持久战”,撰写了《当前时局的最大危险》,并在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做了相关报告,提出“反对投降”、反对美英主导的对日“议和”,坚持“团结和抗战”,并指出党要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和行动( )
A.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B.制止了反动势力的投降活动
C.增强了对日斗争的定力 D.扩大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毛泽东思想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1939年正面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外美英主导对日“议和”,国内的蒋介石集团也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再这种情况下,毛泽东重申“ 论持久战 ”,增强了人们抗日的信心,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军民对日斗争的定力,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A项;
制止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建立于1942年,材料时间为1939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解答本题需根据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措施和影响进行分析。
10.1965年高教部直属高校内迁一览表据上表可知高教部直属高校内迁( )
迁出高校 专业 迁入地
清华大学 无线电电子、机械、自动控制等 四川绵阳
华东化工学院 放射化工、稀有元素、石油天然气等 四川自贡
北京大学 无线电、雷达、物理等 陕西汉中
南京大学 数学、物理、化学等 湖南常德
A.巩固了经济调整成果 B.实现了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
C.适应了国际形势变化 D.源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答案】C
【知识点】现代中国学校教育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1961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了“八字方针”,重在调整农轻重比例,三线建设重在国防,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的东西部教育并未形成均衡发展局面,差距仍然比较大,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同时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中国面临着非常不利的国际形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展了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实力,适应严峻的国际形势,表格中的迁出专业、迁入地也能说明这一点,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西部大开发战略始于21世纪初,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中国时期高校迁移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中古早期,庄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13世纪,领主更多使用雇工耕种自营地并出卖谷物。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自营地流行于西欧大部分地区。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欧( )
A.庄园组织的严密 B.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城市自治权的获取
【答案】C
【知识点】西欧庄园与农奴制度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庄园使用了有一定自由的雇工,说明其组织形态有所松动,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表述的是经济方面的变化,未涉及政治上的封君封臣制度,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庄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到“13世纪,领主更多使用雇工耕种自营地并出卖谷物。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自营地流行于西欧大部分地区。”的信息可得出,使用了有一定自由的雇工,谷物拿到市场出卖,之后流行;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雇工耕种自营地并出卖谷物”涉及的是农村,未提及城市,更未提及政治上的城市自治权,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西欧庄园经济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2.(2023高二上·青羊开学考)新航路开辟后,甘蔗传入美洲并大量种植。《舌尖上的历史》一书中描述:“如果说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该书作者认为( )
A.哥伦布的贡献在于促进了物种大交流
B.高产作物玉米的价值高于甘蔗
C.物种交流给欧洲和美洲带来不同影响
D.甘蔗的种植是奴隶贸易的根源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食物物种的交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如果说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分析可知,材料可知哥伦布的远航,促进了玉米、甘蔗等农作物的交流,给欧洲和美洲带来了不同的影响,C正确;
A错误,与材料主旨不相符;
B错误,材料作物不具有可比性,二者都有其自身价值;
D错误,奴隶贸易的根源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交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如果说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
13.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如伏尔泰改编的剧本《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持不同看法,但却共同关注中国的目的是( )
A.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依据 B.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
C.寻找推翻法国君主制的良策 D.热衷于吸收博大的东方文化
【答案】A
【知识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如伏尔泰改编的剧本《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可知,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描述截然相反。结合所学可知,二者都是启蒙思想家,都主张改变当时的社会政治,解放人们的思想,建立一个理性王国,所以他们有其各自的主张,说明他们对中国不同的描述是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故A正确;B、结合所学知识,两者都不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二者对中国不同的描述并不是探寻推翻法国君主统治的对策,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信息体现不出两者热衷于吸收东方文化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4.(2023高一下·黔西期末) 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至37.8%,1851年上升到50.2%。材料反映了( )
A.英政府注重投资城市化建设
B.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C.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缩小
D.三角贸易促使城市人口快速增加
【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无法得知英国政府的态度,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恰恰是工业革命进行时期,英国的城市化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加大,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而不是三角贸易,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5.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多次采用政府补贴或关税壁垒等方式来扶持和保护国内特定的企业和产业,但在面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采用类似的做法时,它们却高举“贸易自由化”的大旗,罔顾世贸组织的规则和惯例,对这些行为大加斥责。以上现象主要说明当前( )
A.贸易自由化仍未能实现 B.发达国家阻碍经济全球化
C.霸权主义威胁经济安全 D.全球治理方案仍有待完善
【答案】D
【知识点】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主要不是强调贸易自由化,而是强调当今世界贸易中的不公平现象,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发达国家阻碍经济全球化”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不涉及霸权主义,只涉及经济领域不公平现象,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采用双重标准,发展中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说明全球治理方案仍有待完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全球治理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共55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的形成都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这个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地域文明的产生。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如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盆地以及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等,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区。
——摘编自张宁、张纯成《浅述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主题: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
