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地球和宇宙 中考探究(课件 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地球和宇宙 中考探究(课件 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31 15: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4章 地球与宇宙
中考探究
本章内容主要属于地球空间科学,虽然跟我们生活联系紧密,但以拓宽知识面为主,要求不高。在中考中往往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题干常给出图形,分值一般为1~2分。
考点1 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中考主要考查识别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太阳活动发生的位置及太阳活动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难度较小。
典例1 [绍兴中考] 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
A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
[解析] 耀斑是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
考点2 月球的概况
中考主要考查月球的大小、环境、环形山,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典例2 [衢州中考] 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一颗行星 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C.月球表面有空气 D.月球上昼夜温差小
B

考点3 地球的自转
中考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和自转的关系,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典例3 [2022·杭州中考] 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若用手拨动球体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则能较好地演示( )
B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考点4 地球的公转
中考主要考查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及太阳照射的情况,分析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杆影长短变化的原因等,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适中。
[解析] 读图可知,用手拨动地球仪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模拟了地球绕地轴进行自转,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该状态下的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始终有一半被照亮,有一半处于黑暗中,即演示了昼夜交替现象。
典例4 [衢州中考]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
B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解析] 2021年7月1日介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也就是图中的乙—丙之间。
角度2 太阳直射点位置

B


角度3 昼夜长短变化

B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也就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时候,北半球昼长夜短。
考点5 月相
中考主要考查月相的产生原因和识别朔、望、上弦月、下弦月等月相,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典例7 [2022·温州中考] 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
A
A.&1& 新月 B.&2& 上弦月
C.&3& 满月 D.&4& 下弦月
[解析] 图示时刻,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侧背向地球,因此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的暗面,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新月。
典例8 [2022·湖州中考] 潮起潮落反映了日、地、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出现天文大潮时月球的位置是图示中的( )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潮汐现象是由太阳、月球对地球上海水的引潮力造成的,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时,引潮力达到最大,易形成大潮,故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新月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即图示中的①;满月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即图示中的③,故选项B正确。
考点6 日食和月食
中考主要考查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典例9 [湖州中考] 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时间段是阳历中的一个月
B.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C.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解析] 图中时间段是29.53天,是一个朔望月,是农历中的一个月,A错误。读图可知,此时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因此此时的月相是满月(望),据此可推知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B正确。日食发生在农历的初一(朔),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十六(望),因此这两天可能出现月食现象,不可能出现日食现象,C、D错误。
考点7 八大行星
中考主要考查在太阳系示意图上识别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彗星等,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典例10 [台州中考节选] 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
(1)如图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____。

[解析] 甲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即水星;乙是自内向外第四颗行星,其是火星;丙有光环,其是土星;丁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即海王星。
也可由小行星带判断
(2)“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________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环形山
[解析] 环形山是陨石被星球的引力捕获后高速撞击星球表面形成的陨石坑。
考点8 银河系和宇宙
中考主要考查识别常见的星座、银河系的形状及宇宙的结构层次等,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典例11 [2022·杭州中考] 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 )
A.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D
[解析] 火星属于太阳系,不属于地月系。因此“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地月系,D正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