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2.1节《地形和地势》课堂训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
读 “我国地势地形图”,回答下列1-2题。
1.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分布的地形类型主要有( )
A.高原、盆地 B.高原、丘陵 C.平原、盆地 D.平原、丘陵
2.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盆地
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3-5题。
3.我国山区(包括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比例是( )
A.约33% B.约26% C.约10% D.约2/3
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
C.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为主 D.地形类型多样,盆地面积最小
5.据图分析推测,我国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A.耕地资源充足 B.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D.交通便利
读“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6-7题.
6.我国大型水电的分布特点是( )
A.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一阶梯上
B.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二阶梯上
C.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阶梯上
D.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地带
7.大型水电站在图示地区集中分布的原因( )
A.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B.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地形平坦,利于电站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图为我国地势特征简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 )
A.西高东低呈坡状分布 B.地势平坦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9.我国地势特征带来的影响有( )
①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使得我国气温东高西低,气候复杂多样
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④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自然差异大,人文风情多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她的美丽。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读下图,完成下面10-11题。
10.图中四列山脉中,既是地形区分界线,又是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还是省级行政区的分界线的是( )
A.秦岭 B.太行山脉 C.大兴安岭 D.天山山脉
11.太行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B.汾渭平原和海河平原
C.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12.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山脉, ② 盆地,⑥ 平原。
(2)图中⑥ 山脉,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在阶梯的交界处, 资源丰富。
(3)图中③为 (山脉),其南侧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地形区)。
(4)高原面积辽阔,且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是 高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的是 平原。
(5)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至少一种)
(6)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
②河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 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 。
③交通:大河东流沟通了 交通,加强了 和内地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13.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是 ,呈 状分布。
(2)第一级阶梯上有号称“世界屋脊”的 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原是 高原,位于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平原。
(3)图中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 )
A.昆仑山 B.太行山 C.祁连山 D.横断山
(4)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 ,河流在阶梯交界地带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14.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区:
A 高原,B 盆地,C 高原。
(2)位于祁连山脉南侧的是 盆地;西、北、东三面都被山脉所环绕,南临渤海的是 平原;太行山脉是 高原和 平原的分界线。
(3)下列四组山脉中,大致呈方格状排列的是( )
A.大兴安岭、大别山、武夷山、长白山
B.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C.太行山、阴山、六盘山、秦岭
D.武夷山、雪峰山、长白山、南岭
参考答案
1-11 AADAB DACC BA
12.(1) 天山 塔里木 华北
(2) 太行山脉 水能
(3) 昆仑山 青藏高原
(4) 内蒙古 长江中下游
(5)泥石流(或滑坡)
(6) 降水 东 水能 东西 沿海
13.
(1) 西高东低 三级阶梯
(2) 青藏 黄土 华北
(3)B
(4) 自西向东 水能
14. 青藏 塔里木 内蒙古 柴达木 东北 黄土 华北 C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