论述: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最初的文明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农耕文明、古代希腊的海洋文明等。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欧亚大陆的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食物生产与生活;农业产生后的生产关系变化;两河流域的食物生产与生活;尼罗河流域的食物生产与生活;古希腊的食物生产与生活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材料“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地域文明的产生”“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如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盆地以及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等,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区”等信息,可拟定论题为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
其次,结合各文明产生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作答。如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人类文明发展呈现多样性,四大文明古国的农耕文明、古代希腊的海洋文明等,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影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代文明产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bū)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逋遣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摘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九》
材料二: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摘编自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隋唐统治阶级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举措。
【答案】(1)方式:迁徙人口;战争;和亲;
(2)举措:平定突厥叛乱;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机构;册封渤海郡王;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和亲;长庆会盟等等。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汉武帝疆域开拓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1)设问是概括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由材料一中“发诸尝逋(bū)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逋遣戍”可知,迁徙人口戍边;由材料一中“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可知,北击匈奴,进行战争;由材料一中“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可知,王昭君入塞,汉与匈奴和亲。
(2)设问是列举隋唐统治阶级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举措。由材料二“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为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采取以下举措:平定突厥叛乱;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机构;册封渤海郡王;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和亲;长庆会盟等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识记隋唐统治阶级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举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大量生产,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如:变种小麦。在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
——摘编自《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它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食物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答案】(1)原因:①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②殖民扩张使食物品种相互交流。③工业文明的需要和促进。
作用:①世界各地的食物品种增加,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②世界物种的广泛交流,打破了食物品种的地域限制。③有利于餐饮礼仪的进步和发展。④加强了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2)途径:全球航路开辟。
影响:①使欧洲形势发生了改变,军事技术得到发展。②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③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④欧洲传来的疾病导致美洲人口大幅减少。⑤奴隶贸易导致非洲青壮年劳动力锐减。⑥美洲、澳大利亚等地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知识点】全球航路的建立;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食物物种的交流;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1)设问是概括欧洲“食物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原因:①结合美洲的发现可分析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②根据材料“”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可分析出殖民扩张使食物品种相互交流。③结合工业革命可分析出工业文明的需要和促进。
作用:①根据材料“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可分析出世界各地的食物品种增加,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②结合物种的交流可分析出世界物种的广泛交流,打破了食物品种的地域限制。③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有利于餐饮礼仪的进步和发展。④根据材料“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可分析出加强了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2)设问是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途径:根据材料“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可分析出全球航路开辟。影响:①结合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可分析出使欧洲形势发生了改变,军事技术得到发展。②结合金银大量运往欧洲可分析出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③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④根据材料“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可分析出欧洲传来的疾病导致美洲人口大幅减少。⑤根据材料“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可分析出奴隶贸易导致非洲青壮年劳动力锐减。⑥根据材料“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可分析出美洲、澳大利亚等地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前期发生的重要史事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末 戊戌维新运动 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推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20世纪前期 新文化运动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宣扬“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等。
根据材料所列史事,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阐释符合逻辑。)
【答案】主题: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
论述: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生产技术,探索中国早期现代化,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那样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于是,新文化运动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
总之,面对着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先进的中国人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层面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反映出在世界潮流的影响下,中国社会不断取得进步的趋势。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为挽救国家危亡进行的近代化的探索,所以主题可拟定为: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围绕主题,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史实进行以及影响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以来,为改变内忧外患的局面,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各阶级都在进行国家出路的探索。清政府进行的洋务运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创办了近代工业、近代海军和新式教育,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希望通过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救亡图存,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还可以补充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针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倒行逆施,新文化运动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起到思想解放作用。这些探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层面不断深化,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