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大概念的提取及分课时任务设置—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本单元大概念提取为:不同风格的作家通过纪实或虚构的方式展示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中面对不同的阶级力量的斗争者进行斗争的意义。
一、本单元大概念的形成过程:
1、确定任务群并进行解读:
本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9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本任务群就文章文体而言要求学习: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报告、演讲、访谈、述评等实用性文体的优秀作品。就内容而言要求体会:革命人格、英雄模范事迹、革命爱国精神;革命志士、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的艺术形象,作品内涵、作者的创作意图;论文与杂文中论证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实用性文体中的写作手法。
围绕这个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教材共设计了两个单元: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这两个单元从社会历史和文学两个维度建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所选文章以实用性的文章为主,而本单元以文学性的文章为主。两个单元体裁互补,题材多样。两个单元围绕同一任务群,但是侧重点时不一样的。本单元强调了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要求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厚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2、本单元文章及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及单元学习任务的解读。
可从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方面进行解读。
(1)本单元的主题解读:本单元的主题是“苦难与新生”,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领导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新生这一过程;要求学生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要求学生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
到具体的作品,这个单元的6篇文章共同点是“斗争”: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表现的是进步的知识分子阶层与反动势力(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斗争,进步分子的主要代表是刘和珍和“左联”五烈士;《包身工》展现的是工人阶级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之间的阶级对立和尖锐矛盾(本文斗争不明显,但是也可理解为一种萌芽或值得争取的力量),其典型代表又“芦柴棒”和小福子;《小二黑结婚》展示的是农民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封建落后势力的斗争,主要代表是小二黑和小芹;《荷花淀》展示的是农民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主要代表是水生和水生嫂们;《党费》展现的是农民阶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代表人物是黄新。
(2)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解读。
本单元的6篇文章,从大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作品:纪实性作品和虚构作品。纪实性作品包括两篇散文和一篇报告文学。虚构作品是3篇小说。
纪实性作品中的两篇散文都属于写人记事的纪念性散文,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记叙、议论、抒情有机融合在一起。不同点在于,《记念刘和珍君》的情感直露显豁、感情浓厚炽烈;》为了忘却的纪念》的情感内敛深沉。
纪实性作品中《包身工》是报告文学,此篇报告文学表现出了客观叙述和主观评判的完美融合,即集新闻性和文学性于一体。《包身工》一文既有新闻性,即所写的事件是真实的,是经过了作者的调查的,没有虚构和夸张;同时还有一定的时效性,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包身工》一文虽是报告文学,但在忠实于真实的前提下,运用了文学的手法来写作。文章中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细节、营造气氛等。
也就是说纪实性作品在保证事件真实记录的前提下,会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来写作。
而虚构作品中,3篇小说主要是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通过细节塑造人物形象。
不同点在于孙犁的《荷花淀》是用诗情话意“荷花淀派”风格塑造;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是用通俗生动、乡土气息浓厚的“山药蛋派”风格塑造;而《党费》则是用简约明了、节奏紧张的“军旅作家”风格塑造。
二、依照该学科大概念分课时设定该单元的教学任务
1、概括本单元各课文的核心任务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展示进步的知识分子刘和珍君等中国妇女与军阀政府作斗争的英勇无畏,用直露显豁、浓厚炽烈的情感表达了鲁迅对牺牲青年的悼念,对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欺凌屠戮爱国民众的鞭挞,并总结事件的意义和教训。
《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鲁迅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展示进步的知识分子牺牲的“左联”青年作家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用内敛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他们的悼念,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
《包身工》是夏衍用新闻性和文学性相统一的方式展示了以包身工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以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为代表的阶级的对立矛盾,对他们的恶劣行径发出了沉痛的控诉和严正的警告。
《荷花淀》是孙犁用诗情话意“荷花淀派”的风格展示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的过程,展示了她们勤劳、深明大义、识大体、积极向上的乐观形象。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用通俗生动、乡土气息浓厚的“山药蛋派”风格展示了以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的农村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封建落后势力作斗争的过程,表达了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
《党费》作者用简约明了、节奏紧张的“军旅作家”风格展示了农民阶层代表黄新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经过,表达了对黄新心存大爱的敬意。
2、综合以上思考,本单元的教学分为10课时,具体如下:
第1、2课时:在分课时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每篇文章的斗争者及其精神品质,斗争者的斗争对象或其处境,明了斗争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体会中国革命的意义——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危机之下,中国人民以无畏的斗争救亡图存,获得新生。
第3、4、5课时:联读《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先分课文展示两篇文章是如何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悼念牺牲的中国青年;再共读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看前文分析)。
第6课时:精读《包身工》,展示其是如何运用新闻性和文学性相统一的方式揭露包身工制度,对他们的恶劣行径发出了沉痛的控诉和严正的警告的。
第7、8、9课时,联读三篇小说,先分课文体会其特点,最后对他们的共同点进行联读。(看前文分析)
第10课时:单元整体联读:对比纪实性作品与虚构作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